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Letters來函

Letters來函

時間:2024-10-22 02:24:23

李甯英雄不自由

多個場合見到李甯,每次講話時(除品牌發布會外),他不像别的企業家一頓猛PR廣告,上來說的都是:李甯做得不好讓大家跟着操心了、最近好了點、沒當運動員做得好等等。輕描淡寫地說說,還挺詫異的。

—大様小哥

在整個封面報道的采訪中,李甯給我們的感覺也是這樣的,輕描淡寫。

我們這個報道想講的故事是:這個民族品牌在當時的環境裡獲得過一種意義和重要性,當這種紅利結束,它逐漸離開舞台中心,怎麼樣去接受市場的挑戰。我們想要問出李甯這幾年的一些時刻,一些選擇,一些想法的改變。在最危機的時刻,你往往能看出一個人的性格。

但問題在于,也許是運動員出身,李甯不太習慣有私人化的情感表達,他的語言克制、情緒平穩。他很難去描述細節、畫面。我會覺得整個專訪,自己使不上勁兒,一直在他周圍兜圈子,扔一個問題過去,又給抛了回來。但他偶爾也會出現一點罅隙,加上善良的多位外圍采訪對象們,才讓稿子不那麼難看。謝謝他們為我們拼湊出一個完整的故事。

—記者羅婷

張一白賺錢有理

深刻的、有内涵的在目前的中國往往是曲高和寡,所以為了賺錢而賣情懷的張一白也沒有錯。文章最後的自嘲,張一白也有自己的無奈和悲哀,他做過嘗試,也想避開惡俗的青春片,但觀衆不買賬。與其說中國缺好導演,倒不如說中國缺好觀衆。

—六西格瑪

我總覺得觀衆和導演是相互馴化的。但不能忽略的是,中國電影市場化改革才僅僅20年,整個社會的割裂感卻越來越強,大衆電影品位和偏好的差異性還隻是很小的反射。但這是創作者要背的鍋嗎?電影的本質是文化消費品,是一盤生意。盡管用市場來評價藝術顯得并不高級,也容易招罵,但比起虛僞地為自己的處境“叫屈”,坦蕩地接受自己的選擇,并獲得連續成功的導演張一白不也是很真誠的嗎?

“悲哀”倒不至于,“無奈”恐怕還是有的。市場有市場的選擇,市場既選擇導演,也選擇觀衆。

—記者姚胤米

奧運的遺産

10年前的全民奧運,結束後10年間的影響潛移默化成别的東西,有些大起大落,頗欷歔。

—kitzx

奧運留下的印記太多了,寫出來的隻是其中幾個側面。

關于窪裡鄉的部分可能是這篇報道最柔軟的一處。奧運10年後,沒什麼人知道奧林匹克公園建成前是窪裡鄉。窪裡人在這片土地住了500年,為了奧運,43000名窪裡人搬走了,窪裡鄉在地圖上消失了。

很多窪裡人對奧運有特殊情感。他們樂于講述窪裡人為奧運做出的犧牲,但談及現狀,大部分人總是會抱怨當年的犧牲太大了。奧運對窪裡人的改變,是最徹底的颠覆,他們享受缥缈的奧運榮光,但經受的是生活的考驗。

—記者李婷婷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