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抱樸守拙 行穩緻遠

抱樸守拙 行穩緻遠

時間:2024-10-23 11:47:33

江陰城圖景。攝影顧強

改革開放40年,江陰探索中國特色工業化道路同樣40年。這40年,一是企業家堅守實體經濟主陣地,二是政府重視實體經濟、創新體制機制保障關鍵要素供給。對于正面臨爬坡過坎重任的中國制造業來說,這兩大啟示彌足珍貴。

企業家堅守實體經濟主陣地

專注實業的企業家精神,是江陰實體經濟活力四射的重要源泉。企業家精神是推動經濟增長最根本的因素,企業家群體的實業偏好程度會對區域實體經濟發展水平産生重要影響。

作為近代民族工業和改革開放後中國特色工業化道路的發祥地之一,江陰孕育的企業家群體更加偏好在實體經濟領域以競争求生存、向市場要效益。改革開放初期,江陰社隊企業(1984年後稱為“鄉鎮企業”)發展中倡導的“為農業服務、為城市服務、為外貿出口服務、為人民需求服務”,本質就是圍繞各類市場需求發展實體經濟。專注實業的企業家群體偏好,讓江陰創造了從20世紀80年代鄉鎮企業異軍突起,到90年代規模企業獨領風騷,到本世紀初資本市場“江陰闆塊”聞名全國,再到如今各類500強企業集群發展的實體經濟發展奇迹。

近些年來,即使面對國際市場增速放緩、國内宏觀經濟持續下行、部分地區經濟“脫實向虛”發展的艱難挑戰,江陰企業家依然堅守“實業為本”之道,專心緻志做強做精實業。

以資本市場的“江陰闆塊”為例,在國内A股上市的32家江陰上市公司中,除江陰銀行之外,其他31家實體經濟上市公司的短期投資(包括可供出售金融資産、持有至到期金融資産、交易性金融資産、衍生金融資産和投資性房地産等5類)占企業總投資的比重,均顯著低于國内同行業平均水平。在競争對手投資趨向短期化、業務趨向金融化的背景下,江陰實體經濟中的領軍企業抱樸守拙、潛心主業,或是通過優化工藝流程和生産技術、提升産品質量,或是将新興技術與傳統産業融合、實現産品升級,或是整合産業鍊資源、引領産業發展模式變革,從而在激烈的市場競争中脫穎而出。

當然,企業家精神的核心是應對、引領新趨勢,江陰企業家群體堅守實體經濟,絕不意味着罔顧大勢一味困守傳統制造業,而是積極擁抱實體經濟發展新趨勢。

在新工業革命方興未艾的背景下,近些年,江陰企業家乘勢而動,以制造業為核心,以智能制造、綠色制造、服務型制造為引領,率先整合全球資源,搶占新興産業制高點,不斷推動江陰制造由大變強。

政府創新體制機制保障關鍵要素供給

對于中國而言,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不能一蹴而就,需要經曆一個較長的過程。在市場化轉型進程中,政府的角色需要适時調整,其目的是通過改革生産關系,使關鍵要素供給能夠得到充分保障,從而最大限度促進生産力的發展。

改革開放40年來,江陰精神中“人心齊”的優良品質,讓江陰曆屆黨委政府能夠為保障實體經濟發展所需的關鍵要素供給而不斷改革創新。

改革開放初期,工業發展面臨的最大難題是資本短缺。作為蘇南模式主要發源地的江陰,政府特别是鄉鎮政府積極參與辦企業,通過集體積累與私人積累相結合的方式,在相當程度上解決了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體制轉型和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轉型初期普遍面臨的資本短缺難題。就當時的工業發展而言,産品市場競争并不激烈,勞動力、土地等要素供應充足,但資本十分短缺。在此背景下,1983年,江陰提出了發展社隊企業“思想更解放一點,改革更大膽一點,工作更紮實一點”的工作要求和“扶持、規劃、指導、促進”八字方針,從行政上加強管理、經濟上促進聯合、技術上全力支持、渠道上積極疏通,在企業内部推行“利潤包幹、超收分成”的經濟承包責任制;1984年,江陰進一步提出,把農業聯産承包的成功經驗帶進鄉鎮企業,推廣“一包三改”(在推行經濟承包責任制的同時,改幹部任免制為選聘制,改固定工制為合同工制,改固定工資制為浮動工資制)做法。這些改革創新舉措,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資本積累不足的難題,從而有力推動了社隊企業快速發展。

20世紀90年代中期,在産品市場由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轉變後,企業發展面臨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加,集體所有制下企業家受到了較多束縛,這成為工業發展的最大短闆。1995年,江陰出台《關于進一步深化企業改革的意見》等文件,因時制宜大力推動鄉鎮企業産權制度改革工作;1997年,江陰制定實施《關于全面推進鄉鎮企業改革的意見》等政策,明确了“大型企業集體控股上水平、中型企業多方參股增活力、小型企業拍賣轉讓搞民營”的改革思路,堅持改制形式的多樣性、改制政策的統一性和改革工作的配套性,打響了鄉鎮企業産權制度改革攻堅戰。這些改革舉措,為突破傳統蘇南模式下鄉鎮企業發展初期普遍存在的産權模糊、政企不分、經營短期化等瓶頸制約發揮了重要作用。産權制度改革從根本上解除了模糊的集體産權對企業家的束縛,極大地激發了企業内生發展動力,為江陰制造業參與全球競争建立了激勵相容的産權基礎。

進入新世紀後,特别是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作為中國制造業發展排頭兵,江陰制造業向創新驅動模式轉型面臨的最大障礙是高層次人才等創新資源不足。為優化區域創新生态,近些年來,江陰以“專利+标準+品牌”的知識産權戰略推動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不斷提高,以“孵化器+加速器+産業園”的新型模式健全區域創新體系,以“政策+項目+服務”的集聚效應構築科技創新生态系統。良好的區域創新生态,吸引了大量高層次人才聚集江陰創新創業。目前,江陰擁有各類高層次人才1.26萬餘人,建立了各級院士工作站45個,共有近700多個創業團隊在各類科技孵化器、加速器創新創業。特别是,江陰近年來引進7名諾貝爾獎得主,設立5個諾獎得主研究院。掌握全球領先技術的尖端人才的加入,已成功助力江陰企業切入新興産業領域并赢得競争先機。例如,2013年,江陰貝瑞森生化技術有限公司與1982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本特·塞缪森教授合作共建“本特·塞缪森生命科學中國(江陰)研究院”,通過與瑞典烏普薩拉大學和卡羅林斯卡醫學院共同開展海洋蛋白質産業創新,讓企業得以成功進入全球生物醫藥産業前沿創新領域。

實體經濟是國民經濟的根基,是國家強盛的支柱,其中制造業又是實體經濟的骨架。總結長期位居中國工業百強縣(市)第一位的江陰改革開放40年來發展實體經濟的經驗,可以發現:激發企業家堅守實業、開拓創新的精神,通過改革體制機制确保不同發展階段所需要的關鍵要素資源供應得到充分保障,是實體經濟長盛不衰的兩大“法寶”。這就是江陰經驗對于推動國家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啟示。

(本報道作者系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研究員)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