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黃陳宏 戴爾數字化生态

黃陳宏 戴爾數字化生态

時間:2024-10-24 07:53:38

合并後營收達740億美元的戴爾科技集團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私人IT企業。

1972年,在一次家庭聚會的大巴上,諾伊斯把一片晶元舉過頭頂,向車上所有的親戚說:“它将改變世界,完全颠覆你們的家。未來你們甚至不需要現金,一切都将是電子化的。”

諾伊斯與戈登摩爾在1968年創立了一家名為“摩爾-諾伊斯電子公司”的企業,後來,這家公司改名為英特爾。神奇的是,随後幾十年,摩爾定律幾乎成為IT發展的一條鐵律。

諾伊斯家庭聚會的12年後,正如他所料,計算機的成本和芯片的計算能力都出現了巨大的變化。一名來自德克薩斯的小夥兒因為認識到電腦将成為20世紀最重要的工具并立志在PC領域有所建樹而中途退學。彼時的邁克爾·戴爾年僅19歲,以他的名字創立了戴爾公司。而在此之後,新技術不斷沖擊着那些曾經一成不變的經典理論。

“戴爾公司的使命是讓所有人都用得起計算能力。”戴爾全球資深副總裁、大中華區總裁黃陳宏博士在2016年戴爾科技峰會上表示,“有數據預測,未來15年計算能力将提高1000倍。屆時複雜的計算将變得簡單。”

計算能力的快速提升讓企業和行業的商業模式面臨變革,有統計稱,未來10年内40%的财富500強公司将不複存在,而目前戴爾對4000名客戶的調查顯示,有48%的公司根本不知道3年後行業會成為什麼樣。

無論對其他企業還是戴爾公司,順應數字化變革趨勢是必然選擇。

在2013年,邁克爾·戴爾宣布,公司完成私有化并加大轉型力度,随之而來的是不斷投資和收購。2015年,戴爾公司斥資670億美元收購EMC公司,2016年9月整合完畢後,戴爾公司更名戴爾科技集團(DellTechnologies),除戴爾公司傳統的IT業務外,還包括EMC、Virtustream、SecureWorks、VMware、Pivotal、RSA等6家公司,業務覆蓋高端存儲、雲計算、IT系統安全等各個方面。“與EMC合并後,我們是業界唯一的端到端IT雲計算解決方案供應商,從客戶端到數據中心。”黃陳宏說。合并後營收達740億美元的戴爾科技集團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私人IT企業。

從支撐到決策

“如果以往IT做不好,可能是比别人走得慢一些,現在IT做不好,企業可能就沒了。”一位保險公司首席信息官這樣告訴《英才》記者,這也代表了當下金融機構以及更多傳統行業企業所面臨的焦慮。

“數字化轉型不隻是IT行業的事情,傳統行業存在同樣的問題,不轉型就跟不上。”黃陳宏在接受《英才》記者專訪時開門見山。在上世紀20年代,财富500強企業的平均壽命是67年,如今隻有15年左右。

他将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原因歸結于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大數據的應用——數據挖掘與積累讓智能化分析成為可能;第二是計算能力的提高,使運用、分析這些數據成為可能,技術将越來越智能化。

因此,黃陳宏認為,IT對于傳統企業來說,正在從一個支撐系統變成決策依據。換言之,企業的領導人隻有通過IT系統對數據的分析,才能進行決策。

無疑,這對于傳統企業的決策流程和決策方式構成了重大沖擊,在上述戴爾客戶調查中,有78%的公司都非常擔心完全數字化的公司對其自身構成的挑戰。

麥肯錫曾經對全球企業的數字化程度進行過評估,評分最高為83分,最低為零分,平均分數為33分。評判企業數字化程度的指标包括:業務模式數字化轉型、數字化人才投入、IT系統在數字化過程中的作用、持續創新能力以及是否能做到“實時”的企業。業界認為,如果數字化程度低于平均水平,未來2-3年内要麼被淘汰,要麼企業被迫轉型。

黃陳宏舉了一個例子,就是谷歌收購的一家智能家居硬件公司Nest,後者是一家室内溫度控制器公司,通過與谷歌在互聯網領域資源的整合,這家公司正在颠覆傳統工業能效管理巨頭。這種跨界、“降維”式的打擊在數字化時代随處可見。對手可能并未在視距内,但卻對企業乃至所處行業構成了巨大威脅。

“技術變化太快,商業模式也變化太快。”黃陳宏感歎到,“站在我們的立場上,現在解決方案也成熟了,數字化轉型是不可逆轉的趨勢。企業應該順應這個趨勢,無論是制造,還是傳統工業,都能發展到一個新高度。”

在大中華區市場,戴爾中國4.0戰略也随着集團整合的逐步完成而深入推進。按照黃陳宏提出的戰略,目前包括資金投入、創造就業、創新投資、與中科院合作研發等目标都已經出現實質性進展,與中科院自動化研究所共同研發的人工智能平台“諸葛·深知”正是為了順應中國企業在數據處理方面、運算方面的需求。

據黃陳宏介紹,考慮到大中華區業務的複雜性,戴爾與EMC暫時不進行業務整合。

黃陳宏如果數字化程度低于平均水平,未來2-3年内要麼被淘汰,要麼企業被迫轉型。

多元化的必要性

技術的快速疊代對于組織管理的要求也發生了較大變化,以往多層級,複雜的管理條線不得不轉變成扁平化的快速反應組織形态。同時,為避免同類思維帶來的“盲區”,企業内部多元化程度也正在影響着其未來“破壞性創新”發生的幾率,戴爾公司發現,在順應數字化變革帶來的快速疊代,多元化對于其自身發展至關重要。

人們樂意将獨特“生态系統”看作是互聯網時代優秀企業的特征,而生态系統實際上并不止于業務層面,企業内部的人、文化生态似乎對創新與變革更為重要。

戴爾亞太及日本地區多元化和包容性主管古淑芬(SophieGuerin)告訴《英才》記者,目前戴爾企業價值觀得分是91%,行業平均水平是78%。邁克爾·戴爾多年以來一直推動建立多元化的企業家精神。

為此戴爾特别在内部設置了員工資源小組(ERG),通過将不同興趣和特點的員工組建成一個

類似于企業内部社區的組織,來提升企業對不同類型員工的關注。在全球範圍内,戴爾共設立了11個ERG,戴爾的高管作為一些ERG的主管領導(被稱為支持者),也會經常參加ERG的活動。黃陳宏就是其中之一的ERG--GenNext的亞太區主管領導。

“我們并非将全球的ERG策略複制粘貼在亞太地區就行了,而是要根據當地的情況進行一些調整。”古淑芬說。

據她介紹,ERG項目提高了戴爾員工的留存率,員工能夠更加投入工作,這不僅是對于戴爾,對于任何一家轉型過程中的企業來說,統一的價值觀無疑都将減少變革過程中的阻力。

“第一是思想的轉變。”正如黃陳宏在總結數字化轉型時所言,再是想清楚業務發展、站在競争的制高點以及企業流程改建。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