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新世紀影像志十大代表項目

新世紀影像志十大代表項目

時間:2024-10-23 01:46:34

文/朱靖江

一.《中國節日影像志》與《中國史詩影像志》

由文化部民族民間文藝發展中心承擔的國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的項目,是迄今為止國内規模最大、建制最完備、參與者最多的大型影像志工程,各有100部影片成果及其海量影像素材,是新世紀以來最重要的國家級影像文獻工程之一,具有顯著的開創新與示範性。在其創作陣營之中,活躍着高校教師、科研團體、影視媒體、獨立制片人等攝制隊伍,以一種既有學術規範性,又适當彰顯創作個性的方式,實現着中國傳統節日與史詩影像的典籍化。

二.“鄉村之眼”計劃及其他參與式社區影像志

由雲南人類學者郭淨等人最早發起、在北京山水自然保護中心的支持下立項的國内最重要的參與式社區影像項目。它由生活在中國邊遠地區的少數民族村落成員在接受短期拍攝培訓之後,即以本地的生态、文化、生計或社會問題為主題,通過社區共同體的交流合作,創作紀錄片或其他類型的影像文本(如劇情片或圖片攝影)。它不以藝術或學術價值為使命,而是倡導以更為簡便易學的影像方法,表達當地人的主位文化觀點。迄今,雲南、青海、四川、廣西、貴州等地的少數民族村寨均有社區影像運動開展,已完成上百部村民自主創作的影像志作品,在國内外獲獎并産生廣泛的反響。

三.“學者電影”系列影像志

“學者電影”概念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人類學研究所研究員龐濤提出,從性質、目的與方法等方面,将影像與其他非學術性的影像作品相區别。由他本人主持的《喜馬拉雅山地民族影像志》即是此類“學者電影”的代表作之一。其作品強調對族群文化記錄與描述的“整體性”與“深描性”,試圖建構出基于影像民族志的學術表達與評價系統。相同類型的還有中國社科院學者如羅紅光研究員主持的“學者對談”系列影片,影片記錄了知名學者的學術對話,迄今已完成30餘部作品,收錄了近60位學界名家包括費孝通等已故大師的思想和影音。該系列影片展示了當代世界學者共同的現實關懷和差異化的學術視角,以影像的方式為後世保存了一段鮮活的學術史話。吳喬博士曆時10年拍攝的雲南新平縣“花腰傣”系列影像志,則對花腰傣族群體的社會生活與文化變遷進行長時間的跟拍,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

四.“民間記憶影像計劃”、“家·春秋大學生口述史影像計劃”等口述史影像志

近10年來,由獨立紀錄片導演吳文光發起的“民間記憶影像計劃”及由電視主持人崔永元發起的“家·春秋大學生口述史影像計劃”等,都是以影像記錄方法探尋與呈現過往的曆史記憶。“民間記憶影像計劃”目前已經采訪了至少246個村莊的1220位老人。口述史内容涉及到20世紀50年代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與前者相比,“家·春秋”影像計劃則面向海内外高校學生,通過參與、培訓和傳播,培養年輕人主動傳承家族記憶、傳遞家族情感,以影像方法搶救曆史記憶,喚起公衆和社會對口述史的重視。此外,王順寶主持的“中國民族工作口述史”項目也從一個重要的角度切入現代史的脈絡,通過對數百位民族工作者的影像記錄,呈現了60多年來中國民族工作的風雨曆程。

五.“中國記憶”影音文獻項目

“中國記憶”項目以國家圖書館為旗艦,是新媒體時代以“記錄曆史、保存文獻、傳承民族記憶、服務終身學習”為宗旨的全國性文化項目。2012年,由國家圖書館啟動。該項目響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于1992年發起的“世界記憶工程”,采集口述史和影像資料,收集照片、手稿、物品等相關記憶承載物,并将上述資源進行梳理整合,納入圖書館館藏體系。除了實物收藏之外,該項目還以影音文獻的攝制與入檔為主要工作方法,近4年來完成29部非遺項目專題片、18位非遺傳承人的影像口述史、影像資料、口述史料采集,共計約400個小時。

六.“中國民族題材紀錄片回顧展”與“中國民族影像志攝影展”項目

作為國家級民族博物館,中國民族博物館近年來在民族影像工作中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2015年,中國民族博物館成功舉辦“中國民族題材紀錄片回顧展”,既展映了半個多世紀以來代表性的民族志電影作品,又舉辦影片競賽單元為當代優秀民族志紀錄片作者提供交流的平台。2016年,該館又舉辦“中國民族影像志”攝影大展,彰顯這類圖片在保存人類曆史記憶方面不可替代的價值,希望為公衆展現民族文化之豐富,并以博物館永久收藏的方式為後世存留一個時代的記憶與故事。

七.廣西民族博物館“文化記憶工程”項目

廣西民族博物館自2004年開始,将影視人類學工作方法運用到日常業務工作中,依托全區10個民族生态博物館開展影像紀錄、整理、培訓、展示等具體内容,曆經12年,已在廣西多個少數民族聚居區培養了衆多村民影像創作者。經過培訓的當地民衆,開始用鏡頭“搜索”身邊具有傳承、保護價值的民族傳統文化和工藝,記錄那些正在黯然遠去的民俗風情和生活習俗。最後的成片在生态博物館裡循環播放,成為自我教育與對外展示的影像教材。廣西民族博物館還借助于該館主辦的“廣西民族志電影展”,将這些凝聚民族記憶的影像作品推向更為廣闊的舞台,大大提升了廣西少數民族的文化影響力。

八.“中國唐卡文化檔案”項目

這個項目由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馮骥才先生任首席專家,是當代規模最為宏大的藏族唐卡藝術普查與文獻編制工程,總計16卷。與傳統圖冊編纂式檔案整理工作不同,該項目從多學科交叉融合角度入手,對村落的自然環境、曆史沿革、地域民俗等進行全方位調查,并對唐卡的曆史流變、藝術特征、制作流程、傳承譜系等加以細緻描述,最終以文字、錄音、拍攝、錄像将普查成果記錄下來,取得了《中國唐卡文化檔案》和《中國唐卡數據庫》雙重成果。除寶貴的圖文資料之外,以影視人類學為指導思想的民族志紀錄片也是檔案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以口述史和創作流程的影音記錄,對唐卡文化系統進行了影像深描。

九.“故鄉的路”——中國少數民族攝影師大賽

圖片攝影在中國雖然參與者衆多,但長期缺乏理論引導與方法論建構,處于一種文化失範的狀态。特别是民族題材的攝影類型,往往流于獵奇,甚至扭曲、異化當地的文化事實。北京映藝術中心自2009年起,發起了“故鄉的路”中國少數民族攝影師聯展活動,倡導少數民族攝影創作的主體性。2015年,第一屆“故鄉的路”中國少數民族攝影師大賽在北京舉辦,在近百名參賽者當中,新疆維吾爾族攝影師艾熱提·艾沙以其在家鄉和田多年的生活經驗與厚重的影像風格赢得大獎。“故鄉的路”首次在中國攝影界提出“民族主體性攝影”的觀念,并開始借助于視覺人類學的理論框架,構建一種主位影像創作立場,為中國少數民族攝影家提供了一條自内而外進行文化表達的創作路徑。

十.“隐沒地”與“影觀達茂”等實驗性民族攝影項目

2012年至今,新華社領銜編輯陳小波率領攝影家團隊先後進駐甯夏回族自治區西吉縣上圈組——一個面臨生态移民、即将成為“隐沒地”的小村落,以及内蒙古達爾罕茂明安聯合旗(簡稱達茂旗)的鄉村與牧區,尋找用影像呈現中國少數民族文化真實圖景的新方法。在上圈組,攝影師們與回族村民不再是傳統的拍攝者與對象之間的關系,從未端過照相機的農民成為創作者,完成了諸多攝影作品,其視角之新穎與情感之真摯,令職業攝影師反思深刻;在達茂旗,一批中國頂級攝影師放棄傳統的“采風”活動,駐守在一個牧點或村莊,深入地拍攝一個主題,用影像深描與田野調查相結合的方式,對變遷與堅守的蒙古族文化傳承者進行細緻的書寫。盡管這些帶有實驗色彩的民族攝影項目未臻完美,卻展現了當代中國攝影界勇于打破陳規舊範的思考與行動。(責編梁黎)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