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幫西洛家收青稞

幫西洛家收青稞

時間:2024-10-23 01:42:03

文/白瑪娜珍

白瑪娜珍,女,藏族,生于拉薩,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詩歌學會理事,中華詩詞協會常務理事,國家一級作家。畢業于北京中國解放軍藝術學院、中國新聞學院,結業于北京廣播學院、北京魯迅文學院等。于1986年開始發表文學作品,發表大量的詩歌、散文、短篇小說等。散文《請伸開手臂》、長篇小說《拉薩紅塵》和《複活的度母》曾獲獎。

峽谷裡的尼巴村,比藏區其它地方海拔稍低,氣候也相對溫暖,剛過六月,青稞就該收割了。這天一早,隻見層層梯田一夜間已變成金黃色,株株成熟的顆粒飽滿的麥穗低下頭,在夏日的太陽風裡沉甸甸地搖曳着。村裡的婦女在各家田間地頭,開始了一年内最為辛苦的勞作——拔青稞。

地裡的土質松軟,婦女們不用鐮刀割青稞,而是用手一把把一片片地連根拔。之後,用鐵叉把麥穗割下來裝進口袋,當天由騾馬運回家,在屋頂的棚子下曬。麥稈紮成捆,也運回家,作為冬天牲口的飼料。這全套程序必須在當天完成,因為六月也是雷雨最多的季節。

在尼巴村,男女勞務的分工向來是平衡的。女人生育、種地、照顧牲口,男人上山伐木、采藥、修建房屋……如今,幾乎每家都買了摩托車,代替過去的騾馬,男人們冒險翻越陡峭山崖,在塌方、泥石流頻發的崎岖山路上往返于村莊和縣城,送孩子讀書、購買大米和日用以及出售一點高山藥材……

村民西洛家眼下沒有成年男人,覺羅提議我們去幫她收青稞。我們換上長袖衣服,帶上水壺出發了。

連日的勞作似乎令西洛精疲力盡,她的臉色黑裡透青,盤坐在地裡一面捆青稞稈,一面苦澀地朝我們笑着。她不住地打嗝,又不時伏下身,爆發出間歇性的氣管痙攣聲。她17歲的兒子昂桑腼腆地和覺羅一起在鐵叉上割着麥穗,他能聽懂簡單的漢語。

“你不想去上學嗎?”覺羅問他。“想,我喜歡畫畫……”昂桑擡起臉,雙眼燃起希望的光亮。那光亮在收割季節的尼巴村的青稞田裡,那麼美,猶如水中純真的彩虹。我和覺羅,心被莫名地打動了,仿佛找到了來到尼巴村的使命。

寫到這裡,我不由回想第一次見到西洛的情形和駐村最初的那段日子。

那天,在村裡我看到一個蓬頭垢面、黝黑消瘦的婦女背着蕨麻往家裡走。

尼巴村山青水秀,氣候比拉薩濕潤得多,紫外線比拉薩弱,也比拉薩海拔低和富氧,所以村民們大都很健壯,生計也能自給自足……但眼前這個婦女好可憐啊!

經過幾番詢問,才得知她叫西洛,有一兒一女兩個孩子,女兒是啞巴。鄰居大嬸說,西洛孩子的父親就在本村,可從來就不見他對這個家負過什麼責任。那個身材高挑、面色白皙的啞女,一開門見有陌生人就跑出去了。看她的背影,很有青春活力呀!家裡幾乎是一貧如洗,但西洛的臉上除了凄涼的笑容,卻看不出絲毫的抱怨。

西洛身體不好,讓我給她膽囊藥,說肚子很疼。她媽媽光着腳,很聽話地按照我的請求摘下帽子、面朝陽光配合我拍照,但她的眼睛和耳朵都早已失靈了。我把那盒午餐肉罐頭送給老人家了。早知如此,我真該多帶些食品……

今天,終于又回到似乎久别的尼巴村,回到我們的土樓,有種回家的感覺。

這裡真的很安詳。大山靜靜呼吸着。其實,如果把營養不良、農務繁重、衛生醫療條件差等方面予以徹底改變,這裡就真是世外桃源了!

覺羅去山上打電話,要聯系醫療隊來。醫生來啦!大家和我一樣高興,像過年一樣。我專門帶口信叫西洛來了。她還是非常瘦,衣着破爛,不停地打嗝,脖子上系着紅色金剛結。醫生說她可能是膽汁返流性胃炎。沒有化驗和儀器檢查,也隻能這樣推測。像這樣到村裡來給村民們進行一些簡單的健康體檢和保健知識普及,本來國家出台了許多政策,但具體實施得并不如意。所以,西洛的病就隻能這般拖着。我看了政府發下來的農牧民政策宣傳冊,考慮得很細緻、很周到,相信這種狀況會很快得到改變的!

下午醫療隊走了,我繼續讀《鳥》。書中對鳥兒學飛行那一刻的描述,讓我感到真的有輪回。就好比一個靈魂到了鳥兒身體裡,它醒來不懂自己是鳥兒,所以不懂用翅膀飛,媽媽教了以後,它才明白翅膀可以用來飛翔……那不是本能。除了呼吸和吃是本能,使用自己這一生的“裝備”,是需要學習的。

幫西洛收青稞又見到昂桑時,我突然感到自己很想幫他。西洛引我們看到她的兒女,就注定我們一定是有緣的。我能幫他,他喜歡畫畫,可以去拉薩學畫唐卡。

這幾天,總是有村民給我們送菜、送酒、送核桃、送酥油,還說一磨好青稞粉就要送糌粑來……搞得我和覺羅很不好意思。但願,我們能幫村民多做點實事。(責編曉林)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