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大學之道》:探尋現代大學精神的起源與傳承

《大學之道》:探尋現代大學精神的起源與傳承

時間:2024-10-30 01:41:41

韓倩

1895年10月2日,中國第一所現代大學北洋大學堂誕生,開啟了現代大學的發展之路。北洋大學堂發轫于甲午戰敗、家國危難之際,為求強國,清政府廣求良策,“儲才興學”、“教育強國”的呼聲越發強烈。北洋大學堂誕生後,百日維新時期,山西大學堂、京師大學堂等等學堂相繼創立,開創了現代高等教育的曆史篇章。2015年,在北洋大學堂即現在的天津大學創立120年之際,學校制作了3集紀錄片《大學之道》,從一所大學的創立與發展入手,通過豐富的史料、鮮活的人物、勵志的故事,講述了中國現代高等教育的百年曆程,記錄了中國大學興學強國的神聖使命,诠釋了誕生于中國沃土的大學之道。

一、以第一所大學創立為切入點展開現代大學發展史

據統計,截止2015年5月,根據國家教育部公布的數字,我國高等學校共計2845所,高等教育的發展呈現一片繁榮景象。然而就在121年前,我國還沒有一所現代高等大學,《大學之道》第一集《自強之路》也正是從那個曆史時期作為起點,從家國危難的大視角入手,開篇通過北洋水師的創建人李鴻章經曆了甲午戰敗後落寞的背影,映射了那個每況愈下的沒落帝國的艱難處境。在此背景下,如何走出困境,如何實現富強,社會上下一片變革的熱情,現代高等教育大學的誕生呼之欲出。

曆史往往是宏大的,特别是《大學之道》記錄的“中國現代大學從無到有,中國大學精神的錘煉與傳承”這樣一個大題材。紀錄片沒有采用通篇記叙宏闊曆史的手法,而是一直将大視角與小細節交織呈現,使觀衆既能感受到曆史的震撼,又能通過感人細節見微知著,以小見大。

記錄中國第一所現代大學北洋大學堂的萌芽與誕生,就是從側面入手,通過講述1895年,一對香港兄弟、民國第一任外交部長“中國近代法政精英第一人”王寵惠,“世界上最早研究金屬銻的專家”被國際上稱為“銻王”王寵佑,應考北洋大學堂的過程而呈現的。而天津大學的校史館珍貴館藏:一卷兩米長的奏折、第一張畢業照、第一份中西合璧的畢業文憑等史料,也從曆史的角度講述着北洋大學堂創立與發展的過程。

《大學之道》還記錄了許多北洋大學堂發生的點滴小事。片中講述了北洋大學堂的總教習美國人丁家力,為了改變學生睡前閑聊影響睡眠和學習的陋習,在夜間突然查寝,通過觸摸學生腳踝的溫度判斷學生是否按時入睡,對睡前閑聊的學生進行了嚴厲的批評。總教習認真的做事風格、嚴謹的治學态度、實幹的工作作風,也被北洋大學堂沿襲下來。

然而,就在現代大學蓬勃發展之際,烽煙四起,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京津,北洋大學堂和京師大學堂都未能免于戰火,學校被攻占,資料被焚毀,直至兩年後,京師大學堂才恢複辦學。北洋大學堂卻先後被美國和德國軍隊占領,戰争結束後也沒能恢複辦學。在丁家力親赴德國談判之後,方才得到賠償,遷址重建。戰火的災難沒有讓現代大學發展停滞,反而堅定了育才興國的信念。這種堅韌不撓、不斷進取、追求變革的精神,也成為了現代大學精神的起源。

随着時間的推移,《大學之道》通過對我國經濟學家、教育學家馬寅初個人求學經曆的描述,展現了現代大學從無到有,從模仿到創造,從借鑒到創新的曆史進程。中國現代大學,逐漸走出了一條富有自己特色的發展之路。

二、從民族危難中看大學精神與家國精神的融合

近現代中國大學起源于戰争後國家的反思,發展進程中也伴随着戰争的磨難。既然大學的興起是為了教育強國,那麼就注定大學不能脫離于家國而存在,不能隻專注于學術而存在,大學精神必須要與家國精神融合在一起,與家國同在。在紀錄片的第二集《西北傳承》中,采用了重走西遷路的個人視角,通過曆史資料與現代口述訪談,實地探訪相結合,重現了那個民族危難之際大學的存亡與發展,大學精神的傳承與升華。

1928年夏,天津陷入戰區,茅以升臨危受命,成為北洋大學堂的校長。他這一次來,隻帶了一個交通指揮棒。茅以升曾多次提到,交通指揮棒就意味着規章制度。盡管後來因為一場意外的火災,重建過程中茅以升奔波求助,出謀盡力,重壓下不久便離開了北洋大學堂,但茅以升為現代大學帶來了科學管理之風。

以嚴謹治學著稱的校長李樹田,在1933年開學典禮上明确闡述大學之道,“大學的使命,絕非僅僅是校舍之堂皇,設備之宏麗,院系之遍設,學生之衆多,最重要的應該是向國家,向人類,提出思想學術,新發明,新創造,要培養能發明、能創造、能領袖群倫的一流人才”。在他的領導下,北洋大學堂開始了高速發展時期,學校在這一時期獲得了很多新成績,首次招收研究生,在戰争的陰霾中,呈現出了一種朝氣蓬勃之象。

然而民族危機,烽火狼煙,國家淪陷,大學也不能幸免于難,也絕不能袖手旁觀。在全國的抗日救亡行動中,北洋大學代理校長為呼籲政府抗日而絕食,北洋學子成立華北第一個抗日救國會奔赴南京請願,支持東北武裝鬥争。1935年北洋大學堂的校歌誕生,“不從紙上呈空談,要實地把中華改造”,這首校歌傳唱至今,這種與家國同在為家國奮鬥的現代大學精神也傳承至今。

戰火紛飛中,全國當時共有108所高校,94所被毀掉,其中25所被迫停辦。廣大學子群情激昂,通過上街遊行,街頭演講等方式參與到抗日活動中來。蔡元培、蔣夢麟、梅贻琦等教育學家為保存高等教育命脈發表聯合聲明,提出教育為民族複興之本,要求政府采取果斷行動。1937年9月,為了保護高等學府,民國教育部将京津大學内遷至西安成立了西安臨時大學。短短5個月後,日軍逼近,臨時大學再次從西安出發,風餐露宿長途跋涉近千裡,曆經半個月,南遷至陝西漢中。1938年,國立西北聯合大學的開學典禮上,徐松明校長提出,“如何救國,不一定非拿槍杆到前線去,我們在後方研究科學,增強抗争力量,也一樣是救國。”

兩次開學典禮,兩位校長的講話,都在闡釋着大學之道。這道,這精神,也伴随着民族危難逐步升華,從求科學,塑人才,到科學研究為救國,我們可以看到,大學精神與民族精神、救亡圖存緊緊地融合在一起。

1946年,北洋大學堂重返西沽桃花堤複校。在這内遷的9年裡,我們的高等教育不是在消極地維系,而是積極地發展,廣大學子無論在多麼艱苦的條件下,都沒有放棄學習與進取。正是在這9年裡,中國大學培養了一大批新中國建設需要的棟梁之才。中華民族文化之根在抗日時期沒有斷掉,而是壯大了起來。艱苦奮鬥、自強不息的精神,在現代大學中生生不息地延續下去。大學精神,是持之以恒的追求,教育與培養對民族國家人類有責任有擔當有貢獻的新青年,堅忍不拔,薪火相傳,締造新的曆史篇章。三、從大學故事中看大學精神對理想信念的培養如果說在民族危難之際,大學之道在于教育興國,那麼在和平時期,大學精神就有了更光榮的使命和責任,那就是對理想信念的培養。這理想信念,既是個人價值觀的體現,也是一個國家精神文化的體現。大學,這樣一個傳授科學與知識的場所,一片遠離塵嚣可以靜心思考的淨土,一個聚集着智慧大家與熱血青年的地方,将科技與文化、個人前途與祖國發展,巧妙而又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大學之道》第三集《向海而行》,通過一個個發生在不同曆史時期、不同學科門類的大學故事,展現了發展科技文化,培育理想信念的大學精神。

《向海而行》講述了6個人物故事,分别是天津大學學生牛文棟等團隊開發新一代水下機器人“海燕”;天津大學學生齊彬等團隊研究方程式賽車“浩躍”;民間藝術家馮骥才團隊開展保護和搶救中國文化遺産工作;上世紀30年代茅以升主持修建錢塘江大橋;著名化學家餘國琮建國初期艱難回國,攻克了分離重水的技術任務;中國共産黨早期重要領導人之一張太雷樹立堅定理想信念,為革命而戰鬥犧牲。

紀錄片通過曆史與現代交融切換的手法,将一個個看似不相關的故事連接在一起,給人以強烈的思想沖擊,講述着大學之道的更深層次意義,曆史與現在、學科與背景,無論有多少不同,其精神内核是一樣的,或者說,是基于同一個大學之道不斷升華的。這6個故事看似毫無關聯,但每一個,或是在自己的專業技術領域處在國際領先水平,或是在從事的事業中發揮着開創先河的作用,更重要的是,每一個都為着同一個理想信念而努力,那就是富民強國。

中國傳統文化的回望與傳承,現代科學技術的探索與運用,科技富強與人文建設,這兩者隻有在大學中才能得到最巧妙的融合。大學精神,被賦予了一種更重要的意義,那就是在傳授知識,探尋科學發展的同時,開展個人與社會價值實現的教育,重視人性品格的塑造,培養高尚而堅定的理想信念。

四、結語

一部《大學之道》,一幅中國現代大學發展的曆史畫卷,真實記錄了中國大學苦難而又輝煌的發展進程,充分展現了大學精神與國家精神、時代精神互相激蕩、和諧并進的傳承曆程。這不僅是一部北洋大學堂創立120周年的校慶紀念片,更是一部展現中國現代大學精神傳承與發展的史詩紀錄片。在社會發展的現階段,高等教育改革也在不斷推進,《大學之道》的推出,讓大學精神回歸初心,講述了大學的創建正是為了培育英才,使莘莘學子鑄魂立格,正心立人,志存高遠、發憤圖強;展示了大學精神正是心系國家富強、民族振興、民生改善,肩負曆史責任,傳承創造知識與文明。

(作者單位:燕山大學/責編:劉原)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