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中情局博物館:神秘的“間諜博物館”

中情局博物館:神秘的“間諜博物館”

時間:2024-10-22 09:14:42

說起博物館,無論其曆史長短,也無論其規模大小,更無論其位置優劣,都會以其無人能及的獨家館藏、鎮館之寶而引為自豪,而且經常舉辦專題展覽并大加宣揚,以吸引更多的愛好者前往參觀。然而,隐身在美國中情局内的一座博物館,從不對外張揚,顯得神秘又低調。

位于中情局總部的這個特殊博物館,是美國中情局科技處為慶祝建處40周年于2003年12月建成的,時稱“間諜博物館”。當時的展品僅有數十件該處研制的秘密工具,除老虎糞便式竊聽裝置外,還包括一個“機器人鲇魚”、一個遙控蜻蜓和一架可綁縛在鴿子胸部的照相機。這種照相機隻有幾枚硬币那麼重。此後的十餘年時間,博物館陸續建成五個展區,收藏陳列有中情局半個多世紀以來使用過的各種間諜用品和戰利品,還收藏有大量的國家最高機密,因而設有多層戒護,除中情局的工作人員定期參觀外,從沒有對外人開放。當地的一些新聞媒體經多方努力,終于取得館方的導覽采訪和部分内部的攝影許可,才得以讓大衆了解這個博物館。

走進博物館,首先來到一個約有14000平方英尺的畫廊,這裡陳列有800多件畫作展覽品。其中一幅畫是俄羅斯制、中情局改良的“米-17”直升機,這架直升機象征着美國人的勇氣,因為它在紐約于2001年9月11日遭到恐怖攻擊後,仍運送美金、食物和物資到阿富汗。另一幅畫則記錄了“亞果”任務的情景,從畫作中人們可以了解當年深入伊朗救出5名美國大使館工作人員的任務的始末,而這項行動已被好萊塢翻拍成電影并成為奧斯卡金像獎的大赢家。

再向裡走,可見一面懸挂有100多顆“星星”的紀念牆,每一顆“星星”旁注有在某項任務中殉職人員的名字、時間,然而31顆“星星”旁卻隻注明了殉職的時間而沒有姓名,這些“無名英雄”是因為“特殊原因”而必須匿名懸挂。中情局建立這面紀念牆除了彰顯特情人員的英勇事迹外,也想借此警惕自己因任務失敗所必須付出的代價。

在展示館内收藏的展品多為紀念中情局從二戰至今的特殊情報及反恐任務的成果,尤其是在阿富汗戰争中的成功戰役。其中有一把22毫米口徑的槍。據說,中情局創始人之一的威廉·杜諾萬當年曾在白宮内為羅斯福總統演示這把槍。當時,當時羅斯福總統正在接電話,威廉·杜諾萬一聲未吭,把一彈盒10發子彈全部打進了橢圓形辦公室内的沙袋裡,然後把冒煙的武器放在桌子上,然後告訴羅斯福總統演示已經結束,羅斯福總統十分震驚,因為他沒有聽到一聲槍響。這裡的精彩展品還包括越戰時期的炮彈碎片、一枚内藏縮微膠片的銀币和一艘酷似鲇魚、代号“查理”的無人水下航行器,而“查理”當年的使命到底是什麼,至今仍是機密。其他永久性展品更令人眼花缭亂,經典的間諜設備,如鋼筆手槍、刀具、僞裝成香煙盒的相機、紐扣竊聽器等均以實物形式陳列,甚至還有一根用于接收廣播消息、并隐蔽傳遞給使用者的特制管子。在大廳的盡頭,則擺放着一條可裝載兩人的半潛式小艇,目的是将中情局特工秘密輸送至敵國海岸。而最富科幻色彩的展品要數一隻“機械蜻蜓”,它能夠攜帶微型竊聽器,但經常被大風吹得迷路乃至不見蹤影,所以,“機械蜻蜓”從未真正投入間諜活動。這裡還展示有好萊塢風格的赝品——電影腳本、文具和影視公司的公文包,一隊特工曾試圖以此冒充制片人,潛入伊朗營救人質。而這正是影片《逃離德黑蘭》講述的故事。

在涉及反恐行動的專題展區内,展示有“海豹突擊隊”在潛入巴基斯坦前舉行演習時使用的各種設備和模型。而最新的展品則是2011年5月1日在本·拉登的屍體旁發現的一支俄制突擊步槍,隻用簡單的黃銅牌匾進行了标注,上面寫着“奧薩馬·本·拉登的AK-47”。

在博物館内,還設有一座3200平方英尺的特殊儲藏室,室内長年溫度控制在華氏68度、濕度43%的條件下,以保存特殊的收藏品。這座儲藏室内收藏了18000件物品,其中的大部分物件是屬于機密收藏品,因而除中情局内部人員和特殊的國家工作人員外,是不可能接觸到的。

位于中情局内部的這個博物館不像位于市區中心、赫赫有名的國家航空航天博物館或是國家檔案館那樣,各自擁有一間随時擠滿觀光人潮的歡樂禮品店。雖然這裡也有一間售賣特殊物品的商店,但是店内的貨架上僅陳列鋼筆、雪茄剪、杯子、水壺和披風等與間諜用品相關的物品,而且必須是現金交易,以防買家的個人信息被洩露曝光。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