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走進企業,看“江陰制造”

走進企業,看“江陰制造”

時間:2024-10-23 11:46:03

“人心齊、民性剛、敢攀登、創一流”。在江陰采訪的路上,這句話一直在萦繞耳邊。改革開放40年的風浪中,是強烈的危機意識、準确把握政策和敏銳洞察市場的能力幫助江陰企業揚帆遠航。這些企業,大至中國500強的上市公司,小至數十人的初創團隊,共同構成了江陰以制造業為主的經濟肌體。

2018年7月,海瀾飛馬水城夜景。海瀾飛馬水城位于江陰市新橋鎮,是海瀾集團打造的大型馬文化綜合旅遊項目,集馬術訓練、馬術表演、馬術賽事、馬文化展示及休閑度假為一體。攝影秦斌/人民畫報

雙良集團低碳産業技術研究院院長吳剛。他認為,民營企業打市場,一是要赢得客戶的認可,二是要靠技術研發的突破。攝影秦斌/人民畫報雙良集團:騎在“虎背”上前行

今年6月,陝西麟遊縣的一家火電廠内,170.5米高的“鋼巨人”巋然成形。這是全世界首例鋼結構“煙塔合一”項目,集成了大型火電站煙囪與鋼結構間接空冷塔。這座間冷鋼塔既通風又排煙,不僅為火電廠節省了2000多萬元投資,還能有效降低煙氣中的污染物濃度。

這套環保設施的“締造者”——雙良集團位于距離陝西千裡之遙的江蘇省江陰市。1985年,雙良集團早早打響名聲,成功研發擁有自主知識産權的溴化锂制冷機,破除跨國公司對制冷行業的壟斷。在大型中央空調産業如日中天之時,雙良集團轉而開拓節能環保領域的新市場,近年又實現了從賣産品到賣系統、賣服務的戰略轉型。

經過30餘年探索,雙良集團成功開發了溴化锂吸收式中央空調系統、工業餘熱回收系統、空冷節水系統、冷熱電聯供系統等多項節能、節水、環保系統,并在國内外投入使用。上海迪士尼樂園、北京火車南站、意大利米蘭裡納特國際機場,都是雙良集團生産的“冷、熱、電、壓縮空氣”四聯供分布式能源中心的用武之地——通過真空換熱技術,充分利用每一份能源,減少二氧化碳排放。

雙良集團技術創新的核心支撐是由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和技術部組成的三級研發體系。2015年,雙良集團又設立低碳産業技術研究院。據研究院院長吳剛介紹,研究院是公司轉型升級的推動器,主要負責減排項目、綠色環保領域的新技術、新産品的研發應用和人才培養,開展對外合作和戰略研究。

在吳剛看來,民營企業打市場,一是要赢得客戶的認可,二是要靠技術研發的突破。“不突破就沒有優勢。”吳剛說,公司采取了多項激勵政策推動科研創新:科研資金優先于生産流動資金;失敗不追究,成功給重獎;内部科研項目招标制;獎金與成功産品銷售利潤挂鈎。

由于江陰本地高等院校較少,企業發展需要彙聚全國人才。在雙良集團,八成管理人員來自外地。低碳産業技術研究院也彙聚了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同濟大學、中科院、吉林大學等衆多高校和科研學術機構的研究生。吳剛笑稱:“我是這兒年紀最大,學曆最低的。”

吳剛本科畢業于上海交通大學力學專業。1998年,他在雙良鍋爐公司開啟了職業生涯。自2005年始,他先後擔任海水淡化、換熱器等多個項目的總經理。“這些項目不一定都能成功,我們也幹砸過,但公司給了試錯的機會,敢于讓我們嘗試。”

吳剛知道,年輕員工隻有在實踐中才能不斷成長,總會多給他們參與技術創新項目的機會。

在研究院,吳剛常常扮演“教練員”的角色。他習慣每天上班的前15分鐘召集成員讨論工作——隻談問題和解決方案。吳剛也會給研究院的同事推薦各類書籍,鼓勵他們分享讀書心得。“我希望他們能建立完整的認知體系,成為複合型人才。”

最初加入雙良集團,吳剛的想法很樸素。“就是覺得在企業裡很充實,有事幹、有錢賺。”回望過去20年,吳剛說,公司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和足夠的機會,都是不斷汲取經驗,一步步成長起來。

吳剛回憶道,公司曾為一家客戶生産17台設備,恰逢新一代機組測試成功,新機組不但壽命長,還能節電40%,時任雙良集團董事長(現任集團董事局主席)的缪雙大決定把這批産品都“割掉”,換成新産品發給客戶。公司雖然因此損失了1000多萬元,但在行業内樹立了口碑,随之而來是上億元的大訂單。“當時公司内部也有反對的聲音,但這是一種企業家精神和長遠眼光的體現——我們就是要給客戶最好的。”

這家始于1982年的村鎮小企業如今已跻身中國500強,世界500強企業中有300多家是它的合作夥伴。回顧其成長軌迹,“居安思危”的理念貫穿始終。正如缪雙大所說:“如果企業不堅持創新,就要被同行淘汰,被市場抛棄。所有民營企業都是騎在‘虎背’上,而不是馬背上,隻有奮勇向前一條路可以走。”普萊醫藥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陳育新。他說,國家和地方的政策支持,推動了創新藥的研制。攝影秦斌/人民畫報陳育新:做中國的創新藥

從2008年到2018年,“海歸”博士陳育新創立的普萊醫藥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普萊醫藥)從孵化器、加速器走到了産業園。用他自己的話說,“我們在江陰打了‘通關’”。

陳育新是吉林長春人,獲得吉林大學生物化學碩士學位後橫渡太平洋,在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攻讀生化博士學位,畢業後前往美國科羅拉多大學醫學院做博士後。留學期間,陳育新跟随導師從事多肽藥物研究,并且獲得專利。他的導師羅伯特·斯坦利·霍金斯是美國多肽協會前任主席,是全球最頂尖的生物化學科學家之一。

在北美的第9年,陳育新産生了将科研成果産業化的念頭。當時,他已經掌握世界上最先進的多肽藥物研發技術,一心想讓多年的科研成果走出實驗室,成為市場上的産品。“國内濫用抗生素的問題比較嚴重,而多肽類藥物直接破壞病原體細胞膜,不易産生耐藥性,是一種抗感染的新藥,恰好可以替代現有抗生素。”陳育新認為,中國醫藥研發人員的儲備已經達到不錯的水平,創業成本比美國低,于是決定回國做研發。他前後考察了多個城市,江陰市政府打動了他的心。“那時江陰正好在做産業大轉型,對生物醫藥産業的支持力度大。這邊政府做事有魄力、務實,承諾兌現快。”

創業之初,江陰為其提供了300萬元的資金支持,普萊醫藥最早落戶在百橋國際生物科技孵化園,園區提供了幾百平方米的實驗室給陳育新的創業團隊免費使用。

“這邊政府工作人員服務意識強。當時園區管理辦公室在1樓,我們在11樓,他們經常過來聊天,很多事情當場就能解決。”陳育新回憶道,“剛來的時候,江陰沒有醫藥産業基礎,我們都找不到化學藥品在哪買。政府都幫你找,真心實意地幫你。”

創新藥周期長、風險大。據陳育新介紹,在美國,一個品種的創新藥,抛開前期基礎研發不算,要拿到新藥證書,從臨床前動物實驗到一、二、三期臨床實驗,一個完整周期大約需要15年,花費大約10億美元。

2014年是他最難熬的一年。“那時候臨床實驗做完了,數據打包放在藥監局,但新藥審批仍排着長隊。”公司資金緊張,急需融資,陳育新幾次自掏腰包給員工發工資。在最困難的時候,江陰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入股,江蘇省财政也入股,公司原有的股東也增資,靠着多方共同努力,陳育新和普萊醫藥渡過了難關。

目前,普萊醫藥最快的一個創新藥品種已經走到二期臨床實驗,投入超過1億元人民币。此外,普萊醫藥還有四個品種的創新藥也處于研發階段。不過,陳育新對創新藥品的預期十分樂觀。普萊醫藥還開發了20種審批周期較短的消殺類産品,預計今年銷售收入可以超過2000萬元。

陳育新說,做企業後每天都在解決“麻煩”,公司發展越好,“麻煩”反而越多。“公司目前還沒有很好的銷售業績,怎麼說服投資人是個問題。我們是小公司、新産品,消費者不熟悉,但我們也沒錢打廣告。銷售隊伍已經改革了三次。不少部門現在還缺人。”盡管如此,他對創新藥的未來充滿信心,并表示公司總部會一直留在江陰。

近年來,國内的醫藥工業正在經曆大變革,國家也越來越重視創新藥的研發。普萊醫藥連續拿到“十二五”“十三五”重大新藥創制專項,去年獲得了國家給予的1000萬元科研資金。

陳育新說:“從國家到地方,都在支持我們。對我們從事醫藥工業的人來說,這是最好的時代。能夠研發創新藥,能夠讓更多的人受益。”法爾勝泓昇集團黨委副書記劉印。攝影陳烨/人民畫報劉印:法務助推企業發展

劉印,法爾勝泓昇集團黨委副書記,分管公司的黨建、法務及人力資源的相關工作。2012年之前,他作為法爾勝泓昇集團公司律師事務部主任,參與了其在法爾勝泓昇集團19年中企業發展所需的法務工作。

見證了法爾勝集團成長曆程的劉印,深知企業法治建設的重要性。“企業的法治建設,能夠幫助企業将發展風險降到最低。而這種良好的守法經營,還能夠獲得的是政府、合作夥伴及員工的信任。”在他看來,企業作為國家法治建設的一個小單元,其内部的法律意識建設、法務部門設置,對企業、對社會都是利好的方面。

1993年,法律系本科生劉印大學畢業。在當時國家出台的畢業生就業雙向選擇的政策下,東北人劉印來到了江陰。有人推薦他去江陰鋼繩廠(法爾勝前身)。而擁有當時江陰最高大樓的江陰鋼繩廠,也讓劉印充滿了向往。

1990年,江陰鋼繩廠第一次實現了鋼絲繩出口。之後,鋼繩廠的涉外業務也逐漸增多。1991年,鋼繩廠廠長周建松與比利時公司進行合資談判時,發現對方始終有律師陪同并給予專業建議。周建松就想,自己的公司什麼時候也能做到這樣。

當法律系畢業生劉印踏進鋼繩廠時,周建松便果斷地将他留了下來。由此,劉印也正式開啟了法爾勝泓昇集團的企業法律事務工作。

企業法律事務工作,面大量廣。企業應收款,專利、商業秘密保護,勞動合同糾紛,合作協議糾紛等訴訟業務;企業改制、反傾銷、合資談判等非訴訟業務,都需要公司法律事務部提供材料與意見。劉印說,公司律師事務部就是根據企業的發展為企業提供專業的法律意見,把控企業法律風險的部門。“比如,律師事務部通過法律手段,維護公司知識産權,包括專利、商标等不受侵犯。又比如,公司律師事務部會經常與下屬子公司對員工的勞動保護等法律事項進行溝通交流,确保企業與員工之間勞動關系的合理合法。再比如投資建廠,如果新廠與跟化學物品有關,那律師事務部會根據國家的《環保法》提醒子公司關于‘三廢’的排放标準。”

如今能夠生産先進光纖光纜,并為韓國仁川大橋、中國港珠澳大橋等橋梁提供大橋纜索的中國500強企業法爾勝泓昇集團,源于20世紀60年代的麻繩廠。20世紀70年代,麻繩廠轉型為鋼繩廠,90年代實現了上市,也成為江陰市第一批上市公司之一。

劉印說,自1995年公司設立企業法律事務機構後,企業發展的每個階段,公司法律事務機構都在做着不同的重點工作。20世紀90年代初,公司大面積建設合資企業之時,公司法律事務機構的主要業務在于參加談判及合資法律文件的起草與把關;1999年,公司法律事務機構與公司其他部門配合,完成了法爾勝上市所需要的所有基礎資料的整理與提供,上市後的法爾勝,律師事務部主要工作落在了企業合同審查上;2010年以來,随着集團業務的多樣化及對外合作的深化,企業應收款清收、流程與制度改造、對外重大合作項目的合同審查成為重點。

劉印說,25年的企業法務工作讓他明白,企業最重要的就是守法經營。違法經營觸碰法律底線,造成不良社會影響,也會産生巨大的違法成本。這種違法成本會讓企業迅速消失,也就談不上後續發展。

于1995年成立公司法律事務機構的法爾勝,是江陰第一個成立公司律師事務部的公司。如今,江陰已有十幾家企業設置了法律事務機構。2017年,江陰市企業法治工作協會成立。成立伊始,協會便承擔了三個“一百”的任務:十年之内,幫助江陰市一百個企業建立内部法律服務機構,培養一百名高端企業管理人才,為一百家中小創企業提供法律咨詢服務。

蘇通大橋,是當前主跨排名世界第二、中國第一的斜拉橋。大橋的272根斜拉索均由法爾勝制造,最長的斜拉索達到577米。法爾勝泓昇集團供圖陽光集團:國際标準誕生記國際标準化組織/紡織品技術委員會(ISO/TC38)國際秘書處秘書長許勇(左),與全國紡織品标準化技術委員會毛精紡分會秘書處秘書長楊海軍。攝影陳烨/人民畫報

陽光集團産品陳列室展示的高檔晚禮服。攝影秦斌/人民畫報

2018年7月,陽光集團的生産車間内,工作人員在縫制西服。攝影秦斌/人民畫報

2018年7月,陽光集團的生産車間内,工作人員将做熨燙平整的西服挂起。攝影秦斌/人民畫報2015年9月3日,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戰争勝利70周年的盛大閱兵式在天安門廣場舉行,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英姿感染了電視機前的億萬觀衆。在這些觀衆當中,江蘇陽光集團的員工感到格外自豪,因為三軍儀仗隊的禮服和軍樂團的演奏服正是由他們量身定制的。

坐落在江陰市新橋鎮的陽光集團是全球最大的毛紡生産企業和高檔服裝生産基地。2017年,陽光集團的銷售收入達到380.8億元,但在集團辦公大樓裡卻有兩家“不營利”的機構——國際标準化組織/紡織品技術委員會(ISO/TC38)國際秘書處和全國紡織品标準化技術委員會毛精紡分會秘書處。

1998年入職的許勇是陽光集團最早參與申請承擔ISO/TC38國際秘書處的員工之一,也是現任秘書長。随着國内紡織技術不斷增強,中國從采納、引用國際标準到參與修訂和制定國際标準,許勇感觸很深。

20世紀90年代,陽光集團已在國内市場上脫穎而出,率先從生産向科研轉變,因着眼海外市場,早早開始關注紡織品的國際标準。2007年正值全球紡織加工産業從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轉移,當時ISO/TC38國際秘書處設于英國,英國由于國内缺乏紡織行業支撐,提出停止承擔國際秘書處的工作。得知此消息,陽光集團迅速向國家标準化委員會(國标委)提出申請,國标委繼而向國際标準化組織中央秘書處提出申請。

國際标準化組織秘書長阿蘭·布萊登曾親自來陽光集團考察,先進的毛紡技術、良好的辦公條件和工作人員流利的英語令他印象深刻。許勇說:“當時恰逢ISO采用新戰略,鼓勵發展中國家參與,鼓勵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聯合工作,也鼓勵企業參與修訂國際标準。”國際标準化組織全球投票的結果是,中國和日本共同負責承擔ISO/TC38國際秘書處的工作。

2008年4月,國際秘書處正式移交。2007年之前,中國在ISO/TC38下設的行政機構中參與度為零,但目前已有7家企事業單位承擔了相關行政工作,包括設于陽光集團的國際秘書處,以及秘書處下轄的3個分技術委員會和直接領導3個工作組。2007年,全國還隻有2人參與到ISO/TC38中,而目前已有40多名技術專家、工作組召集人、秘書和秘書助理等正式注冊。

ISO/TC38現有29個成員國和46個觀察員國。國際秘書處的日常工作主要是管理分技術委員會、工作組等行政工作以及國際标準的自修訂工作。許勇和他的同事負責把工作組的新提案放到網上,供ISO/TC38的全球成員投票。提案立項後會經曆5個階段,每個階段秘書處要組織投票,搜集、整理反饋。

楊海軍在陽光集團工作了20年,對羊毛、毛球、毛紗到産品的檢測十分在行。2008年,全國紡織品标準化技術委員會将毛精紡分會秘書處設在陽光集團,楊海軍承擔了秘書長的工作。他和許勇平日交流頻繁。他們都認為,參與行業标準工作對中國和世界的紡織行業發展是互利的。楊海軍說:“我們可以及時了解到國際标準的變化,掌握和發展相關技術。國内有好的做法,我們也可以申請成為國際标準,與更多國家的紡織企業共享。”

據許勇介紹,2007年,中國僅有1項紡織品标準在國際标準中體現,目前已經達到28項,其中17項已經正式發布,另外11項還在自修訂過程中。

陽光集團是中國第一家承擔國際标準化組織秘書處的企業。許勇和同事經過多次培訓,在和國際标準化組織中央秘書處的反複溝通中,摸索出一套适合中國參與國際标準工作的經驗。這項開路之舉也給國内其他行業參與國際标準化組織的活動提供了示範。這些年,他們接待過各行各業前來學習交流的企業代表。

許勇說:“我們希望能讓其他領域的企業也積極參與國際标準工作,帶來更好的國際影響。”

煉特鋼的年輕人江陰興澄特種鋼鐵有限公司特闆事業部厚闆分廠員工魏銘超。攝影秦斌/人民畫報

江陰興澄特種鋼鐵有限公司棒材事業部二煉鋼分廠員工趙雅。攝影秦斌/人民畫報“車間裡冬天很舒服,就像北方開了暖氣一樣,但夏天就成了‘蒸籠’。”在江陰興澄特種鋼鐵有限公司(興澄特鋼)的特闆事業部厚闆分廠,一塊塊火熱發亮的鋼闆在軋機裡進出,陣陣熱浪撲面襲來,魏銘超沒走幾步,衣服已被汗水滲濕。

27歲的魏銘超畢業于江陰職業技術學院,實習半年後,在2010年底正式成為興澄特鋼的職工。從質檢員到安全員,魏銘超一直在生産一線。現在,台賬檢查、現場安全檢查是他的日常職責。

“安全無小事。”在煉鋼廠,一旦發生設備起火等安全事故,人員受傷、工廠停産,後果将非常嚴重。據魏銘超介紹,興澄特鋼建立了公司、分廠、班組三個層面的安全培訓,每人每月要完成72學時。對他而言,一年到頭生産順利、工人安全,會很有成就感。魏銘超說:“工作,最重要的就是找到樂趣和自己的價值。”

魏銘超所在的厚闆分廠共有453名員工,在轟隆聲不斷的車間裡,卻很少見到工人的身影。自從廠區進行生産智能化改造後,生産設備也更加先進,大部分工作都可以在調度室完成,工人的勞動強度明顯減輕,也不用像過去那樣時刻戴着耳塞、口罩和噪聲、粉塵“作戰”。

棒材事業部二煉鋼分廠的趙雅對此頗有感觸。趙雅的母親是退休的配電工人,曾對她說起過去生産節奏緊張時上夜班的情形。“配電間裡數不清的按鈕,以及各種閘,全靠人工操作,真的很累。”

趙雅今年30歲,在分廠從事人事、工會和團委的工作。趙雅日常工作的大部分時間都用來解決工人的訴求。大大小小的疑問和困難,工人都會聯系她。

不過,趙雅更喜歡面對面交流,“這樣能更好地了解一線的情況。”趙雅說,“要關心的問題有很多。員工心理狀态有沒有異樣?回家的休息能不能保證?廠裡送涼意的物資夠不夠?食堂的口味合不合适?比如夏天,工人流汗多,食堂的飯菜鹽分就要多放一點。”

組織職工活動也是趙雅的重要任務,從年頭到年尾。據趙雅介紹,“員工講堂”會請早期入職的大學生給新大學生傳授經驗,“彩虹課堂”會請外面學校的老師給員工講課,分廠還會安排班組進行崗位技能比賽,以賽代訓。平日裡,遊泳、乒乓、足球、籃球、棋牌等比賽也經常舉行。

“煉鋼是特殊工種,有時會有幾百噸的大物件吊運,輻射、煤氣造成的安全風險也會有。因此,現在确實比較難招到年輕人。”但在趙雅看來,興澄特鋼的員工福利和人才培養機制仍然很有吸引力。“除了五險一金,公司會繳納企業年金,發放住房補貼,并給大學生提供宿舍。人才培養方面,公司采用以師帶徒、輪崗實習及定向培養相結合的方式,讓員工全方位成長。員工也有機會參與創新攻關項目,中層領導和技術專家會直接指導。”

據興澄特鋼黨委副書記郏靜洪介紹,公司早年引進的人才多,現在自己培養的人才多,主要是通過給員工提供充分的職業晉升通道,合理運用考核機制,激發員工的動力。

“我們會幫員工做3到5年的職業規劃,每年都有記錄。”趙雅自己也有一個記錄本,上面寫着每個月的計劃、目标和反饋。入職8年,趙雅的工作不斷增加,也自覺責任更加重大。“我從小比較開朗,喜歡跟人交流。能幫人解決困難,領導和同事認可我,其他部門的人也認可我,還是很開心的。”

在興澄特鋼濱江廠區内,“做全球最具競争力的特鋼企業”的橫幅醒目地懸挂着。每年,這裡會迎來80到100名大學畢業生,融入這個龐大的特種鋼材生産隊伍。他們的智慧和汗水會凝聚在數百萬噸的高檔軸承鋼、齒輪鋼、彈簧鋼、連鑄合金大圓坯、簾線鋼、特厚鋼闆、海洋工程鋼、高壓鍋爐管鋼、油田用鋼、風電用鋼等産品,從興澄10萬噸級長江專用碼頭出發,運往國内各地以及全球60多個國家和地區。

2018年7月,江陰興澄特種鋼鐵有限公司特闆事業部厚闆分廠,特種鋼闆在軋機裡進出。攝影秦斌/人民畫報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