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馬岩松:超現實是關鍵詞

馬岩松:超現實是關鍵詞

時間:2024-10-25 08:11:48

“為什麼我隻會被某一些作品打動?因為它們把我帶到了一個不知何所在的地方,隻能自己去感覺,去思想。”

如果說在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節的邀約之前,建築師馬岩松和當代藝術有過什麼重要交集,那就是丹麥-冰島藝術家奧拉維爾·埃利亞松(OlafurEliasson)了。

2003年,埃利亞松在英國泰特現代館(TateModern)的渦輪大廳裡做了那個氣勢萬丈的人造太陽——“天氣計劃”(theWeatherProject)。第一次,置身于一個美術館空間,馬岩松感受到從未有過的觸動。

更奇妙的是,幾年後,他就和這位自己喜歡的藝術家有了一次合作。

2004年,在離開倫敦紮哈·哈迪德(ZahaHadid)建築事務所後,馬岩松回北京創辦了MAD事務所。這個耶魯生以令人驚訝的速度成長為青年建築師中醒目的人物。2010年春季,北京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UCCA)邀請馬岩松和埃利亞松跨界打造建築-藝術展——《感覺即真實》。無論從藝術家的國際影響力還是作品呈現形式,這都算是一個年度藝術事件。當時的報道描述他們在現場制造了一個“另類現實”:馬岩松為展廳設計一個長近60米的蜿蜒空間,埃利亞松用紅、綠、藍三基色組成的“熒光燈陣”以及填充于整個空間的霧氣,構成了一個人工的光譜空間。光譜是虛幻的,體驗是真實的,正是埃利亞松最容易令觀衆興奮的,“将空無一物的巨大空間化為給觀衆帶來神秘體驗的人工環境”。

對于和埃利亞松合作的馬岩松,時任UCCA館長、國際著名策展人羅姆·桑傑斯是這樣介紹的:作為中國建築界的傑出代表,馬岩松颠覆了業内固有的分類和分級模式。他的作品永遠充滿令人驚喜的元素,以最前沿的科技材料和技術手段,實現其大膽的建築設計理念,并總能牢牢抓住觀衆的視線。他奔放的建築形态仿佛有機體和人類實體,傳遞出令人無法抗拒的生命力。

8年以後,現在的馬岩松怎麼看待他和埃利亞松的這件作品?“這種東西對我來說也屬于大地藝術的範疇吧,跟自然或者環境結合的作品,做出來氣場就非常大。可能跟我建築師的身份有關系,我對那種特别具體的、叙事性的東西一直沒什麼感覺。”

超現實、大氣場、自然、想象、幻覺、前沿的科技材料和技術手段……在2018年這個夏天的越後妻有,馬岩松把這些概念再次全部用到了隧道作品中,包括埃利亞松式的熒光燈陣和三基色光譜。

左圖:馬岩松“光之隧道”系列作品之《滴》

右圖:馬岩松“光之隧道”系列作品之《天外》清津隧道建于1996年,有20多年曆史,并不太老,也沒有廢棄。它位于上信越高原國家公園界的清津峽(日本三大峽谷之一),專為步行遊覽溪谷而修建。隧道全長750米,受中國古代哲學系統觀“五行”(金木水火土)啟發,MAD在隧道中的每處空間隻是加上極簡的一件作品,原有空間卻因此擁有了新的想象和張力。五件作品,既獨立存在又在内部邏輯上呼應彼此,完成一條“光之隧道”(LightCave)。

“光就是材料。”馬岩松和他MAD的同事們并不糾纏于是在做一個藝術裝置,還是在幫十日町市政府改造一個建築空間,他覺得這兩者沒有界限,都是在現有條件下去創造,這條件可能是自然環境,也可能是人造環境。“隧道已經在這裡,内和外的關系也有了,我們隻是在這個現實的基礎上去做想象。我并沒有特别想藝術應該怎麼做。”

第一洞依舊空無一物,保存了原初的樣子。途中有變換三基色的燈光作品“色”被安置在隧道兩壁,引領我們走進“即将發生”。

第二洞《窺》,建築師對空間功能的敏感顯現了,他們做了一個既是真正衛生間也是裝置作品,使用了一種透視材料,人們“從室内能夠看到室外,外面的人,外面的景色,但是别人看不到你”。被人群圍繞的你,好像隐身了。

第三洞是在洞壁安放了數十個水滴形狀的鏡面,對這件《滴》的作品,馬岩松闡釋為“像在沉悶的水泥牆體上鑿開好多個通往未知空間的洞”。為封閉制造開放的詩意錯覺。馬岩松認同把所有建築都看作情感行為,是人對自我的認識,以及對自己和世界關系的認識的變化,“要不然怎麼從窯洞、帳篷變到現在的建築?”所以他覺得無論建什麼,一座城市還是一個公共空間,都基于人對世界的想象。當然也包括這次的隧道改造。

“光之隧道”盡頭,就是第四洞作品《鏡池》。行至山窮水盡,卻豁然開朗:一片水面将半圓的洞口反射成為一個完整的圓形,似山水畫屏,也似宇宙黑洞。我們可以浸足觀景的那片水面是從清津峽引上來的河水,清涼透骨。洞頂牆壁鋪設的磨砂不鏽鋼闆,将外面的山水、天空的光線甚至微風吹動的細小水紋都反射到隧道内部,内和外的邊界模糊了,現實和幻覺形成交替。這是整個隧道作品最精彩的末章,由遠而近,每走一步眼前看到的畫面都在變化,而繪畫者其實就是自然本身:陽光、空氣、山風,岩壁、河水,還有人。人流多少對于感受這件作品影響很大。7月29日開幕那天,入洞的人密集,作品疏朗的景深就短暫消失了。

我們和馬岩松采訪對話的地方,是回到洞外的第一件作品《天外》之所在。在深澗之上、進入隧道口必經的路邊,MAD蓋了一個小木頭房子,其大斜坡的屋頂是越後妻有山區特有的建築形态,因為這裡長冬多雪。一層供人小憩,二層閣樓是一個藝術參觀空間,正中一方溫泉泡池,坐在池邊,頭上是屋頂嵌入的圓形凸鏡正将山澗中真實的河流“吸”到空中。低頭踏入現實,仰頭即為幻象,虛虛實實之間,是自然和人工之間的互譯。

把“熟悉”抽離幹淨

三聯生活周刊:在接受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節的邀請之前,你對“大地藝術”有什麼了解?

馬岩松:我看過美國的大地藝術,在内華達山區,詹姆斯·特瑞爾(JamesTurell)做的那個“RodenCrater”(羅丹火山口)。藝術家上世紀70年代買下兩座有40萬年曆史的死火山,用二三十年時間在死火山口裡挖一個隧道洞穴,然後以空間和光線來創造了一件巨大的作品。還有日本的直島,作品是放在自然環境裡面的。其實建築也算是一種大地藝術吧,因為它跟大地和環境都有關系。

但大部分藝術作品還是放在一個空間裡展示的。我發現,我個人對美術館空間裡面的藝術特别沒有感覺,不管是繪畫還是雕塑、傳統的還是現代的。可能是我對一件作品所存在的時空特别敏感吧。我真正被空間裡的作品打動是為奧拉維爾·埃利亞松,2003年他在英國泰特現代館做了一個“天氣計劃”,就是那個大“太陽”。那年我剛畢業,在倫敦為紮哈工作。在學校的時候我就覺得埃利亞松的東西很牛,所以那次專門去看了展覽,就非常被那種氣氛觸動。

三聯生活周刊:第一次走進大地祭這個隧道現場,最早出現在你頭腦裡的作品想法是什麼?

馬岩松:就是現在你看到的。我認識北川先生之前已經去過直島,當時就想,我要是能在這裡建一座美術館就好了。我是建築師,對環境比較敏感,如果很爛的環境我會抗拒它;如果很美,就會渴望通過作品和她對話。在任何地方,自然和藝術放在一起都很美好,我相信北川先生和大地藝術節要的也是這個。它背後也許還有政治、社會的訴求,至少這不是藝術的初衷。政治和社會的東西在建築中卻很常見,因為任何建築首先都要服務于一個時期、一個地方的人,經常被認為實際用途強過精神性。但大地藝術給我的感覺是,怎麼美好、怎麼超現實,就應該怎麼來。

這個隧道洞其實非常沉重,像個工程一樣,而且尺度特别大,有750米進深。當時主辦方給我打的第一個預防針就是“沒什麼預算啊”,我心想這可怎麼弄。那天我們走到隧道盡頭,在最後的洞口看到擺了很舊一張大桌子,那是個展台,裡面陳列了這個隧道的曆史;桌面上有塊玻璃,正好反射出洞口外面的部分景觀。我貼着玻璃拍了一張照片。現在那塊玻璃就變成了你所看到的整片水面,變成了“鏡池”。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水面”和“玻璃”當時能讓我聯系起來,有可能是人在隧道裡聽見岩下流水嘩嘩的聲音,眼前卻幹巴巴的是個水泥空間。直覺應該有這個水,然後想到通過反光,把内和外聯在一起。地上水面反射了完整的景觀,但完整還不足夠,我要洞外的一些變化,比如水波的流動被看到,要光線的變化更虛幻,然後就有了鋪滿内壁的不鏽鋼闆——有了反光以後,整個洞口邊緣變得有一點模糊,就有了一點幻覺。我追求的是,當有人走進洞裡,區别于外部的另一種空間,那麼就帶他走過這750米後,到達超現實。

三聯生活周刊:“超現實”是你的關鍵詞?

馬岩松:對,因為在隧道外面你已經看到水和山了,那不就是現實嗎?如果對自然沒有詩意的轉譯,那就還是現實。我做建築也一樣,追求把現實抽離。我喜歡自然,它在有人類之前就存在了,對我來說就有一種遠古性。不管山、石,還是沙漠,我都追求把這些“遠古”跟特别未知的東西碰撞,把“熟悉”全部抽離幹淨。當所有讓你感覺似曾相識的、能夠找到文化參照的東西都不存在了,你就好像掉進一個巨大黑洞裡面,必須往很遠的地方去找坐标。我覺得人的想象空間就是這麼來的。為什麼我會被一些作品打動?因為它們把我帶到了一個不知何所在的地方,隻能自己去感覺,去思想。

美術館對建築師有種誘惑

三聯生活周刊:建築和藝術最直接的交彙可以說是美術館(博物館),很多名建築師也都希望留下一座自己的美術館建築。在你看來,為什麼美術館對于建築師有如此巨大的吸引力?

馬岩松:美術館對所有想要創造的建築師都有吸引力是因為,它是一種文化建築。其他建築,比如商業建築、住宅,即使你對它有文化訴求也很難表達出來。但不管後面有沒有權力和資本,文化建築要表達文化這是共識,那麼建築師他的思想、價值觀、他整個的曆史觀就都有機會表達出來,對建築師絕對是巨大的魅力。我個人甚至覺得這是當建築師的唯一誘惑:能把思想固定為曆史,被那麼多人長時間地去感受、檢驗、喜歡或痛恨,這就是建築師所擁有的滿足感。

三聯生活周刊:可以說說你個人最喜歡或最讨厭的美術館?

馬岩松:我最喜歡丹麥的路易斯安娜現代美術館,很平實,跟環境結合得很好,也很美。談不上讨厭(哪個美術館),但沒感覺的挺多的。我發現很多美術館就像宜家一樣,宜家就讓我覺得煩:特别大,很多人,進去了就出不來,然後功能好像特全,又有吃的又有買的。有很多專業人士把類似這種空間形式的美術館視為成功的美術館,但是如果這就是成功的,那一個美術館跟商場有什麼區别?

在我看來,人們走進美術館之後應該在精神上有一種“放下”,而現在大部分美術館要的是現實,多少人、多少體量規模,造成它特别追求商場式的成功。我理想中的美術館要營造一個大的時空,讓人進去就能脫離——身邊的城市,平時生活裡的那些東西,都能脫離掉。

三聯生活周刊:以上面說的這種标準,你覺得自己做的美術館達成了多少?我們知道你在鄂爾多斯有件作品。

馬岩松:我覺得鄂爾多斯博物館挺成功的,因為蓋完了裡面什麼都沒放(笑)。當時我受超現實的影響很強,覺得建築就該超現實。鄂爾多斯這個地方本身就挺超現實。我第一次去的時候,新城還是個大模型,放在一個房子裡,沙漠裡唯一的房子,其他地方都空着,跟海市蜃樓一樣。我就想,如果這座城真建了,大模型變成城市了,我在沙漠裡面弄點城市建築算什麼超現實呀,我應該把沙漠放回到城市裡去,然後空降一個宇宙飛船。所以就做了一個像沙丘一樣起伏的廣場,上面放了一個金屬殼體。後來确實很多人願意在那待着,在坡上坐啊、跑啊、騎車啊。那個空間讓人感到放松。四五年前我又去了一次,發現裡面有展品了,中庭放了恐龍什麼的,内容跟一般博物館也差不多,馬上就現實了。最近是在網上看到它幾張圖片,上頭那燈跟大紅燈籠似的,但那不是我的設計。

建築是極少數人對多數人的關懷

三聯生活周刊:普利茲克建築獎被視為全球建築界的風向标。這兩年它的授獎對象,更多傾向于植根本土和嵌入社區民衆生活體系中的建築師,有人形容為建築的平民精神。你怎麼看這種趨勢?

馬岩松:不,它仍舊還是一個精英的獎。我認為一年給一個人頒個獎,首先這種方式就是精英的,但是因為近幾年全球政治環境改變,一個精英的獎也要自我調整,要考慮如何在這樣一個政治環境中塑造新的精英。在過去,像紮哈、弗蘭克·蓋瑞、庫哈斯……他們都得過普利茲克,這幾個人的價值是因為他們的個性、他們的藝術性、他們的反主流。那個時代被人贊頌的品質在今天被認為是危險的,以及是一種不正确。現在是要更多考慮地域性,還有人的平等、文化的平等,比如對中國的關注、對南美的關注……對第三、第四世界的關注。

我覺得也不用太過于讨論普利茲克會怎麼樣,畢竟是私人基金會設立的獎。就是說不能把這個獎當成事業目标,因為它其實是非常現實的,是對這個時代的政治環境和文化環境非常敏感的……我曾經預言中國未來10年不可能再得獎,或者說我希望中國不要再得獎。當年中國獲獎(注:2012年度)符合西方對中國的城市化進行批判的需求,希望中國對城市化有一個反思,但不代表中國以後就不城市化了。中國未來的城市要怎麼形成,這肯定是建築師在未來十年二十年裡要去直面的問題,而鄉村建設可能沒辦法解決中國城市這十幾億人口怎麼弄。

馬岩松如果說未來還是有一種普世價值的話,我覺得中國的建築師會面臨這麼一個挑戰:能不能在世界所有建築成就之上往前推一步——這一步不僅是對中國的城市文明有益,也對西方發生影響。我覺得這才是最大的價值,不走這一步,就永遠是西方的好學生。

三聯生活周刊:說到未來,你好像不止一次提過建築應該具有未來性。什麼是你所理解的“未來性”?

馬岩松:建築首先要解決問題,我說的“問題”是使用上的、社會的、政治的。人有夢想。所謂理想生活是什麼?就是當下你還不在理想中,想要更好的,就是解決今天的問題。我相信建築師都是精英的,是極少數人對多數人的關懷。不能說他空想了所以他就是獨裁者。包括古代文明,園林是大家商量出來的嗎?不是,它顯然是非常有造詣的少數人的想象。老北京城的規劃是大家投票,然後一起商量的嗎?肯定也不是,它背後的哲學思想和價值觀,是智者才有的高度……我們要相信這樣的人。不能說我不相信你,還要限制你,然後大家商量才是最好的,我覺得這種民主形式出不來好的東西,因為大部分人還是更關心眼前的現實而缺乏遠見。

三聯生活周刊:回到眼下這件隧道改造作品,你對它賦予了“未來性”的訴求嗎?你在創作過程中更多是建築師的視角,還是藝術家的視角?

馬岩松:好像在這個作品裡面我的身份更像藝術家。我總覺得人們對藝術家沒那麼挑剔,對建築師卻很苛求,人們會說這個建築對我有什麼用處,稍微跟實用主義不符,就被批評勞民傷财,同樣的人也會批評實用主義的城市是千城一面。談藝術的時候,多數人不會有這種心理,可能是因為藝術沒有花很多錢吧,或者藝術隻服務人的精神性,在感受不到作品裡面的精神性的時候,有人甚至還會自責,我是不是應該改造一下自己啊?但在建築面前,尤其在公共建築面前,态度會變得傲慢。我想這可能和建築師的思想方式也有關系,一個建築怎麼讓它給所有人提供更寬容的感受?我喜歡的那些偉大的建築師都是博愛的人,對這個世界很有愛,這也造成他們其實是悲劇人物,因為有太多美好的東西實現不了,但我個人覺得,他們的魅力也在于這種實現不了。(實習生王雯清對本文也有貢獻)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