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他們這樣講述《紅軍故事》

他們這樣講述《紅軍故事》

時間:2024-10-21 03:01:49

圖/《紅軍故事》劇照(左起:趙輝輝飾少年周國才、李博飾老班長、王珺飾白潔)紅軍長征的戰火硝煙已然散去,但84年前那場行程兩萬五千裡的戰略壯舉,那些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卻曆久彌新,永貯人們的記憶中。

就像國家京劇院的新戲《紅軍故事》。它由《草地炊煙》《半條棉被》《豐碑》三個小戲組成。三個故事都取自紅軍長征的人和事:在艱苦卓絕的草地裡,截取皮帶燃起炊煙的老班長表達了共産黨人的堅定信仰;“就是有一條棉被也要剪下半條給老百姓”的女兵們,給予了一個老人半個世紀的溫暖懷想;忠于職守、不辱使命、壯烈犧牲的軍需處長,在我們面前聳立起一座忠誠不朽的豐碑。國家京劇院的藝術家們精彩地演繹出一個個生動質樸的藝術形象,講述着感人至深的《紅軍故事》。

名家荟萃抒紅色情懷

《紅軍故事》荟萃了全國優秀戲劇名家,組成強大的創作陣容,齊心協力要将這部作品打造成新的紅色經典。

湖北省藝術研究院國家一級編劇胡應明、江蘇省鹽城市文廣新局國家一級編劇徐新華、中央軍委原政治工作部話劇團團長王宏分别擔任《草地炊煙》《半條棉被》《豐碑》的編劇;總導演為天津歌劇舞劇院副院長、國家一級導演張曼君;作曲、唱腔設計分别為北京京劇院國家一級作曲朱紹玉(《草地炊煙》《豐碑》),中國戲曲學院教授陳建忠(《半條棉被》);音樂統籌、指揮為國家京劇院國家一級作曲朱世傑;舞美設計為中央戲劇學院副教授修岩;燈光設計為國家話劇院國家一級燈光設計邢辛。

宋晨書記、袁慧琴副院長多次召開會議帶領劇組人員緊鑼密鼓推進創排工作。主要演員分别為國家京劇院國家一級演員李博(《草地炊煙》),國家京劇院副院長、京劇表演藝術家袁慧琴(《半條棉被》)、國家京劇院國家一級演員杜喆(《豐碑》),以及國家一級演員魏積軍、畢小洋、張小清、周婧、郭凡嘉等,資深演員賈永全和優秀青年演員郭霄、查思娜、胡濱、趙輝輝、王珺、張琦等。

這是導演張曼君首次與國家京劇院合作。她有着家鄉贛南革命老區培育的紅色情懷,繼《山歌情》《八子參軍》《母親》《永遠的歌謠》等紅色作品之後,又接下了這三個小故事組成的《紅軍故事》的導演任務。“曆史走到今天的節點,回憶重溫過往,為的是珍視與正視。珍視那些真摯赤誠的人和事,正視曆史的記憶和呼喚。贊崇高之信念,歎人情之真摯,立人物形象之鮮活,抒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之大美,是我們這次創作的最高任務。”為此,她要求演員們首先必須自己進入角色,先打動自己,才能夠打動觀衆。創排後期,張曼君導演在排練中腳部受傷,雖不能再上台手把手指導演員,但她依舊坐在輪椅上,用洪亮的聲音、動情的神态、誇張的手勢為演員說戲。大家笑稱,張導是利用全身的每一塊肌肉诠釋着《紅軍故事》。

《紅軍故事》劇組還力邀抒情花腔女高音歌唱家吳碧霞傾情加盟,為《半條棉被》配唱湖南民歌。“對面山上的妹子喲,茶梓花開了,你為麼子不回來喲……”清亮、甜美的山歌,抒發了劇中人對紅軍的思念之情,悠揚婉轉的曲調為全劇添彩。

在演先輩中成長

盛夏七月,《紅軍故事》正式撞響細磨階段。劇組的主創、主演和樂隊,以及主要配演、技導組、舞台監督等全體職員,揮汗如雨,潛心磨砺,以傳世之心誓将京劇小戲《紅軍故事》鍛造成具有民族和時代精神的精品力作。

《紅軍故事》集結了劇院一衆優秀的中青年演員,全體演員格外珍惜這一具有高度政治意義和時代精神的創排活動,全情投入到打磨與排練中。

《草地炊煙》中的老班長劉紅根由國家一級演員李博飾演。“劇中人物40多歲,應該是衰派老生的演法,但他畢竟是紅軍戰士,要演出他堅定的眼神和昂揚的精神狀态”,李博十分感激導演張曼君對他的啟發,那就是要深入人物内心,演得投入,才能打動觀衆。“這對我以後演傳統戲都大有裨益。”

主演趙輝輝、王珺都是入團不久的青年演員。武醜新秀趙輝輝為将劇中紅軍小戰士周國才的内心情感糾葛、诙諧生動的表情變化在戲台上精彩呈現,不知疲倦地按照導演要求,練神态、習技法、控節奏,在戲中形象化地演練跌打翻撲身段,圓場利落、落地剛勁,真正做到了技不離戲、戲不離技,對角色的刻畫漸入佳境,技藝日漸精湛,得到主創團隊和領導的肯定。

在《豐碑》中飾演軍需處長火雁的是國家一級演員杜喆,他充分發揮了自己文武老生的特長,文戲武唱,巧妙地運用探海、跪蹉、搶背等京劇傳統程式來表現在饑餓、寒冷中尋找掉隊戰士的情境。尤其是最後,他揮舞着誇大了的紅腰巾,翻撲滾跌,将革命的浪漫主義與英雄主義表現得淋漓盡緻,撼動人心。此外,優秀花臉演員胡濱、尚派青衣查思娜,在劇中甘當“綠葉”,表演亦到位、稱職。

在《半條棉被》中分飾馮康茹、謝夢溪、丁勝男的青衣演員周婧、郭霄、郭凡嘉,每日早早來到排練廳苦練唱腔,反複排演,準确掌握唱詞中微妙細節的處理。戲中結尾處,在與袁慧琴副院長飾演的徐解秀的四聯唱中,音性渾實、韻味濃郁,相得益彰,更為小戲增添了亮點。她們表示:“革命先輩為新中國的成立付出了寶貴生命,我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排練好《紅軍故事》就是歌頌英雄,以實際行動表達我們對英雄的緬懷與敬仰。”

袁慧琴副院長表示:“京劇的傳承離不開老藝術家們對國粹炙熱的情感和對京劇人的關愛,像劉長瑜、李維康、楊春霞等老藝術家都對我的從藝之路産生了非常深遠的影響。時至今日我還時常想起李世濟老師對我語重心長的教導,也正是他們對藝術的執着讓我意識到京劇必須要有好的接班人,我們有義務更有責任像他們當年一樣注重培養更多的優秀青年演員。就像這次創排《紅軍故事》,劇院就大膽啟用了青年演員作為主演。我非常欣慰看到孩子們比我想象的更有毅力,更懂什麼是嚴謹、什麼是堅持。傳承國粹、弘揚傳統文化絕非朝夕之事,需要從藝者傾盡一生去堅守,我有這個信心和其他同仁一起帶領我們的青年演員共同為京劇事業謀發展、創佳績。”

小戲不小,《紅軍故事》展示了革命先輩安如磐石的理想信念、百折不撓的英雄氣概、敢于勝利的革命風範,傳承了不屈的意志、必勝的信心和無畏的勇氣。該劇于2018年7月31日起在梅蘭芳大劇院演出,國家京劇院的藝術家們向觀衆們傾情講述了這三個《紅軍故事》。

圖/《紅軍故事》劇照(袁慧琴飾徐解秀)編輯/穆甯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