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加拿大雁:伴你高飛

加拿大雁:伴你高飛

時間:2024-10-31 03:31:23

一對加拿大雁在海邊眺望遠方。加拿大雁是典型的北美大陸鳥類,那裡保存尚好的自然環境赢得它們的信任和滿意,而它們也為那裡貢獻了一道獨特的風景:一夫一妻制愛情,哺育繁殖的犧牲、呵護兒女的勇敢、萬裡遷徙的團結以及與人類之間的故事。加拿大雁是水陸空三栖動物,擁有細長的脖子、大型的身體、厚實的腳蹼和寬闊、平坦的胸部,成鳥體長可達100厘米,翅膀伸展開時,長度可達160至175厘米。

加拿大雁通身的顔色,則被認為是高級性冷淡色:黑色的腦袋和脖子、面頰的下巴下面一小塊三角形的白色面頰(辨識本物種的重要特征)、淺棕色的胸部、深灰褐色的背部。加拿大的一道風景

加拿大雁(CanadaGoose)是典型的新北界鳥類,種名拉丁文Canadensis,含義是“來自加拿大”。新北界的地理面積可達2290萬平方公裡,包括格陵蘭、加拿大、美國、墨西哥高地、中美洲及部分加勒比海群島。雖然經過引種,加拿大雁也擴散至歐洲和東北亞等地,甚至也有觀鳥愛好者在中國的河北和江西兩地看到過它們的身影——這并非不可能,因為《紅樓夢》裡說到黛玉從蘇州老家帶回來的丫鬟“雪雁”,這個名字就透露出這一消息。但就像中國有大熊貓、非洲有斑馬、澳洲有袋鼠……加拿大雁最常見的地方還是北美各地,尤其是加拿大。

從生物學上來講,加拿大雁是水陸空三栖動物,擁有細長的脖子、大型的身體、厚實的腳蹼和寬闊、平坦的胸部,成鳥體長可達100厘米,翅膀伸展開時,長度可達160至175厘米。其中胸部和頭部之間的過渡非常平滑,這種體型結構主要是為了方便它們深入淺水中尋找食物。而通身的顔色,則被認為是高級性冷淡色:黑色的腦袋和脖子、面頰的下巴下面有一小塊三角形的白色(辨識本物種的重要特征)、淺棕色的胸部、深灰褐色的背部。這些美麗的體形和高貴的顔色給加拿大公園和鳥類栖息地呈現一道令人印象深刻的風景。在加拿大雁的遷徙隊伍中,頭雁擔負着兩項主要的使命:一是方向,二是動力。當頭雁的翅膀劃過空氣時,會在翅膀末端的地方産生一股微弱的、上升的氣流,可供後面的雁群利用這股氣流,緊緊跟随,節省體力,同時繼續産生新的氣流幫助後面體力稍差的弱雁。

當加拿大雁選擇一個地方築巢建家時,是出于它們對當地自然環境的信任和滿意。每一年,排成長長V字型方陣的、數以千計的加拿大雁會在北美地區的北方和南方之間往來遷徙……但是,随着自然環境和氣候的變化、草坪的激增,這些數量上越來越多、習性上也越來越适應草坪生活的鳥類,會一年到頭都留在城市和郊區,不再遷徙,以緻于有些人把它們視為“害蟲”。但實際情況到底是怎樣的呢?讓我們來走近加拿大雁,了解它們。

野雁等候鳥冬季南遷,并非是因為懼怕寒冷,而是因為寒冷的天氣使它們失去了食物來源。比如加拿大雁冬季皮下有厚厚的脂肪,外部有禦寒的絨毛,然後才是密實的羽毛,就像穿了幾層防寒衣一樣。對于加拿大這樣的嚴寒,加拿大雁是毫不畏懼的:成年加拿大雁在結冰的湖面上行走。酷酷的事實

“巨型”加拿大雁(Brantacanadensismaxima),曾在從馬尼托巴(Manitoba,位于加拿大中南部)中部到肯塔基州(Kentucky,美國中東部一個州)之間的地帶大量繁殖,那裡茂密的森林和濕地是它們的理想栖息地,不過與此同時也成為早期移民為解決吃飯與穿衣等基本生存問題而狩獵的主要目标。以至于20世紀初期,無限制的狩獵已使“巨型”加拿大雁滅絕。

直至20世紀60、70年代,安大略省自然資源廳和地方自然保護區開始出台一系列措施,保護加拿大雁生存環境,将亞種恢複到其原始範圍的計劃在許多地方執行得非常成功,因此才出現上面所說的尴尬局面:在很多城市和郊區,加拿大雁甚至成為一種令當地居民喜憂參半的“麻煩”。

一般而言,在北美大陸,越往北走,加拿大雁的個頭會越小;越往西走,身體的顔色則會越深。從體型大小來說,目前所知四個最小的形态被認為是一個完全不同的種類:CacklingGoose。

大雁是候鳥,當漫長而寒冷的冬天來臨時,加拿大雁要飛往溫暖的南方,尋找可以維持它們生命的食物,這是衆所周知的事實。不過,科學家們發現,從1940年代開始,“移居”而來的加拿大雁不會像過去那樣遷徙到很南的地方。這種北移的轉變歸功于農場實踐帶來的變化—每年秋天和冬天的時候,這些農場會在田角遺落很多谷物,可供一個冬天食用—此外還包括狩獵的壓力和氣候的變化等因素。

對此,負責加拿大雁數量管理研究的休斯表示,“大部分還是要在冬季南飛,但是目前來看南遷的加拿大雁數量在減少,留在本地‘過冬’的越來越多。究其原因,完全是人類活動所造成的,我們為它們創造了優良的生存環境,而它們也已經适應了人類開發的環境,不僅僅局限于野生環境了。”

休斯解釋說,“野雁等候鳥冬季南遷,并非是因為懼怕寒冷,而是因為寒冷的天氣使它們失去了食物來源。比如加拿大雁冬季皮下有厚厚的脂肪,外部有禦寒的絨毛,然後才是密實的羽毛,就像穿了幾層防寒衣一樣。對于加拿大這樣的嚴寒,加拿大雁是毫不畏懼的。”

成年加拿大雁在雪地上玩耍普通的加拿大雁會在配種之後開啟每年一次的向北遷徙之旅。而不配種的加拿大雁,或是那些在配種早期失去巢屋的加拿大雁,可能會向北遷徙到超過1500公裡遠的任何地方—在那裡,它們進行更換羽毛的活動。即便是“定居”的加拿大雁,在冬天并不遷徙,也會在夏末北上更換羽毛。

加拿大雁忠貞不渝家庭穩定,一對對總是如影相随,它們的這種品質,表現在溝通、哺育小雁和面對死亡等許多方面。在信任中與它們相遇

在加拿大,加拿大雁可說是“随處可見”:你會看見它們一家大小在開闊的水域自在徜徉,在附近的岸邊安靜休息,在農場裡低頭覓食,或者在草場上悠然漫步……而無論白天還是黑夜,當它們在你頭頂的低空飛過時,你會親眼看見翅膀在天空飛過的痕迹,聽到翅膀振動空氣的吱吱聲,如果繼續對這種振動加以觀察,會進一步發現它們與其他種類的雁或鵝的飛行方式不同。

所以,把它們的“定居”視為“麻煩”,實在是人類的深刻誤解:當加拿大雁選擇一個地方安家時,是出于對當地自然環境的信任和滿意,但人們并不懂得這一點,尤其是在哺育期,雌雁撫育小雁的時候,雄雁會對周圍的陌生人非常警惕,這個時候,人們如果能與加拿大雁目光對視,悄悄離開,那麼完全可以做到雙方相安無事。

遺憾的是,當加拿大雁豎起脖子發出警告時,很多人不懂它們的這種特殊“語言”,往往被弄得緊張起來、轉身逃跑,結果讓它們誤以為危險迫近,于是進一步追擊,用嘴巴或翅膀防禦一番,确保安全,才肯罷休,讓人頗為狼狽。為小雁築巢時,雁爸爸和雁媽媽用小樹枝、樹皮、幹草等作為建築材料,搭家建巢,等基本工程結束後,雌雁還會把自己胸前的羽毛弄下來,鋪在小巢的最上面,簡直是愛心滿滿。一夫一妻制愛情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康拉德·洛倫茲(KonradLorenz,1903~1989)博士因研究野鵝(灰雁)而聞名,在對灰雁長年的觀察記錄中,他發現隻有三對發生了移情别戀,其他的都是一夫一妻相伴到老。

除了專家學者的發現,居住在加拿大溫尼伯格(Winnipeg)的一位業餘愛好者也曾用六年的時間觀察過三對加拿大雁,結果非常肯定地發現它們:忠貞不渝家庭穩定,而且一對對總是如影相随。

可以說,加拿大雁是動物世界裡一夫一妻制的愛情模範。它們的這種品質,表現在溝通、哺育、死亡等許多方面。一般情況下,兩歲時,加拿大雁就“長大成人”了,這個時候,它們會尋找一個自己的伴侶,開始共同生活、哺育兒女、相守一生—在生物學家稱之為“配子交配”的模式中,雌性和雄性都傾向于選擇與自己體型大小相似的配偶。

組建家庭後,雄雁會擔負起“保護”的職責,如果周圍有“敵情”出現,它會及時通知自己的家人轉移到安全的地方,“振動翅膀”就是它們的溝通方式。家人安全轉移後,雄雁先會通過發出一種“咝咝吱吱”的聲音警告敵人,如果這種方式無效,就會進一步用嘴啄或翅膀拍擊—總之,在保護家人方面,它們毫無顧慮、非常勇敢。

哺育期間,加拿大雁的相親相愛體現的是另一種溫情。通常情況下,雌雁孵蛋會持續24小時左右,這期間,每隔一小時,雌雁就會起來稍微休息一下(一般10分鐘左右),一方面重新把雁蛋收攏并用草覆蓋一下,另一方面自己也去飲水、吃東西、與雄雁溫存一下,然後繼續去履行一個母親的職責—畢竟,雁蛋是很多野生動物的美食,它們需要格外地提高警惕。

當人們明白加拿大雁選擇自家附近環境居住是出于信任與滿意後,人與動物之間的和諧相處真的是非常自在、溫馨。不論多麼恩愛,愛情依然要面臨死亡這個事實,加拿大雁也不例外。它們在伴侶死去後會通過各種方式表達悲傷、懷念和忠貞:康拉德·洛倫茲觀察過一隻名為Ado的加拿大雁,它在伴侶去世後,一直單身直到離世;有的加拿大雁被獵殺後,它們的伴侶為尋找愛人的氣息,不顧危險地在獵殺聲中盤旋—可恨的是,很多獵手就這樣趁機把它們獵殺。

被獵殺而死—沒有任何一種死亡比這更讓人哀痛。相信每個真正愛動物的人都能體會這種哀痛。

一隻獵狗嘴裡銜着被捕獲的加拿大雁。

小雁躲避在大雁的翅膀下面。

小雁站在淺水裡。一般情況下,人們都無法把剛出生的小雁和小鴨區分出來。事實上,小鴨出生後,爸爸就不見了,所以是媽媽帶着小鴨成長;但小雁不一樣,它們出生後,一家人仍然不離不棄,所以當你看見一個“大人”時,那就是鴨子一家了;但看見父母雙親帶領一群孩子時,那就是加拿大雁一家了。哺育小雁

為了迎接小雁的到來,雁爸爸和雁媽媽會為它們預備一個溫暖的家:首先,它們會選擇一個靠近水源又比較隐蔽的地方作為安家築巢的地點,然後就地取材,用小樹枝、樹皮、幹草等作為建築材料,搭家建巢,等基本工程結束後,雌雁還會把自己胸前的羽毛弄下來,鋪在小巢的最上面,簡直是愛心滿滿。

小雁出生後,雁爸爸和雁媽媽會用幾天的時間帶領它們穿越幾公裡的距離,遷移到附近的水塘,這就是我們經常在Youtube上看到的、激動人心的場景:雁爸雁媽前後保護,中間小雁排成一排、從容穿越馬路,這個時候,私家車、運貨車都會為它們讓路,靜靜等待它們安全穿越馬路。遇到台階等“艱難路段”,小雁們的堅韌不拔更是令人感動,尤其是當它們攀登台階的能力不一時,一家人一定會等到最後一隻小雁爬上台階,與家人勝利會合後,才繼續行進,直到抵達目的地。

當然,除了滿滿的善意,也會遇到不懷好意的敵人,這個時候,雄雁就會再次出手,奮不顧身保護自己的家人。正常情況下,一隻雌雁一次會孵四至六隻小雁,但有人曾遇到過一對加拿大雁帶着50多隻小雁,浩浩蕩蕩穿越馬路的景象,遠遠超出正常家庭的數量,這是怎麼回事呢?即使是相親相愛的一家,也不可避免自然界的天敵,剛出生時的小雁,會遇到力不能勝的危險與災難,所以大雁會對它們格外悉心照顧,直至逐漸長大、擁有起飛和回家的能力。原來,在安全問題上,加拿大雁是非常謹慎的。為增強保護小雁的力度,它們會幾個家庭組成一個遷徙團隊,由一對父母照顧小雁,其他父母負責在外圍警戒、保護,形成更廣泛而嚴密的保護線,真的是為履行父母的職責,無微不至到每個細節。

這個時候的小雁,經常會遇到一個疑問:怎麼區分小雁和小鴨呢?都那麼可愛,真的分不清楚誰是誰。不要着急,有辦法。小鴨出生後,爸爸就不見了,所以是媽媽帶着小鴨成長;但小雁不一樣,它們出生後,一家人仍然不離不棄,所以當你看見一個“大人”時,那就是鴨子一家了;但看見父母雙親帶領一群孩子時,那就是加拿大雁一家了。

加拿大雁一家在碧波蕩漾的水中徜徉。萬裡遷徙

當小雁一天天長大的時候,遷徙的日子也一天天臨近了。關于加拿大雁的遷徙路線,科學家們總結出幾條:安省到密西西比,跨越的是密西西比飛行走廊;BC省(英屬哥倫比亞省)到南墨西哥,跨越的是太平洋飛行走廊;魁省到美國南部,跨越的是大西洋飛行走廊—大部分加拿大雁沿着這些空中走廊飛往北美洲南部過冬。小雁出生後,雁爸爸和雁媽媽會用幾天的時間帶領它們穿越幾公裡的距離,遷移到附近的水塘,這就是我們經常在Youtube上看到的、激動人心的場景:雁爸雁媽前後保護,中間小雁排成一排、從容穿越馬路,這個時候,私家車、運貨車都會為它們讓路,靜靜等待它們安全穿越馬路。在壯觀的飛行隊伍中,頭雁擔負着兩項主要的使命:一是方向,二是動力。當頭雁的翅膀劃過空氣時,會在翅膀末端的地方産生一股微弱的、上升的氣流,可供後面的雁群利用這股氣流,緊緊跟随,節省體力,同時繼續産生新的氣流幫助後面體力稍差的弱雁。但如此漫長的遷徙路途,僅靠一隻頭雁是支撐不下來的,所以我們經常會看到它們在空中變換隊形:那就是其他體力好的雁接替頭雁的位置,繼續奮力滑動翅膀。

一路上,雁群很少歇腳,飛行時速在每小時40到55英裡左右,順風的話可達70英裡。

此外,雁群的遷徙隊形也有着科學的依據:一是前後左右大家都看得到,方便彼此之間的交流、跟随,避免掉隊;二是科學證明,由25隻雁形成這種隊形飛行的雁群,比單飛者能多飛70%的路程。

要知道雁群産生的力量有多大,全美航空1549号班機事故就是個生動的案例。2009年1月15日,一架全美航空公司的國内商業客運航班在起飛過程中遇到加拿大雁撞擊,導緻兩個引擎同時失火,飛機完全失去動力,飛行員在确認無法到達任何附近機場後,決定于哈德遜河面進行迫降,飛機上155名乘客全部生還,被稱為“哈德遜奇迹”。

事後,經初步分析,确認飛機失去動力的原因是因為起飛過程中,引擎吸入數隻遷徙過程中的加拿大雁,它們的撞擊力使飛機無法承受而停止運作。

雁群的遷徙隊形有着科學的依據:一是前後左右彼此都能看得到,方便彼此之間的交流、跟随,避免掉隊;二是科學證明,25隻這種隊形飛行的雁群,比單飛者能多飛70%的路程。

加拿大雁所到之處,為人類貢獻的是一道獨特的風景:一夫一妻制愛情,哺育繁殖的犧牲、呵護兒女的勇敢、萬裡遷徙的團結以及與人類之間的故事。“返家十萬裡”

“返家十萬裡”的英文名稱是:FlyAwayHome,又譯伴你高飛,是根據加拿大發明家、藝術家以及輕型飛機愛好者比爾·利什曼(BillLishman)的親身經曆改編而成的一部電影,講述一個與父親關系破裂的女孩,為救護一群加拿大雁,帶着它們跟随父親從加拿大飛往美國佛羅裡達州一個野生保護區的經過。影片中女孩與父親對加拿大雁的愛,自然真摯,很多人與動物之間的難題:諸如前文中提到的麻煩、死亡等,即使訴諸理性,也總有遺憾之處,但這部電影展示的是一個完全不同的出口。

其實我們人類何嘗不是這雁群中的一隻小雁呢,總有一些時刻,我們會遇到力不能勝的危險與災難,無奈地躺在水塘的邊緣,等待着踩踏、腐爛和野獸……我們需要影片中的父親和他的女兒,将我們撿回,悉心照顧,直至重新恢複起飛和回家的能力,直至伴随我們一路高飛,降落在家門前的草地上: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