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未來·職場

未來·職場

時間:2024-10-19 07:18:47

未來20年内,中國将有約26%的工作崗位被人工智能及自動化技術所取代。這聽起來似乎令人憂慮,但好消息是,自動化預計将增加就業38%,也就說是,将有約12%的就業淨增長,相當于額外增加約9000萬個就業崗位。

9月17日,世界經濟論壇發布的最新研究顯示,全世界正在興起“工作場所革命”——在工作場所應用人工智能和自動化的時代即将來臨。目前,機器承擔了全球29%的工作任務,到2025年将超過半數。

總體來說,第四次工業革命對就業的影響是積極正面的,但也一定會是颠覆性的。機器人同事已經在門外等着進場了,而無論是政府、企業負責人,還是人類員工,準備好迎接這一天了嗎?

人工智能會“占領”哪些崗位?

不難想象,工業生産中的體力勞動,以及行政管理中那些例行工作将大量被自動化勞動力所取代,從而使人類員工能夠從事生産力更高的任務。

哪些行業的崗位會更多削減人類員工,而讓機器人員工上崗?世界經濟論壇發布的最新研究顯示,在礦業和金屬、消費品、信息與技術行業,預計削減職位的公司比例高于專業服務行業的公司。

是不是高學曆知識分子就不會被機器人替代?事實上,在金融、法律服務、醫療等行業,機器人員工正在躍躍欲試。

普華永道中國金融業管理咨詢主管合夥人張立鈞在接受《中國經濟周刊》記者采訪時分析說,人工智能對金融行業将産生3方面影響:第一,在零售端,銀行前台将被替代,這部分員工未來将從運營交易型走向咨詢型,為客戶提供解決方案;第二,投行的分析師也将被取代,他們将來更多會投入到編程、設計模闆,從而指導人工智能來提供分析師服務;第三,未來随着信息越來越透明,市場越來越有效,智能投顧将逐漸在私人理财中發揮作用。

事實上,摩根士丹利已經通過引進人工智能,為其1.6萬名财務顧問的工作提供強有力的支持。通過不斷學習,了解客戶,智能顧問能夠與人類員工持續開展互動,根據客戶不斷變化的财務狀況主動推薦一系列選項。

在法律服務行業,貝克·麥堅時國際律師事務所全球主席PaulRawlinson認為,雖然人工智能暫時還不能從根本上改變律師行業的遊戲規則,但在可預見的未來(3~5年),人工智能就可以幫助我們更快、更高效,甚至更低成本地完成法律服務。

比如,大量的法律文件再也不需要人工去審查,而是可以交給機器代勞。類似的,人工智能也正在試圖替代專業醫生,去分析癌症X片。

那麼,對于人類員工來說,新的就業崗位會來自哪兒?

“服務領域将提供最多的工作崗位,包括醫療服務、技術服務、教育等。”普華永道首席經濟學家JohnHawksworth認為。

在張立鈞看來,随着中國經濟結構轉型,從制造業、工業走向服務行業,服務行業整體的工作機會是在提升的。工業領域就業也将從低價值勞動密集型生産向價值更高的崗位轉移。

此外,中國還處在城鎮化進程中,同時中國正在建設智慧城市,包括智慧交通、智慧能源、智慧醫療等,其中會有很多新的與人工智能有關的工作被創造出來,所以盡管人工智能可能取代一些自動化的機械性的工作,但還會産生很多新的工作崗位。《中國經濟周刊》首席攝影記者肖翊|攝和機器人做好同事

無論你是否願意,機器人都将越來越多地加入你的工作隊伍。

對于企業來說,通過整合智能技術與人類智慧,打造面向未來的員工團隊,将助力企業實現前所未有的收入增長和創新成果。

例如,日本零售控股公司迅銷集團為其店員部署了基于人工智能技術的設備。該技術能夠提供有關庫存、訂單和退貨的實時數據,讓客服人員能夠在掌握更多信息的情況下與客戶開展對話。該公司還計劃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加速産品上市,以此助力實現2021年企業營收增長七成的戰略目标。

埃森哲公司在本次達沃斯論壇期間發布的報告預計,如果所有企業能夠像領軍企業一樣積極投資人工智能和人機協作,則有望在2018年至2022年間将企業收入提高38%(這一比例在消費品和醫療衛生行業高達50%);整體而言,這意味着全球企業屆時将新增總利潤4.8萬億美元。

在埃森哲的調研中,74%的受訪高管表示,他們計劃在未來3年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大幅或極大幅提升工作的自動化水平;97%的受訪者表示,他們計劃利用人工智能技術提升員工能力,希望通過員工與智能機器密切協作以創造新的價值來源。

對于人類員工來說,應當如何應對“職場革命”所帶來的機遇與挑戰?

事實上,如果運用得當,機器人對于人類的飯碗并不總是威脅。甚至,數字化增強可以将員工們變成“超級英雄”:在機器人的支持下,流水線員工可以生産更多商品;通過實時案例分析的輔助,律師将找到更強的論據;使用數據信息基因組模型的生物化學家則可以治愈更多的疾病……

為了免于被機器人替代,在本次達沃斯論壇上,不少參會者提出,一方面,高等教育需要适應時代,進行改革升級,加強科學、技術、機器人、工程、藝術、數學和設計等方面的教育;另一方面,對于個人來說,終身學習是必要之舉,可能四五十歲仍然需要重返學校來回爐。

也有不少參會者強調,政府應更多承擔起責任,幫助中低技術的失業者接受培訓,重新定位,同時也需要未雨綢缪,改造現在的社會安全網、社會福利政策。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