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那種令人不安的事實,一直潛伏在人們腦海裡

那種令人不安的事實,一直潛伏在人們腦海裡

時間:2024-10-20 02:46:15

當人們知道自己即将離世時,會更加堅守基礎文化信念,并努力提高自我價值感

人終有一天會離開人世。一些心理學家認為,這一令人不安的事實一直潛伏在人們的腦海裡,并支配着生活中的所作所為。

死亡教育缺位

在世界上大部分地區,死亡的主色調是灰暗的。

中國人将葬禮稱為“白喜事”,但對于死亡,大多數人還是諱莫如深的。在英國,多數人忌諱談論臨終前或身後之事的安排。臨終事務聯盟針對2000名英國成年人所作的調查顯示,隻有21%的受訪者和家人談論過自己的後事安排。調查顯示,約八成英國人在談論臨終或死亡時會“色變”。

臨終事務聯盟組織的執行總裁克萊爾·亨利表示,“每個人都會最終面臨生命垂危的一刻,但我們中間卻有很多人逃避這個話題,甚至不願面對現實。”她指出,“更坦誠地讨論生死問題,以及提早安排後事符合每個人的實際利益。”

一份針對1000名家庭醫生所作的調研顯示,雖然與病人談及死亡的醫生人數在增多,但是仍然有四分之一的家庭醫生本人未和家人談及後事安排。

正是由于人們諱言死亡,使得“死亡教育”在我們的生活中缺位。

死亡教育不僅針對行将就木的老人,美國加利福尼亞奧克蘭的高地醫院醫生傑西卡·澤特爾認為,在理想的情況下,這種教育應當和性教育一樣,在青少年需要它之前盡早進行。澤特爾建議在所有高中内進行死亡教育,學習這門課程是一種公民責任。

不同的反應

重症監護室裡的老人和課堂上的學生,對于死亡的感受和認識可能是完全不同的。雖然殊途同歸,但和終點的距離決定了感受的強弱。

對于身體健康的人來說,死亡往往隻是盤踞在我們的腦海深處,并從潛意識層面對行為産生影響。美國費城兒童醫院和費城大學兒科醫生倫理學家福特納說:“大多數時候,我們都察覺不到時間的流逝,也不會去思考死亡的問題。人們的主要精力都放在應對眼前更加迫切的問題上。”

然而,研究人員發現,那些覺得死亡臨近的人,不少人雖然會有惶恐,但更會有“老牛自知夕陽晚,不需揚鞭自奮蹄”的使命感,并依靠堅持某些信念來驅趕對死亡的恐懼。

紐約斯基德莫爾學院心理學教授謝爾頓·所羅門提出了“恐懼管理論”,這一理論的基本觀點是,為了緩解與生俱來的死亡恐懼,人們會信奉文化價值觀。這種價值觀使人感覺每個人都是這個世界中有價值的一員。

研究人員發現,當人們知道自己即将離世時,會更加堅守基礎文化信念,并努力提高自我價值感。人們還會變得愈發捍衛自己的信仰,并對任何威脅信仰的事物作出帶有敵意的反應。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但這種“善”是有明确針對性的。得知死亡迫近,人們往往會對那些在相貌、政治傾向、出生地和宗教信仰等方面與自己相似的人更加友善。

不過,同時有人會以更輕慢的态度對待那些和自己沒有什麼相似點的人。因為在這種情況下,人們認為已經沒有必要再浪費時間和精力對“非我族類”虛與委蛇。

研究發現,知道死亡臨近可能會讓人們更關注生活目标和社會聯系。奧地利薩爾斯堡大學的心理學教授艾娃·約納斯表示,需要“想出一些辦法,幫助我們接受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并将這些知識融入我們的日常選擇和行為中;了解生命的寶貴可能會加深人們對其價值的認知,并讓人們産生‘我們都在同一條船上’的感覺,增進寬容和同情之心,将防禦反應降至最低。”

求生欲同樣影響生活

強大的求生欲,則會從另一個角度對生活造成影響。

隻要有一絲活下去的希望,人們就不會放棄。有些人會決定把全部精力放在戰勝疾病上;有的人選擇反思自己的生活,盡可能與所愛的人在一起做快樂的事情。

不過,并不是每個人都能表現出最好的一面,如果求生欲湮滅的話,生活同樣會偏向其他軌道。喪失求生欲的人可能會選擇脫離現實,這不一定是因為懶惰,而是因為不知所措的感覺淹沒了他們。他們變得無所事事,沉迷喝酒、吸煙、購物和暴飲暴食。既然死亡時間是命中注定的,那就幹脆放飛自我。

知道死期将至,還有一種可能背道而馳的選擇是:求死欲。持這種選擇的人會以自己的方式結束自己的生命,打破預期死亡時間。在某種程度上,這能使他們對于整個過程擁有更多控制權。

約納斯和同事發現,當要求人們想象他們會飽受痛苦并漸漸死于疾病時,選擇用自己的方式結束生命的人會有更多的控制感,不怎麼表現出對死亡的焦慮。

求死欲選擇的不是時間,而是尊嚴。其實,對于奔跑的生命來說,最可怕的一點并非抵達終點,用美國作家梭羅的話來說,是死到臨頭才發現自己根本就沒有活過。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