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守護生命最後一道防線

守護生命最後一道防線

時間:2024-10-20 04:39:05

“每個生命都是一個奇迹。作為醫護人員,守護生命的最後一道防線,唯有最專業的技術和最細心的服務,才對得起家屬的重托,才是對生命的尊重。”

很多患病的嬰兒剛一出生就被送進NICU與疾病進行抗争,父母則必須面對艱難的等待和選擇。

作為ICU的分支,NICU所收治患者年齡最小。根據專科不同,ICU(重症監護室)還被劃分為外科ICU(SICU)、内科ICU(MICU)、神經ICU(NICU)、新生兒ICU(NICU)、兒科ICU(PICU)等。

畢業至今,李雯已在新生兒重症監護室(NICU)做了5年護士。

“每個生命都是一個奇迹。作為醫護人員,守護生命的最後一道防線,唯有最專業的技術和最細心的服務,才對得起家屬的重托,才是對生命的尊重。”接受《民生周刊》采訪時,李雯寫下這樣一段話。

病房内外

剛工作時,看到保溫箱裡幼小的生命,李雯甚至不敢觸碰。如今,她已經成為她所在科室的一名優秀護士。

由于沒有家屬陪護,這些新生兒們隻能由值班護士照顧。除了觀看監護儀器上的體征指标,還要通過觀看嬰兒的反應、吃奶情況、皮膚顔色等來了解他們的情況。

因為住院患者多,李雯經常是超負荷工作,用她的話說就是“随時準備戰鬥”。通過不停地巡視、實時觀察、判斷患兒病情的細微變化,應對可能出現的突發情況。對于忙碌而而緊張的工作狀态,她早已經習慣,而讓她心情産生波動的是患兒的病情。

三分治療,七分護理。“和普通病房相比,NICU對護士的要求更高。”李雯說,“除了打針、發藥、輸液等基礎護理工作外,NICU的護士還要掌握心肺複蘇、上呼吸機等搶救技能,更要承擔起洗澡、換尿布、喂奶、安撫等護理任務。”

李雯所在的科室接收的新生兒主要患有早産、黃疸、肺炎、先天性心髒病等病症。根據病情的輕重,多數新生兒通常需要在NICU住上數周,甚至數月。

很多疾病都有專門的科室,為何還要到NICU?

對于一些家長的疑問,她解釋說,“新生兒的各項身體機能尚未完善,采取封閉式管理能夠有效地使患兒得到更好治療。和普通病房相比,無論是醫療設備的配備,還是醫護人員的配置,NICU均有優勢,可為新生兒的健康提供更強有力的技術保障。”

冰冷與溫馨

“各項指标正常,達到了出院标準,可以辦理出院。”接到醫護人員告知後,初為人父的杜強終于松了一口氣。

因為早産,兒子出生後杜強還沒來得及看上一眼就被送進了NICU。此前從未遇到過這種情況,杜強第一感覺是不知所措。回憶起那些令他煎熬的日子,依然曆曆在目。

“除了固定時間段的短暫探視,多數時候都看不到孩子,了解病情隻能通過醫生、護士的簡短告知。做了腦部CT、肺部X光、血糖檢查等各項檢查,治療期間醫院下過兩次病危通知書,懸着的心始終沒能放下。”

由于極其嚴格的無菌要求,杜絕患兒之間交叉感染的可能性,傳統NICU病房都是封閉式管理。通過嚴格的消毒隔離環節,家屬才能進入NICU。

“每周可以探視一次,病房裡很安靜,每個孩子一個暖箱,各種儀器設備給人一種冰冷的感覺。短暫的探視時間裡,隻能隔着保溫箱盡量多拍幾張照片,回去讓家人能夠安心。”杜強說。

除了冷冰冰的病房,杜強另一個感受是費用高。

在NICU住了一個多月,家裡積蓄已花光,還欠下一筆不小的債務。除去農村合作醫療的報銷,醫藥費還花了9萬多元。

在NICU,24小時有醫生和護士監護值班。“從家屬的角度看,NICU的環境和設備看上去可能是冷冰冰的,但我們通過專業、細心的服務盡可能讓救治多一些人性化,還會通過探視和病情交流讓家長盡量放心。”李雯說。

最後一根救命稻草

和其他門類的ICU不同,李雯所在的NICU收治的患者是出生28天内(未滿月)的各類危重患兒。這些患兒往往病情變化快,且複雜。

在生與死之間,NICU經常充當着“最後一根救命稻草”的角色。

“對于新生患兒的父母而言,一方面,NICU是個令人恐懼的地方,在這裡不僅意味着與孩子的短暫分離,還可能是永遠失去;另一方面,NICU又是治愈疾病的希望所在,在這裡能得到最好的治療。”李雯說。

被問及是否存在過度醫療時,李雯糾正說,不是過度治療,應該是無效治療。她坦言,自己目睹過很多無效治療,畢竟沒有父母願意放棄自己的孩子。每次病情惡化,醫護人員都會告知家屬病情,但不到最後一刻,堅決不輕易放棄。

當然,由于一些患兒病情危重,NICU中的醫療費用也相對較高,也有些家屬擔心“人财兩空”,而放棄治療。

“前幾天,我們科室裡有一個孩子出院了。因為該患兒病情較為嚴重,出院時已經時日不多,經過充分溝通,患兒父母決定放棄治療。”李雯說。

随着醫學的發展,過去一些無法治療的疾病得到了攻克。可以說,NICU的出現大大提高了新生兒的存活率。即便如此,仍不乏治愈不成功的案例。

“從我們科室看,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種是因為新生兒太小,搶救不成功而死亡;另一種是由于嬰兒的病情不樂觀,通過與家屬溝通後放棄治療。”李雯說。

(文中部分采訪對象為化名)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