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請别滿腦子想着接單

請别滿腦子想着接單

時間:2024-10-26 02:49:50

張書樂本刊特約撰稿人今年以來,市場上談到O2O,出現最多的幾個詞,是倒閉、裁員、合并、抱團取暖。如果對O2O的認知還停留在懶人經濟上是不夠的,不斷優化線下服務鍊條、尋找生活服務的全新跨界等,尋找到傳統産業的縫隙并進行升級才是生存之道。

懶人經濟從不存在,接單紅利已經完結

曾紅極一時的“互聯網煎餅”黃太吉關閉了大量線下門店,瀕臨破産;亞馬遜曾投資2000萬美元的上海本地生鮮電商平台“美味七七”也宣告倒閉;主打水果、生鮮等年輕人高頻消費産品的愛鮮蜂陷入裁員風波;号稱玩轉懶人經濟的互聯網洗衣e袋洗亦傳出北京地區裁員60%的不确定消息……一個個曾經被看做是O2O行業典範和标杆的企業,接二連三地進入了陰影區,生鮮、外賣、生活服務等多個O2O入口咋就都出“事故”了呢?

每一個O2O都有自己遭遇生死劫誘因:愛鮮蜂據稱是融資受阻;關閉所有線下門店的天天果園,則是事關生鮮配送的一整套冷鍊體系還無法完善;還有一大批O2O則因補貼模式難以為繼黯然退場。

誘因或許千奇百怪,其實問題還是出在根子上——對O2O的認知還停留在懶人經濟上,總以為最忠誠客戶就是那些住在樓上、懶得下樓的“懶人”。更進一步的認識,也隻是把潛在用戶瞄準到對服務品質要求高、對品類特色更精細的白領身上。

在O2O的實際戰法上,也一直停留在簡單的人口紅利争奪戰上,利用O2O的互聯網入口,讓自己的服務無限延伸範圍,跳出傳統地面實體店隻能在5-10公裡的範圍内發展的局限。早期O2O的發展,就是成功地從實體店口中搶食吃,或者把衆多實體店變成了自家的加盟商,形成了所謂的繁榮。

正如經曆了千團大戰的新美大CEO王興所說,這是“很薄的互聯網化”,主要還是線上引流,也就是幫助商戶做營銷,做整個産業鍊最後的那一小段。

别想着怎麼切水果,多想想怎麼種水果

曾經有過一個關于O2O的極端案例,鹽城某酸菜魚店因為美團團購訂單過多,因無法臨時調整折扣,最終虧損并破産。在很多人看來,這恰恰意味着,O2O的需求在那裡,隻是開發市場的姿勢不對。

這其實還是切水果的思維,想着如何把一些現成的生活服務連上網,在O2O平台更好地接單之下,擴大供給和覆蓋。在這種思維下,O2O們普遍認為,現在的問題主要在于線下服務配合不到位,如生鮮的冷鍊物流、外賣的餐點太密集送貨難及時……

這樣的思維依然停留在成功接單方面,缺少把水果切得更好的思維。如百度在2016年的百度聯盟大會就試圖勾畫出一副由算法、計算能力、大數據三大闆塊組成的人工智能地圖,利用從搜索引擎和O2O業務沉澱下來的大量數據資源,來優化自己從外賣、票務以及其他的O2O服務。

但真正的大道則并非“搜素引擎優化”那麼簡單。反之,應該的路線有二:其一是優化現有線下服務的鍊條。如某烤鴨O2O項目金百萬,就和烤箱企業合作,把烤鴨的流程變成了算法,目前烤鴨的人工成本是原來的1/7,簡言之,通過技術升級來打敗還在傳統方法裡轉悠的老式實體店。其二是尋找生活服務的全新跨界。如正悄然興起的醫療O2O,目的就是借公立醫院改革的破冰縫隙,用小而美、專而垂的方式進入O2O,并接入更多民間醫療資源。

其實,上述兩條路,風向都是“無中生有”和忘記“互聯網+”,找到傳統産業的縫隙,進行升級,而非簡單的接單。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