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百年前的拉力賽:補給燃油由駱駝運送

百年前的拉力賽:補給燃油由駱駝運送

時間:2024-10-22 12:21:04

俄羅斯體育部長兼拉力賽組委會主席科洛布科夫日前表示,2017絲綢之路拉力賽将于莫斯科發車,途經俄羅斯城市切博克薩雷、烏法和哈薩克斯坦城市阿拉木圖,最終到達中國古都西安。絲綢之路拉力賽并非中俄之間的首個汽車賽事,1907年發生了汽車史上的一件大事,那就是首次舉辦跨洲拉力賽,始發點是北京,終點是巴黎,而那次拉力賽就途經了莫斯科。

1907年1月31日,當時著名的法國《晨報》以醒目的标題刊出了由主編斯特凡納•洛桑親自撰寫的一則啟事:“我們向法國和法國以外的汽車制造廠提個問題:當下需要證明一個人擁有一輛車,他就可以做任何事情,去任何地方,今年夏天誰來開車從北京到巴黎走一趟?該路程全長16000公裡,獲勝者将獲得10萬法郎!無論是誰,他一定是位堅毅勇敢的人,全世界的人都會關注他的英勇的座駕,他的名字定将被世界傳頌。”啟事中還寫道:“這項比賽沒有一定要遵守的禮儀,也沒有起約束作用的規則,所要做的事就是将一輛汽車由北京開至巴黎。自然,有可能的話,要争取第一。”

這則消息很快傳遍歐美,這一提議的大膽令人咋舌。因為當時剛剛發明汽車20年,汽車發展得還不成熟,安全性、耐力性和油耗高低等等都沒經過正規考驗。而且路況極差,要從北京翻越千山萬水,抵達歐洲大陸,難度可想而知。公衆普遍認為,從北京到巴黎的汽車拉力賽是個不可行的計劃。但是,此舉卻受到車手熱烈回應。盡管需要交納2000法郎的押金,這在當時是一筆不菲的費用,還是有25個車隊報名參賽。踴躍報名的背後,有歐美人熱愛冒險的天性:從文明古都北京到時尚之都巴黎,橫穿俄羅斯、中國兩個世界上疆域最為遼闊的帝國,中間還要經過荒無人煙的戈壁和叢林地帶,一路戰勝艱難險阻,這令無數冒險家熱血沸騰。

用拉力賽冠軍博蓋塞親王的話來說,從北京到巴黎的“奔襲”是對汽車的一種測試。文明世界是在見證對汽車最豐富、最全面和最有說服力的測試。人們意識到,此項測試是通往廢除所有人力、畜力牽引運輸之路的深入和具有決定性的一步。此項廢除是社會進步最明确的目标之一。1賽事倡議遭清廷抵制

作為現代交通工具的汽車誕生于1885年,德國工程師卡爾•本茨發明了第一輛汽車。汽車誕生後,代表着速度與時尚的汽車逐漸受到人們的青睐,汽車比賽也漸漸興起。1895年,法國汽車俱樂部組織了巴黎—裡昂汽車公路賽。1896年,為了慶祝廢除限制車速的“紅旗法”,英國汽車界舉行了從倫敦直達布萊頓的“解放賽”。1903年,舉行了首次跨國的巴黎—馬德裡汽車越野賽。1907年初,國際汽車聯合運動會在巴黎開會,提出了舉行北京—巴黎汽車拉力賽的構想。而法國《晨報》則負責出資,成為賽事的主辦方。那個時代正是報業的黃金時代,許多新生事物都是在報紙媒體的大力宣傳與推動下,才受到萬衆矚目并赢得發展機遇。

1907年2月20日,法國駐華公使巴斯德向清政府外務部大臣、慶親王奕劻緻照會。照會中附着國際汽車運動聯合會關于舉辦北京—巴黎汽車拉力賽的決定,法方的照會中稱:“拟自中國京城經過東三省、西伯利亞等處至巴黎城賽行自行機車(即汽車),大約于西曆六月中旬由京起程,囑托轉請中國政府于華境内垂情相助。”法方還在照會中提出,依據國際通例對非留住中國境内的賽車“概行免費”的要求。照會中最後說:“本大臣查如此興試,攸關世益,殊堪注意。除俟接有詳細續音,再行達知外相,應先行照會貴爵查照施行可也。”

收到照會後,清朝外務部對這次比賽頗為忌憚。在某些清朝官員看來,要去巴黎的話,明明還有更為快捷和安全可靠的旅行手段,為什麼洋人還要把汽車開到中國來?那些駕駛汽車的洋人究竟想做什麼?外務部的最高長官慶王爺就傾向于認為這是洋人期望能找到一條與中國來往的最佳汽車路線,以便能擠垮中國人出資、正在建設中的京張鐵路。要知道慶王爺就是建造京張鐵路的大股東,利益攸關,自然是分外謹慎。所以,比賽一開始就遭到了清政府外務部的抵制。外務部官員拒絕向參賽者頒發任何護照,并且作出了一項令人不可思議的決定:不準汽車上街,除非用驢子拖着。經過反複斡旋溝通和外交照會,3月27日,清政府外務部同意賽事進行,但強調:參賽之車以八輛為定數,在中國境内不論發生何等危險,中國政府一概不擔責任,汽車經過各處,如有傷害中國人民生命财産之處,應由巴黎汽車聯合會負責賠償。

于是,中國終于成為此次賽事活動的承辦方之一。拉力賽的行程路線,經過多次論證,也由原來的從東北三省駛往西伯利亞,改為北京—張家口—庫倫—恰克圖—伊爾庫茨克—鄂木斯克—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喀山—莫斯科—斯摩棱斯克—華沙—柏林—科隆—布魯塞爾—巴黎。鑒于汽車拉力賽的道路狀況十分複雜,規定每一特殊路段為一個賽程,例如一個賽程全是曲折蜿蜒的山路,一個賽程則是陰暗森林中的泥路。每一輛賽車在不同階段都由裁判員記錄下所需時間,總時間最短的便是勝利者。

2補給燃油由駱駝運送

盡管之前有25個車隊參加了報名,但由于比賽充滿了困難、艱險和未知,車手們首先就要面對如何把汽車運到北京的問題,這不但需要巨大的開銷,而且時間漫長。1907年4月14日,選手和賽車從法國海港馬賽出發向東,乘船奔赴上海、天津,5月份陸續到北京。最終,隻有5支車隊抵達了北京,共11名車手和5輛汽車。先期抵達的荷蘭車隊和3支法國車隊,賽車都是由船運到大沽,再乘火車到達北京。最後抵達的意大利車隊,賽車先由船運到漢口,再乘火車到北京。

參加比賽的既有博蓋塞親王這樣的貴族,也有法國馬戲團的普通工人加達德。他們都是能幹并且名氣在外的汽車司機,是從司機和機械師中百裡挑一選出來的。意大利選手博蓋塞親王出生于一個古老的貴族世家,在報名比賽之前,博蓋塞親王剛剛當選意大利國會下議院的議員,他當機立斷地向國會遞交了辭呈。

在賽前,博蓋塞親王對賽程路線做了周密的調查。他用6天時間,不辭辛苦地騎馬跑了幾百英裡,仔細查看了從北京到張家口的全部路程。他用一根相當于汽車寬度的木棍實際測量了路程中最狹窄的地段,并詳細标明和記錄了賽程上的每一條岔路。為了防止意外,博蓋塞親王還特地從北京的一家老字号驿站雇了幾名腳夫,以确保汽車能夠順利到達張家口。其他四輛車的選手也都精心做了準備。在當時的條件下,車隊的後勤工作很難滿足需求,因此比賽路線是大體沿着新建的北京-庫倫(今烏蘭巴托)電報線規劃的,以便媒體報道和車手求援。燃油則由駱駝提前運至比賽路線上各點,如果車輛發生故障,要麼看選手的本事,要麼聽天由命。

在比賽開始前的1907年6月9日,為了保證汽車拉力賽的行車安全,清朝外務部緻函民政部、步軍統領衙門和順天府府尹:“該洋人車隊等均于明日早晨起行,所有汽車經過地方,應妥為照料,留意彈壓。并曉谕沿途居民人等,勿在汽車路線行走,免緻受險滋事。”

1907年6月10日,汽車運動史上最具裡程碑意義的“北京-巴黎汽車拉力賽”開始了。這一天,中國的報紙隻有天津的《大公報》在一個不太顯眼的位置刊登了拉力賽舉行的消息:“北京賽跑電車至巴黎一節,中國政府恐生交涉,故告知:賽車人等車開以後,若被馬賊劫掠及受他項損傷,中國政府不擔此責任。在車經之路,損毀華人牲畜禾稼,量為補雲。”早晨,北京城内人群密集,争睹奇觀。雖然天有點陰,但出發儀式上的氣氛卻是空前的熱烈,場面比1901年慈禧太後回銮還要壯觀。一大早,5輛參賽汽車就齊聚北京東交民巷使館區的法國瓦隆兵營。牆上裝扮着勝利的旗幟,旗幟旁邊的常青樹張燈結彩。“一路平安!旅途愉快!”的道别聲響徹街頭巷尾。一個年幼的聲音喊道:“再見!”引得大家哄堂大笑。

車隊駛出了使館區,出城的街道兩旁站立着維護秩序的清朝士兵,北京的百姓們沉默地聚集在他們身後。此時的大街隻有5輛賽車風馳電掣地互相追趕,汽車的速度之快,使百姓們大開眼界。車隊從東交民巷東口上崇文門大街,往北經東單、東四,最後從德勝門出城。車隊駛出京城,做了短暫的停留後,大家一緻推舉博蓋塞親王領先行駛,踏上萬裡征程,此時時針正指向9點35分。

3常有蒙古騎手與汽車比賽

車隊駛過北京城北清河鎮的廣濟橋,在當天到達南口,這是車手們遇到的第一段險路。由于雨天泥濘,奧古斯特駕駛的康塔爾牌三輪車一出南口就抛錨了,不得不雇了民夫将他的車拉着前行。巴津尼記下了穿越居庸關和八達嶺之間的關溝路段的艱難:“這路比我們走過的所有路都要艱難。我們在坑坑窪窪、裂縫和尖角遍布的岩石上颠簸前行。幾百年來,水流、騾子和駱駝的蹄子,幾乎沒有将這最為崎岖的窄徑變得和緩一些。無論我們多麼小心,汽車都随路面而搖搖晃晃,有輪子不停地卡在石頭裡,因路面凸起而颠簸着滑下去,輪圈傷痕累累。我們緊張地聽着底座被拖得吱嘎作響,聽着樹林或輪子細小的喘息聲,聽着數不過來、難以分辨的不知道是車哪一部分發出來的聲音,那是鋼鐵承受破壞而發出的呻吟聲。汽車的每個部分都承受着我們沒有預料到的壓力,這些聲音是細小問題的體現,而這些問題則很可能是災難性破壞的開端。”

車隊經八達嶺、懷來城、土木堡、雞鳴驿、宣化府,于6月13日到達第一個目的地張家口,車隊停在橋西堡子華俄銀行的院内進行休整。這一路上都引起第一次見到汽車的人們的熱情圍觀。

從張家口再往北,就進入了茫茫無際的蒙古草原,車手們沿着張家口通往庫倫的1400多公裡的“張庫大道”前行。這一段地勢雖然平坦,但歧路岔道衆多,很容易迷失方向。幸好此時北京至庫倫的電報線路已經架通,車手們隻要認準電報局的電線杆行駛,就能順利到達庫倫。草原上第一次見到汽車的牧人們對風馳電掣般的“鋼鐵怪物”顯示出極大的好奇心,在車隊經過的地方,常常會有蒙古族騎手們催馬狂奔,試圖與汽車一比高下,但結果可想而知,這讓車手們十分自豪。但汽車也遇到很多麻煩,由于沿途路況十分糟糕,車輛無法開得很快,發動機總是過熱,車手們不得不經常停下來去找水。路上遍布馬掌上掉下來的鐵釘,經常紮破輪胎,為了堅持比賽,博蓋塞親王不得不使用了一個中國工匠制作的木制車輪,這樣一來,車就更颠簸了。車隊沿電線杆行駛了320公裡,來到了一個叫“龐江”的地方,方圓幾百裡沒有人煙,隻有一個孤零零的電報站,一個電報員帶着女兒堅守在此。記者巴津尼趴在炕上寫了一篇報道,中國電報員反複核對字數,鄭重其事地在表格頂端寫上“第一号”的字樣發了出去。這是這個電報站設立6年來,第一次向外發電報。

更為有趣的是,在繼續行駛的過程中,他們在一片草地的中央找到了自認為進入草原後的第三個電報站,中國電報員急切地跑出來告訴他們,幾個鐘頭前,有一輛汽車從前面向庫倫開去。這讓自認為一路領先的伊塔拉車隊車手大為緊張,難道法國車隊居然超越?于是,他們立即讓電報員發電報給後方的組織者,詢問别的車隊所處位置。得到的答複是其他3輛車還在他們的後面行進,而康塔爾三輪汽車因陷入沙漠、賽車故障已經退出了比賽。這時他們才意識到自己轉了一圈又回到了曾經經過的電報站。而令雙方尴尬的是,他們和中國電報員竟然都沒在第一時間認出對方。

4庫倫大臣體驗汽車

6月21日,伊塔拉賽車抵達庫倫。博蓋塞親王受到了清朝政府在外蒙古地區的最高長官、駐庫倫辦事大臣延祉等官員的歡迎。延祉對親王駕駛的賽車十分感興趣,希望能乘坐賽車兜風。延祉是第一次乘坐“洋玩意兒”,非常好奇,四處打量并不停地觸摸車身。巴津尼出于職業本能,馬上選好位置按動快門,拍下了延祉乘坐賽車的照片。

延祉大人坐汽車的消息傳開後,當地官員和士兵都來圍觀。伊塔拉車啟動了,它在總督府門前繞了一圈後,便開過一個小橋,來到了一片開闊地。延祉緊緊地抓着跟前的扶手,顯出一副着迷好奇的神态。他的辮子上下搖曳,迎風飛舞。随從軍官們以為長官遭到了綁架,急忙解開缰繩,翻身上馬,跟在汽車後面狂奔。但是,隻有少數騎術高明的軍官才能勉強跟着汽車跑。這萬馬奔騰的壯觀情景宛如一次圍獵的場面,有好多馬上都騎着兩個人。這些騎者很快就被揚起的塵土所籠罩。

經曆了62天的艱難跋涉,8月19日下午4點半,博蓋塞親王駕駛着伊塔拉汽車,在插有法國和意大利國旗的車輛引導下,緩緩駛進了巴黎。整個巴黎為之轟動,銅管樂隊奏起了雄壯的勝利進行曲,市民們夾道歡迎、熱烈鼓掌歡呼。那輛伊塔拉牌的冠軍賽車被意大利都靈汽車博物館收藏,成為該館的鎮館之寶。2007年,經過了整整百年的風霜雨雪,它重回當年比賽的出發地北京,并引起了轟動。

1907年的北京—巴黎汽車拉力賽就這樣落幕了,它被公認為是世界汽車運動原始之旅,也是人類曆史上第一次跨越大洲的汽車賽事,它不僅對世界汽車産業的發展産生了深遠的影響,也有力地推動了人類汽車運動的普及。沿途的中國人第一次認識了汽車這種新的交通工具,也觸發了中國的衆多有識之士引進汽車、創辦汽車運輸業的熱情。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