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江濤與李凱——兩個山西籍浙江大學畢業生,在浙大各種創業服務支持和氛圍的熏陶下,畢業的一兩年間,創業路上穩穩前行。一條龍對接各種資源
“早在大三,我就和小夥伴們組隊代表學校參加大學生創業大賽了。”李凱是浙大2013級生物工程專業的本科生,他的公司剛剛成立還不到一年,主要做的是青少年體育運動培訓業務。“我們三個合夥人是在學校的水上運動俱樂部認識的,大家基于同樣的愛好,畢業後一起創立了這家公司。”
事實上,李凱公司的籌備遠在畢業前半年就已經開始,而他的母校浙江大學更是為他們提供了多種幫助與服務。
“我們的公司注冊在浙大科技園,這邊在我們的創業項目評審通過後就會有一條龍的服務和幫助,老師們還會幫忙對接一些合作的夥伴和資源。”
李凱說,讀書期間,浙大就已經為有創業夢想的學生們提供了各種各樣的課程。他自己也曾經修習過創新創業指導的課,跟着管理學院的老師們做了許多很有意義的讨論、做商業計劃書,同時到企業去參觀和調查。
浙大科技園作為老牌的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已經容納了一代又一代浙大創業者最初的夢想,這裡的創業孵化器,精心地呵護着“李凱”們稚嫩的實踐與創新,把初出校門的他們扶上馬背,再送一程。
“現在浙大又成立了‘紫金衆創小鎮’,就在我們主校區的斜對角上。”李凱談起這個被譽為“浙大森林”的衆創小鎮,口氣裡全是激動,“很多大牛校友的企業都在這裡,對我們這樣的小蝦米也是來者不拒,在場地、資金等方面都有很多支持,還會幫着去對接很多的資源。這裡已經構建起一個浙大内部的信任體系,在園區裡大家都以浙大人的身份來溝通,從硬件到文化、再到學校的技術支持都是很給力的!”
王江濤是2012級畢業生,他的創業之路開始于浙江大學求是強鷹俱樂部,這是一個已有十六期曆史的創業實踐俱樂部。“浙大的創業氛圍真的是很好,大家想法多、也敢想敢幹。同時有很多的學長、老師會給你提供咨詢和幫助。”
中文系出身的王江濤在本科期間是不折不扣的“選課狂魔”,全校各學院的課程他均有涉獵。從新聞學、廣告學,到看似完全不搭界的物理學、醫學、化學,都出現在了王江濤的選課列表裡,他甚至對納米科技這門課程無限着迷。
“我學這些東西完全是因為自己的興趣所在。我喜歡了解不同領域的知識,全方位提升自己的素質。”王江濤的眼界在日複一日的學習中逐漸拓寬,最終,在畢業時節,他放棄了公務員和選調生的錄用,拒絕了500強的offer,開始了創業之路。
但這條路注定艱辛,并不好走。
“浙”兒有很多挑戰和刺激
起初,王江濤的主營業務是教育培訓,服務對象是小學高年級和初中學生。“當時我們已經做成了上城區最大的培訓機構,我是公司的法人代表和執行董事,有60%的股權,另外一個股東擁有40%。”但是初出茅廬的王江濤并不知道,江湖險惡。“合夥人比我大20多歲,已經在教育領域做了六七年,當時我很信任他的經驗和情懷。一天,他突然把公章帶走了,以此逼迫我退出。”
對方威脅的籌碼是,兩相對壘會影響到公司目前開展的業務和學生們的正常學習,而王江濤在痛苦的猶豫過後,選擇了主動退出。
“我當時去咨詢一個好朋友,他是一家上市公司的老闆。我想問問如何通過法律途徑拿回我的一切。但是他說,如果你想要成為一個商人,辦法多得是;如果你想成為一個企業家,那麼這些東西沒必要拿回來。”
那次深談過後,王江濤選擇了放下,“其實所有的人都認為我應該去争,而且是争得回來的。但是我考慮的不是眼前的利益,而是十年二十年後的發展,我在這個行業的形象和定位,我需要有大的智慧和包容心。”
如今,他二次創業公司的主營業務是遊學:到唐詩繁盛地——秦晉古地去尋找大唐遺風;漂洋過海領略大不列颠風情;深入醫院、消防隊,體驗各行各業。
“這些遊學項目一點點落地,受到學生和家長的好評,我仿佛覺得從前在浙大輾轉過的課堂都是值得的。你讀過的所有的書,學過的一切知識,都會在未來的某個時刻回報給你。”王江濤更加平和,也更加笃定。
王江濤團隊希望,公司未來的商業模式能夠“給每個孩子一個成長計劃,打造個性化的培養模式,将課堂學習、遊學教育、素質提升、興趣愛好乃至家庭關系等全部納入,有一個長期的跟蹤考量”。
這群對教育充滿信心和情懷的年輕人,渴望完善好傾注心血的産品,再将這樣的教育方式推廣出去,用他們的話說就是——“給這個社會帶來一點改變”。
責任編輯:陳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