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的經濟增長放緩說明,除非徹底改革增長模式.."/>
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國企改革非改不可

國企改革非改不可

時間:2024-10-27 05:05:49


    目前的經濟增長放緩說明,除非徹底改革增長模式,中國經濟很難持續保持高增長;國企在關鍵行業的壟斷已造成廣泛的不滿。大量研究都證明國企不如民企有效率。如果民企不能成長為真正的市場主體,中國經濟在将來會遇到大麻煩。

文/張維迎

國企改革的曆程

若要理解中國民營企業與國有企業的未來,則我們首先需要理解中國國企改革和民企崛起的曆程。

在鄧小平發起改革之前,和其他社會主義計劃經濟國家一樣,中國的城市經濟被國有部門壟斷,幾乎完全不存在民營企業。因此自然地,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變中的一個核心内容,即改革國企和發展民營經濟。

接下來的30多年,國企改革經曆了三個階段:1978~1992年,1992~2003年,2003~2012年。每個階段背後的理論和政策工具都不同。

在第一階段,即從1978年直至1992年年初,改革派官員與大多數經濟學家都認為,國企可以通過改善管理、引入競争機制提高效率,因此,沒有必要變更國有産權。在這一理論指導下,官方的改革政策是“政企分開”、“放權讓利”,也就是給予企業必要的經營自主權,以讓經理人根據市場供需狀況作經營決定,并且允許企業保留一部分經營利潤,以激勵管理層和員工努力工作。

應當說,這樣的改革政策取得了一定的積極成效。然而,國企的整體表現卻不盡如人意。到20世紀80年代末期,面對來自非國有企業(主要是鄉鎮企業)和外資在華合資企業的激烈競争,國企不僅在效率和競争力上落後前者,大部分國企離開了政府補貼和銀行貸款就無法存活。

到20世紀90年代初,許多國企過度負債,難以償還銀行的本金和利息,直接威脅到銀行體系的穩定。對地方政府來說,國企從曾經的财政主要貢獻者變成了嚴重的财政負擔。1992年,工業國企中虧損國企的虧損額超過了盈利國企的盈利額。

20世紀80年代不盡如人意的國企改革史給我們上了一課。到20世紀90年代初,許多政府官員和經濟學家已意識到沒有産權結構的根本變革,國企改革很難推進。在鄧小平1992年春南方談話号召再次回歸改革路線後,中共十四大正式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列為改革目标。改革的指導理論轉變,開啟了國企産權改革的新篇章。

盡管“保持公有制的主體地位”仍是官方的原則,多種形式的民營化和部分民營化受到鼓勵,或在“建立産權明晰、權責明确、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現代企業制度”的庇護下,至少得到默許。許多地方政府啟動了國有企業民營化的步伐。

到1997年,大部分縣屬國企和鄉鎮企業都已實現了全部或部分民營化。1998年,部分受亞洲金融危機推動,中央政府發起了“國民經濟的結構性調整”,推出了1000家大型國企的公司制試點。到2003年,大部分直轄市級、省級,甚至中央級的企業都通過産權多元化、上市等措施實現了公司化改制。國企逐漸開始從競争性領域撤退。

以1992年為轉折點的國企改革政策的轉變,意味着在國企改革的第一階段,國有部門仍在擴張,而在國企改革的第二階段,國有部門收縮了。例如,1978~1992年,國有經濟部門的職工人數從6000萬增加到8000萬;然而,1992年後,這一數字逐年降低到2004年的3000萬,僅相當于1978年時的一半(中國統計年鑒,2005)。
    2003年,新一屆政府執政,國企改革進入了第三個階段。那一年,國務院國有資産監督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國資委”)成立,國務院體改辦并入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之後更名為“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以下簡稱“發展改革委”)。自那以後,除了國有銀行及其他金融機構在引入戰略投資者後成功上市外,改革失去了原來的勢頭。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