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問一個火星科普作家

問一個火星科普作家

時間:2024-10-22 05:30:46

采訪︱錢童

人物=P

斯蒂芬·彼得拉内克=S

P:你的新書的名字是Howwe’llLiveOnMars(《我們将如何在火星生活?》)但它的中文版書名被改為了《我們為什麼要去火星》。你曾在Ted演講“地球可能滅亡的10種方式”裡提到類似小行星撞擊,被太陽吞噬等問題,火星同樣可能面臨。在你看來,與人類更好地保護地球相比,我們為什麼要去火星?

S:首先,如果人類能同時在火星和地球上生存的話,某些災難性事件(比如受到直徑10英裡的小行星撞擊)同時發生的可能性就幾乎為零。

如果把人類和人類文明在第二顆星球上“重啟”,我們就能很大程度上避免滅絕。移民火星是人類成為具備星際間生存能力物種的第一步。

我當然認為我們應該更好地保護地球。然而因為地球上200多個國家的存在,我們進展很慢。保護地球、補救人類把海洋和大氣當作廢棄物處理場所造成的後果,這些都需要更先進的科學技術,越快越好。但科技的發展需要強有力的推動劑。當今世界享受到的科技成果無一不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和阿波羅登月的附加成果。通過在火星上建立永久基地,我們将迅速推進科技的發展進程,例如污染物的零排放技術,火星地表的改造技術也能被用于淨化地球大氣和海洋,這或許有可能給地球帶來第二次生機。

P:NASA能在1969年經過8年的努力後登上月球,對比當時和現在具備的科技水平,登月和登上火星哪個難度更大?

S:20世紀60年代實現登月遠比人類在21世紀30年代登上火星困難得多。我們在30年前就已經具備了把人送上火星的技術可行性。早在20世紀70年代阿波羅計劃結束之後,馮·布勞恩(WernervonBraun,被譽為現代航天之父)就曾大力推動人類實現在1982年登陸火星,而土星五号火箭(把人類送上月球的火箭)也具備了把宇航員送上火星的運載能力。但它在月球登陸計劃中損失過大。地球到火星的距離是月地距離的1000倍,但我們在30年前就已經具備了這一能力。

P:在過去的50年裡,有6個國家和組織發起了44次火星探索計劃,但隻有8次實現了火星着陸。決定人類能否成功登陸火星最重要的因素是什麼?

S:火星探索任務的目的有的可能是為了繞軌飛行,有的為了火星車登陸,有的包括多重任務。最近歐洲航天局(ESA)發射的着陸艙登陸失敗并且失去聯系,因為那次登陸計劃中最主要的任務是把軌道飛行器送到火星軌道,而着陸艙不是那次登陸計劃的重點。NASA之所以在火星着陸上卓有成效就是因為他們在着陸上投入了諸多精力。現在有6個活躍的衛星在火星軌道上繞軌飛行,包括印度也成功發射了一枚火星衛星。人類就是不斷在錯誤中學習的,失敗的火星探測計劃能教給我們更多東西。

P:你認為人類在什麼時候登上火星更為可行?NASA和埃隆·馬斯克似乎有着不同的火星登陸時間表,誰更可能率先登陸?

S:我仍然相信SpaceX會率先在2030年把人類送上火星,甚至可能在2027年。NASA至今沒有計劃說要把人送上火星—隻有火星的載人軌道飛行計劃。盡管NASA的SLS(SpaceLaunchSystem太空發射系統)和Orion系統具備把人送上火星的運載能力,但把送人類登上火星當作唯一任務的SpaceX更有可能提前登上火星。SpaceX已經公布了他們的火箭結構,這個即将在10年内建成的火箭能一次把80人送往火星。我相信我們最終将看到NASA和SpaceX聯手在14年時間以内把人類送上火星。

P:除了埃隆·馬斯克外,也有許多組織甚至私人公司參與到這場火星開發競賽中,為什麼你對埃隆·馬斯克的計劃這麼有信心?埃隆·馬斯克建立的美國太空運輸公司SpaceX正在用自己的火箭幫國際空間站運送物資,所以SpaceX和NASA是怎樣的關系?競争對手還是合作夥伴?

S:由埃隆·馬斯克率領的SpaceX隻有一個想要實現的目标—在火星上建立一個能夠讓人類永久生存的城市,這是他一切計劃的最終目的。NASA在載人太空探索上有極其豐富的經驗,而SpaceX在火箭建造上發展極其迅猛。短短10年時間,SpaceX就從一個建造小火箭也會失敗的公司迅速發展到能建造可重複使用的前所未有的重型運載火箭。火箭的可持續利用是縮小火星運載成本最關鍵的因素,也是送大量人登上火星的關鍵。NASA在宇航員的太空生存和極端環境生存等方面有着無與倫比的經驗,而SpaceX在火箭制造上有無與倫比的技術水平,最終那将會是一個絕佳組合。P:即使如何到達火星這個問題得到了解決,建設火星社會也需要大量的人力。而SpaceX公布的火星單程票價高達50萬美元。那些有能力支付票價的人為什麼要放棄地球上舒适的生活到火星去呢?根據你書中提到的,改造火星大氣的“增溫計劃”是火星改造計劃的核心,但這一改造仍需要幾個世紀的時間。

S:預計到了2050年将會有5萬人生活在火星上,而到那時馬斯克預計會每兩年(一個火星發射周期,其間火地距離最短)發射一個多達1000艘火箭的艦隊,艦隊将承載8萬人送往火星。現在有數百萬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無法滿足于他們現有的生活和他們的未來。而火星對很多人來說将成為一個開啟新生活的絕好的機會。而火星上的生活在數百年的時間裡也将成為一個絕好的持續一生的探險。

P:宇航員在飛往火星的過程中以及登陸之後将會面臨怎樣的挑戰?普通人如果想要登陸火星需要多長時間的訓練?請為我們描述一下未來火星上生活的樣子。

S:宇航員約翰·格倫(首位繞地球飛行的宇航員)曾在77歲的時候登上過太空。飛往火星并在那裡繁衍生息對人的身體條件僅有少量的限制。最重要的條件是要有積極的态度和健康的精神狀況。關于火星基地的生活已經有很好的設計,包括制造氧氣的機器,和能從濕熱的火星大氣裡提取水的機器。但在失重條件下,一次長約243天的火星飛行将會導緻宇航員的骨量流失(大約5%),因此他們每天需要在飛船上鍛煉數個小時。但火星隻有地球重力的大約40%,他們在火星上會感覺自己更有力量。在火星上生存,他們需要迅速掌握相關科技來保證自身的生存和探索的需要,同時快速建造更複雜的城市建築。但在火星上的生活将很大程度上與地球上的類似。火星上也會有餐館、劇院和商店。人們可以用3D打印設備制造他們想要的一切東西。火星上的景象将會是非常壯觀的。

P:有什麼事是你在2016年想做但沒有完成的?

S:我本想完成乘小船環繞美國東海岸半圈的旅行,這個旅行通常被稱作theGreatLoop,已經有數千人完成了這項旅行。

P:你對特朗普獲選的态度是怎樣的?

S:我不高興。(編者注:斯蒂芬·彼得拉内克在Twitter說擔心特朗普上台後會削減NASA的經費)

美國

斯蒂芬·彼得拉内克(StephenPetranek)

他的書《我們為什麼要去火星?》,展現了目前火星研究的進展,将人們關于火星生存的追問一一解答。在火星建立人類的第二家園早已不是少數人的大膽猜想,在他看來,冒險精神是人類深藏在基因裡的本性,正是這一本性驅動人類在20萬年前離開東非将足迹遍布全球,也将驅動人類探索更廣袤的宇宙。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