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中國制造 2025”:吹響新時代職業精神的“集結号”

“中國制造 2025”:吹響新時代職業精神的“集結号”

時間:2024-10-19 06:21:23

《中國制造2025》的問世被世界輿論普遍認為是中國邁向現代化制造業強國的首部能夠較為完整地體現中國政府“強國夢”的行動指南和綱領性文件。它既是中國政府在新時代背景下治國理政的“宣言書”,也是中國制造應對新形勢下産業變革的“投名狀”。這份強國戰略的行動綱領不僅指明了中國制造未來的發展方向和發展重點,而且突出強調了“人才為本”“健全多層次人才培養體系”等職業教育的新理念、新思路。

一、“中國制造2025”折射出的職業精神氣息

(一)濃縮了職業精神當代之義

《中國制造2025》開篇就明确提出:“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是立國之本,興國之路,強國之基。”指明了現代制造業在我國國民經濟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作為曾經擁有悠久曆史和衆多門類的傳統制造業大國的我們對于制造業并不陌生,并一度引以為豪。然而時至今日,在全球制造業格局面臨重大調整、我國經濟發展環境發生重大變化的當代,我國建設制造強國的任務顯得艱巨而緊迫。究其原因,除了外部環境的變化,更為要緊的是制造業的内生業态也悄然發生了改變。與此呼應,制造業背後所體現的職業操守和職業精神也理應發生嬗變。傳統手工作坊式的制造業大多呈現出簡約、實用等制造品質與職業精神;近代機械化批量生産的制造業更多地體現出規模、标準等制造水平與職業操守;而當代“中國制造2025”應當表現出其追求精緻、個性和創新力等時代精神氣息和工藝品質。

(二)賦予了職業精神時代視角

從《中國制造2025》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戰略目标中不難看出我國政府“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以促進制造業創新發展為主題,以提質增效為中心……培育有中國特色的制造文化,實現制造業由大變強的曆史跨越”的堅定決心和堅強毅力。這既是我國政府對當代中國制造業的殷切希望,也是對中國人民和制造業從業勞動者的莊嚴承諾;這既是新時代賦予中國制造業的光榮使命,也是中國制造業必須刻畫和銘記的時代烙印。中國制造業從業者在“中國制造2025”精神的指引之下必須給“中國制造”标記出自己的注腳,鑄造出自己的時代價值。

(三)揭示了職業精神實現之路

從《中國制造2025》所給出的實現“中國制造2025”目标的戰略任務與重點以及戰略支撐與保障中,體現出當代中國制造業發展的價值取向和精神追求,即“堅持問題導向,統籌謀劃,突出重點;必須凝聚全社會共識,加快制造業轉型升級,全面提高發展質量和核心競争力……”要想實現這一目的,必須依靠提升創新能力、開展深度融合、強化基礎能力、加強品牌建設以及強調重點領域突破等方面。而這一切不僅需要國家機制體制的改革,需要公平開放的市場環境,更需要健全的人才培養體系。正所謂謀事在人,人才是這個時代最為寶貴的資源,要想實現“中國制造2025”的戰略目标就必須緊緊依靠人才,且這些人才不僅要有過硬的專業本領和前瞻性的行業素養,更要有敢為人先、勇攀高峰的職業操守和職業精神。

二、“中國制造2025”給我國職業教育帶來的啟示

(一)當代我國的職業教育要大批量“造才”

為了盡快實現《中國制造2025》的發展目标,我國必須有相當數量或同等體量的人才隊伍和人才體系與之相适應。這就為我國教育産業的規模化發展和專屬性要求提出了更高層次的要求,在諸多教育門類和教育途徑中,職業教育将會承擔起更多的曆史使命和更高的教育職責。由于職業教育一直以來都是以市場為導向,緊跟行業産業的發展現狀與未來态勢,以學生更好的發展和就業創業為己任的,因此,我國的職業教育必将成為為“中國制造2025”發展戰略提供人才儲備與人才輸送的主戰場,也必将成為專業化人才培養和複合型人才培訓的主陣地,更會成為引領制造業人才隊伍建設與轉型升級最重要的搖籃。

(二)當代我國的職業教育要大力氣“育人”

為實現《中國制造2025》的既定目标不僅需要大批量可用之才,也需要這些可用之才符合“中國制造2025”所賦予他們的特殊要求。即他們應該是我國制造業發展急需的專業技術人才和緊缺性人才,應該是經營管理人才和技能型複合人才。他們的出現不僅是為了創造價值、取得業績,更是為了能夠将“中國制造”這張名片所富含的中國元素、中國聲音和中國力量體現出來,以彰顯“中國制造”的生命力。為此,應當對這些可造之才進行全方位的培養;應當精心組織,分類指導,加快人才培育體系的建設,力争打造出一支合格的、綜合素養均衡的人才隊伍。

(三)當代我國的職業教育要大規模“塑心”

育人要育心。當代我國的職業教育還要為“中國制造2025”目标的實現培育一大批數量足夠、技能領先且極具“匠心”色彩的“大國工匠”。縱觀世界各國制造業的發展軌迹和制造業人才的培養曆程及模式,培育和完善一個制造産業鍊相對容易,培育和練就一名出類拔萃的行業産業“專家”卻沒那麼容易,而培養一名專業本領過硬又極具“工匠”氣質的“模範生”更是難上加難。與其等到定型後的推倒重來,倒不如從職業教育階段就對受教育對象進行系統的“匠心”培育與養成規劃,将專業技能培養與“職業價值觀”的培育結合起來,對每一位受教對象既“育能”也“塑心”,力求達到對人才的全面綜合可持續發展的教育目的。

三、“中國制造2025”:構建我國職業教育的育人之策

(一)當代我國的職業教育要做好自身的教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中國制造2025》中提出的加強制造業人才發展與培養的方案和設計給了職業教育全新的育人思路。職業教育要想為“中國制造2025”這一系統工程出力報效就必須做好自身的人才供給的結構性改革和供給側配套改革。要秉承育人工作“統籌規劃和分類指導”的原則,以“提高現代經營管理水平和企業競争力為核心”的育人目标為引領,進一步構建與完善從研發、轉化、生産到管理的人才培養體系,以高層次、急需緊缺專業技術人才和創新型人才培養為重點,強化職業教育和技能培訓,廣泛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示範,力争把建設一支門類齊全、技藝精湛、行業領先的高技能複合型人才隊伍的工作落實好,以期實現人才培養和職業教育改革工作的雙豐收。

(二)當代我國的職業教育要寫好自身的“立德樹人”教育文章

在做好為“中國制造2025”輸送批量人才的教育工作的同時,也應牢記職業教育的初心和使命,即把對人才專業技能的培養和造就合格人格與業态品質的工作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因此,職業教育要大力弘揚以“工匠精神”和“企業家精神”為核心的“匠心”文化;大力倡導以“立德樹人”“德藝雙馨”為标識的職教文化。總之,職業教育既要做好專業素養培訓、技能創新運用等人才指标“硬實力”的養成工作,也要做好當代勞動者正确的勞動價值觀、核心的主流價值觀等文化“軟實力”的塑形工作,把“立德樹人”這篇職業教育文章寫好、寫細、寫活!

【本文系2016年度江蘇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基金資助項目“以供給側改革引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轉型發展研究”(2016SJB710120)、2016年度常州大學高教所課題“高職院校‘匠心文化’的培育及其價值實現路徑研究”(CDGZ2016020)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單位:常州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思政部)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