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在咖啡館看到擋路的椅子,你會怎麼做?

在咖啡館看到擋路的椅子,你會怎麼做?

時間:2024-10-22 03:17:03

在咖啡館看到擋路的椅子,你會主動挪開它們,還是側身繞過去?你的家鄉是種植水稻還是小麥,這會對你的性格帶來什麼樣的影響?這些都是美國心理學家托馬斯•塔爾漢姆對中國的研究,他和合作者共同提出的“大米理論”也成為了4年前《科學》雜志的封面文章。托馬斯•塔爾漢姆現在在芝加哥大學商學院任助理副教授。在他看來,盡管今天的我們已經不再耕種莊稼,但耕種時代的習慣卻依然伴随着我們。文化是活在一個人身上不那麼容易改變的古老痕迹。

人物PORTRAIT=P托馬斯•塔爾漢姆=T

P:2014年一期《科學》(Science)雜志封面刊登了你的研究,這是一個關于中國人的心理學研究,它将中國南北方的文化差異歸結為不同耕種文化,也就是“水稻區的南方人更集體主義,小麥區的北方人更個人主義”。能解釋一下這個“大米理論”嗎?

T:我是一個文化心理學家,所以我會一直觀察别人的行為,特别是小動作。我在中國生活過一段時間,我發現在廣東,人們比較小心翼翼,重視避免沖突,但是去了哈爾濱,當地人甚至會當着我和朋友的面,直接引戰,“你的中文比他好!”我感覺他們并不懼怕沖突,更注重自我表達,更外向,更直接。

我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為什麼北方人表現出更強烈的個人主義,而南方人更講究整體?我發現這種個人主義差異的邊界,很像傳統種水稻和種小麥的邊界。為什麼水稻會跟文化有關呢?其中一大原因是,水稻需要使用灌溉系統,對人力的要求也更多,不同農民之間需要協調,整個村莊相互依賴,他們會建立起一些互助的系統。幾千年來這種文化就會更偏向于整體性思維。而種小麥對于集體工作的要求稍低,所以他們的文化會相對自由,更獨立一些。

為此我們做了一系列實驗室研究。我們用量化工具測人們潛意識裡的自我,還會測不同人的思維方式。比如個人主義的人思維更偏向邏輯分析,而集體主義的人更講究整體。這裡面包含了一套經過實驗室做的、測過一千多個來自各個省的大學生的心理學研究。

P:“大米理論”登上《科學》雜志封面後,收到過來自中國的反饋嗎?

T:許多人沒有讀過論文,或者隻是看了些漫畫解讀,就想來攻擊這個理論。我覺得最大的誤解是關于集體主義。很多人聽到這個詞,自然聯想到“國家、集體、為人民奉獻”。我覺得種水稻村子裡的人并不是想到這些,他們重視的是自己的“圈子”,比如家人、信任的朋友。他們對這個圈子以外的人沒有那麼信任。真正的水稻文化的collectivism是一種圈内和圈外的邊界。

另一個我需要經常澄清的是,你不需要真的種地,來産生這些文化差異。水稻種植曆經幾千年影響着文化,在這個文化中出生的人自然地受其影響。我所研究的數據并不是農民的數據,他們是學生、辦公室白領等等,都不種地,卻依然清晰表現出耕種方式帶來的文化影響。

P:我看到你最近在《科學》雜志發了新論文,是關于在星巴克裡挪椅子的研究。這是對“大米理論”的一大補充,這又是怎麼樣的一個實驗?

T:之前“大米理論”的論文,是一個基于實驗室研究的理論,它很嚴謹,但是不夠形象。我更想做一些關于日常生活的研究。

後來有次我在北京的雕刻時光咖啡館,坐在牆角正發呆呢,旁邊的一個客人走了,他站起來以後沒有把椅子挪回去,椅子就那麼橫在走道上。過了一會兒,一個服務員過來了,雖然椅子橫在半路上很礙事,但是他并沒有去碰這個椅子,而是側身繞了過去。當時我一下子來了精神,腦子裡亮了一個燈泡—這不正是文化心理學的理論嗎?

文化心理學家研究“人如何改變環境”—如果一個人來自個人主義文化,他會傾向于改變這個環境;而如果來自一個更講究集體主義的環境,他會更傾向于改變自己,以适應環境。橫在咖啡館走道上的椅子就是最好的例子,看你是選擇改變環境,還是改變自己。

為此,我跑去了中國南北好多城市,到星巴克咖啡館折騰椅子。一到咖啡館,我就把兩個椅子偷偷挪到一起,中間留一個側身能過的空隙。結果,水稻區的人很少挪椅子。在上海,隻有2%的人挪椅子,大部分人不管多困難都側身擠了過去。當時椅子上沒有人坐,是可以挪的,但就算這樣他們還是選擇不改變現狀。而在小麥區的北京,我當時坐在附近,挪椅子比例超過15%。我觀察到一個大概40歲的女人走過來,她側身也能過去,但是她停在兩個椅子前面,發出了很清晰的“哼”的聲音,然後大力地把兩個椅子分别塞回桌子底下,拍拍手滿意地走了。

P:這些研究帶給你的最大啟示是什麼?

T:我想要研究生活在城市裡的普通人,在他們日常生活裡的故事。你以為不會出現在他們身上的細節,卻真實存在着,我想這就是文化。文化是那些進入現代社會卻依然存活的古老習慣,它是曆經幾百年、幾千年後依然對人産生影響的因素。

一個最好的例子就是香港。我也在香港的星巴克做過挪椅子實驗,它受過英國文化的影響,又是一個高度現代化的城市,很多人會認為香港人的行為更像西方人,但是做完研究會發現,香港挪椅子的人隻有5%,更接近廣州、上海,更符合水稻區的文化習慣。

P:耕種文化的确會給社會帶來差異,但是最近幾年中國很多農民也在為互聯網打工,人與人的組織方式完全不同了,這會影響到你的結論嗎?

T:我們以為現代化會帶來文化改變,讓社交方式更像西方人,但遠非我們想象中那麼劇烈。2013年我在北京做過一輪咖啡館研究,後來到了2016年又重新做了一輪。這3年間北京發生了很多變化,但是實驗結果卻毫無差異,百分比率如同凝固了一樣,完全沒變。這至少說明,很多事情沒有人們想象中變化那麼快。我們文化當中有些部分是對現代化免疫的,它們能夠超越現代化的影響,在完全不同的環境中存活下來。

P:那麼,是什麼決定了文化中哪些因素能夠對現代化免疫、世世代代存活下來?

T:坦率地說,我不知道。最近我在研究中的許多發現颠覆了我的固有理解。舉個例子,我們都知道基因決定了我們的很多特質,甚至會影響我們的性格。你覺得基因對于人的這種影響,是在幼年期表現出的影響比較大,還是在60歲以後比較明顯?

P:應該是小時候受基因的影響比較大吧。随着人不斷長大,接觸外界環境,一個人更受成長和生活環境的影響。難道不是這樣嗎?

T:一開始我也是這樣想的,但現在我們能看到大量實例證明,一個人的基因在越年長的時候表現越突出。也就是說,我們越是長大,接觸了複雜環境,反而是原有的基因越能準确預測我們的行為。很有意思吧?

我們過去認為接觸現代化、科技會讓人發生改變,變得更傾向于個人主義,全世界走向統一的文化風格。但事實上,現代化不一定會讓我們變得更像,它有可能成為一種手段,把我們更推向原有文化。我知道一個來自穆斯林國家的年輕人住在了美國,雖然在物理距離上他已經和原有文化、家庭、社會關系完全隔開了,但是他每天跟家裡人Skype通話。我有同樣的App,但我反而很少跟我爸爸用Skype聯系。在這個例子裡,現代技術反而加深了他和原有文化的羁絆,成為鞏固文化的手段。

(實習生萬雨可對本文亦有貢獻)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