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打造宗教慈善公益平台 為全面小康作出新貢獻

打造宗教慈善公益平台 為全面小康作出新貢獻

時間:2024-10-23 01:48:04

本刊記者

“6·30”廣東扶貧濟困日到來之際,廣東省民族宗教委近日在廣州召開宗教界2016年扶貧濟困日活動座談會。省佛教協會、省道教協會、省伊斯蘭教協會、省天主教兩會、省基督教兩會等全省性宗教團體秘書長以上負責人,以及宗教界和熱心人士代表近100人參加座談會。

出席座談會并講話的副省長何忠友,充分肯定了全省宗教界在扶貧濟困、捐資助學等方面所做的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他指出,近年來,廣東宗教界積極響應黨委政府号召,發揚宗教優良傳統,在扶貧開發、赈災救災、扶危濟困等社會公益事業方面作出了很大貢獻,體現了宗教界強烈的社會責任感,也樹立了宗教界服務社會的形象。今年是廣東新時期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三年攻堅的第一年,能否起好步、開好頭,廣泛動員社會各界參與扶貧濟困活動,對全面完成三年脫貧攻堅任務、2018年率先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标具有重要意義。為此,全省宗教界要深化認識,進一步增強消除貧困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繼續發揚扶貧濟困的優良傳統,發揮宗教界的自身優勢,大力推動貧困地區、貧困群衆早日脫貧奔小康,繼續為廣東率先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标作出新貢獻。宗教工作部門要将扶貧濟困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大力支持、正确引導宗教界開展活動,營造有利環境,确保宗教界扶貧濟困活動健康有序。

參會的全省各宗教團體負責人發言時,紛紛表示将在更大範圍内廣泛動員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衆,堅持以扶貧濟困為重點,因地制宜、因教制宜地參與公益慈善活動,努力為全省實現“三個定位、兩個率先”的目标作出新的更大貢獻。會上,省扶貧基金會副秘書長宣讀了《聚焦貧困人口助力攻堅脫貧》募捐倡議書,省佛教協會會長釋明生宣讀了廣東省宗教界《關于開展扶貧濟困活動》的倡議書。随後,全省各宗教團體、宗教界人士踴躍捐款621.16萬元,并将定向用于幫扶全省建檔立卡的176.5萬貧困人口脫貧緻富。

自2010年首倡設立“廣東扶貧濟困日”以來,廣東省宗教界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領導和全省各級宗教工作部門的精心組織下,秉持“一分捐贈,一份愛心”和“慈心濟世”的理念,弘揚服務社會、利益人群的優良傳統,廣泛開展以“扶貧、扶老、助殘、救孤、濟困、助學”為主要内容的扶貧濟困活動。

以扶貧雙到為平台,宗教界積極、廣泛參與扶貧濟困活動。自省委省政府提出“規劃到戶、幫扶到人”的扶貧開發戰略以來,全省宗教界率先響應,實施開展“十百千”扶貧濟困工程和“百寺扶千戶,百觀扶百家”等活動,累計投入1億多元幫扶對口支持10個少數民族村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資助500人次少數民族貧困大學生讀書,使近2000戶農村困難群衆脫貧。與此同時,将扶貧濟困日與宗教活動慈善周結合起來,進一步凝聚全省宗教界力量打赢扶貧攻堅戰,發動籌集善款定向幫扶廣東省内和西部民族地區。“十二五”期間,僅省民族宗教委主導組織的扶貧濟困日暨宗教慈善周活動,現場捐款就超過1500萬元。全省幾乎所有的寺觀教堂都在當地宗教部門的引導下,不同程度地參與扶貧雙到活動。如廣州市光孝寺捐款200萬元支持新疆喀什、西藏林芝及省内民族地區扶貧;梅州市千佛塔慈濟會捐款扶助梅縣區大塘村、大和村、大沙村120戶貧困家庭;揭陽市道教龍藏洞捐款8萬元用于當地的公路維修建設等。除了宗教界代表人士外,一批批有威望、綜合素質高的宗教教職人員也紛紛參與到活動中,并以個人名義捐贈善款,為引導社會各界參與慈善活動起到了良好的帶頭示範作用。

以對口幫扶為重點,宗教界凝聚力量參與扶貧濟困。按照扶貧雙到工作安排,近年來省民族宗教委先後對口幫扶連南瑤族自治縣連水村和香坪村。其間,宗教界以解決民生問題為重點,以促進發展生産為主線,以産業項目帶動為抓手,開展全方位、立體式幫扶。如廣州光孝寺、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捐資興建桑蠶基地,助力“一村兩品”經濟發展,打造蠶桑特色産業;為破解貧困戶無啟動資金難題,佛教界捐資設立扶貧扶助資金,幫助貧困戶發展種養殖業。全省宗教界和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還捐資幫助連南興建了一個占地90畝、集生産生活商貿文化和休閑旅遊于一體的移民新村。這些精準扶貧舉措,收效都非常明顯。2013年初,廣東省第一輪扶貧結束,連水村一舉甩掉貧困帽子,全村119戶貧困戶全部實現脫貧,有40戶貧困戶整體搬遷入新居,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完備。近兩年,通過宗教界的持續幫扶,連水村商貿街日漸繁華,街上瑤繡、瑤族服飾、大米臘肉等土特産不斷豐富起來,2014年該村被評為首批全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2015年香坪村集體年收入達8.64萬元,稻田魚、麻鴨等養殖項目産業不斷擴大,村民走上了脫貧緻富路。宗教界積極幫扶民族地區發展,創造了扶貧開發雙到工作的“連水經驗”,得到省領導、有關部門和村民的高度評價。

以服務為核心理念,宗教界扶貧濟困領域不斷拓展。宗教界在積極參與精準扶貧的同時,還充分發揚樂善好施、扶貧濟困的傳統,主動開展施醫送藥送溫暖義診、捐資助學等扶貧濟困活動,如針對連南、連山、乳源等粵北山區縣村民居住分散、生活水平不高、醫療水平較低的狀況,省基督教兩會每年至少組織兩批、每批40人的專家教授為當地村民義診。各宗教團體的扶貧濟困領域也不斷拓展,形成了一批特色品牌,如佛教界開辦10家慈善中醫診所,免費為困難群衆施醫贈藥,累計接診超過13萬人次,免費發放藥品250餘萬元。省伊斯蘭教協會促成廣州阿拉伯僑民委員會參與連南扶貧雙到工作,支持民族地區民生建設。

通過持續、深入地參與扶貧濟困活動,廣東省宗教界已經打造出了一批宗教慈善公益平台,其中一些已經成為全省慈善公益活動的品牌。(責編曉林)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