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一個新粒子,誕生一個新世界

一個新粒子,誕生一個新世界

時間:2024-11-07 07:59:37

1978年,新澤西,普林斯頓。

r中國物理代表團訪問美國,代表團成員有四人,其中有後來被稱為“中關村第一人”的中國科學院物理所核聚變專家陳春先。為了這次訪問,陳春先像其他成員一樣購置了統一的灰調西裝,統一的皮鞋,穿越了浩瀚的太平洋,來到前不久還被中國人稱為腐朽荒淫的國度。多年的閉關,外面的世界什麼樣?仿佛一個世紀輪回一樣,一百年之後他們又成為先行看世界的人。

r代表團的訪問目标是,參觀普林斯頓等離子物理實驗室環形聚變實驗反應堆的托卡馬克:一種環形磁約束裝置。不僅用美國的實驗數據對比北京托卡馬克6号裝置的實驗數據,還要以美國托卡馬克為參考藍本,籌建國家投資4000萬元的托卡馬克8号裝置,從核聚變中探索人類新能源。就此來說,雖是輪回,卻又和一百年前不一樣。

r1954年蘇聯原子能之父薩哈羅夫,在西伯利亞庫爾恰托夫原子能研究所研制出了存放等離子體的容器,命名為托卡馬克。1968年,托卡馬克裝置T-3取得重大突破,在千萬攝氏度高溫以上獲得穩定環形高溫等離子體。翌年英國卡萊姆實驗室的科學家在蘇聯對T-3進行測試,證實了蘇聯獲得的重大突破,在全球引起轟動,西方各國紛紛建造托卡馬克。1974年,陳春先帶領課題組奇迹般地研制出中國首台托卡馬克6号,打破西方發達國家對核聚變的壟斷。有了這樣的成績,訪問美國,考察學習,順理成章。

r著名華裔實驗物理學家丁肇中見到了代表團,他曾有一句名言:“科學實驗的結果往往會出乎人們原來的想象,産生出新的粒子,新的世界。”其實不僅科學實驗,很多事情都是這樣:偶然決定着必然,一個看起來無關的事物可能會改變整個事物的方向。如同一個新粒子,誕生了一個新世界,訪美期間,美國給陳春先留下最深印象的不是先進的實驗室,不是托卡馬克,而是科研爆發力。陳春先注意到本來托卡馬克、人造衛星是蘇聯首先研制成功,但是美國核聚變之父弗斯(H.P.Furth)教授帶領科技人員,隻用了幾個月就研制出托卡馬克,并且超過蘇聯,成為日本、德國、法國建造托卡馬克的學習基地。接下來,很快美國的航天事業趕超了蘇聯,不但發射衛星,有了宇航員,還把人送上了月球,超越了加加林。美國何以這麼快?此外,陳春先還注意到美國核聚變的研究是軍事和民用兩條腿走路,提高軍事實力同時推進民用核發電,促進經濟的發展,互為源頭。這些都讓陳春先感興趣,想弄個明白。

r不久,陳春先有了第二次訪美的機會,這次他的身份是民間訪問者,行動比較自由,沒有接待方,因此也沒有接待費用的限制,可以到處走,想看什麼就能看什麼。上次訪美交下的朋友提供了諸多方便,陳春先十分輕松,這次重點看的是美國的民用核設施,走訪了20多個城市,參觀了幾十個核聚變實驗室。同樣有許多驚奇,同樣是這些驚奇改變着陳春先,比如讓陳春先驚奇的是那些先進的實驗室的設備竟是一些小公司制造的,這些小公司多不過百人,少則幾十人。

r“這些小公司怎麼可能為核實驗室制造設備?在中國這得幾千人!”

r陳春先問朋友,朋友告訴陳春先:“這些小公司是美國新技術擴散區的新技術公司,新技術擴散區在波士頓128号公路、舊金山矽谷兩地,那裡有幾千家新技術公司。這種公司由兩部分人組成,一部分人是教授、工程師、大學生,他們有技術,負責産品設計、研發、制造、銷售。另一部分人是風險投資家、企業家、金融界人士,他們有錢,負責提供公司創業時需要的資金。我們實驗室使用的超導磁體,就是128号公路上的永磁公司制造。”

r陳春先聞所未聞,有種穿越感。的确,閉關鎖國之後,再次開放,一切都那麼新鮮。“教授、大學生辦公司?”如果中國人是地球人,美國人就不是;如果美國人是,中國人就不是,差别太大了,思維方式都不一樣。至此,陳春先完全忘了最初來訪問的理由:托卡馬克。

r托卡馬克是前現代的東西,矽谷,128公路才是當代。

r128公路讓陳春先想到北京二環路,而中關村與矽谷在人才密集度上也有相似之處,但不同更為明顯:時光不同。或者說,兩個國家不能同日而語,存在着巨大的“時差”。物理學家從來是善思考的,思考常常超出物理之外。那麼中國要想與世界同日而語,中關村就得先同日而語。

r陳春先到矽谷、128公路轉了一大圈。這位中國的核聚變物理學家自身産生了聚變,如同丁肇中所說,一個新粒子,誕生了一個新世界,一個觀念誕生了新的陳春先,陳春先的大腦發生了結構性變化。

r128公路兩側林立的多家高新技術小公司成為陳春先興趣所在,陳春先找到朋友提到的永磁公司。永磁公司的老闆湯姆克是荷蘭裔美國人,波士頓大學核物理學教授,可以說陳春先與湯姆克完全是同行,但湯姆克做教授的同時還開着這家永磁公司,為美國航天局供貨,這讓陳春先覺得與湯姆克不能同日而語。

r“我有技術有想法,另外一些人有錢,”湯姆克教授對陳春先教授說,“就這麼簡單。二者結合起來,就可以創造産品。”

r“真這麼簡單?”陳春先難以置信。

r“非常簡單。”

r“你有多少人?”陳春先問。

r“二十幾個,但産品在全球各個核實驗室使用,生意多時會招些臨時工。”

r簡短的談話,對陳春先的震撼卻不簡單。

r128公路是波士頓市的一條半環形公路,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由位于波士頓的馬薩諸塞理工學院(MIT)的一些研究實驗室,分化出了一些新技術公司,如離子公司、高壓電公司和EG-G公司。陳春先詳細了解到,這期間,MIT鼓勵搞工程的教工跟本地區的私人公司挂鈎,不僅允許MIT教工向當地公司提供咨詢服務,而且還鼓勵他們去開辦公司。在微電子技術革命開始後,MIT和聯邦政府或建立風險資金公司或撥款資助,使這個地區很快成長為高技術區。到20世紀60年代,美國投資200億美元搞載人飛船登上月球,又在幾十年的美蘇“冷戰”中投入數千億美元研發軍事裝備。雖然在全球軍備競賽中領先,但是這些巨額投入沒給美國經濟帶來好處,美國與日本等國家在經濟競争中處處敗陣。日本的汽車、半導體、彩電等産品暢銷全球,美國産品處于競争劣勢。美國為扭轉被動局面推出128号公路、矽谷技術擴散區,頒布稅收、貸款、風險投資、企業上市等優惠政策,鼓勵科研人員辦公司擴散新技術,新技術産業成為美國經濟新的增長點。

r這段曆史包含着相當重要的觀念,從中幾乎可以看到美國經濟發展的引擎。

r陳春先又去了矽谷。矽谷地處美國加州北部舊金山灣以南,早期以矽芯片的設計與制造著稱,因而得名。後來其他高技術産業也蓬勃發展,矽谷的名稱現在泛指所有高技術産業。矽谷是美國重要的電子工業基地,也是世界最為知名的電子工業集中地。擇址矽谷的計算機公司已經發展到大約1500家。其特點是以附近一些具有雄厚科研力量的美國一流大學斯坦福、伯克利和加州理工等世界知名大學為依托,以高技術的中小公司群為基礎,并擁有惠普、英特爾、蘋果、思科、英偉達、朗訊等大公司,融科學、技術、生産于一體。

r在矽谷,陳春先完全被那些由教授和學生創辦的小公司給迷住了。斯坦福大學的老校長泰曼是個有遠見的科學家,當年他決定把校園的一些土地租給師生去辦高技術公司,鼓勵師生創業,将所學知識與創意轉化為生産力與商品。有兩個學生在一個車庫搞出第一台高頻振蕩器,在另一個車庫,世界上第一台微型計算機出現在又一個年輕人手中。作為這些技術的副産品,矽谷的車庫中誕生了後來馳名世界的兩家公司:惠普和蘋果。

r陳春先一直試圖理解為何美國核聚變實驗的效率那樣高,周期那麼短。此前他一直以為美國人的實驗技術先進,制造設備的工廠水平高,但現在他理解了波士頓的128公路,理解了舊金山灣的矽谷,理解了斯坦福大學,理解了“技術擴散區”的概念,他終于明白了“把工廠、學校、科研院所密切聯系起來”的格式塔體制。格式塔系德文“Gestalt”的音譯,主要指完形,即具有不同部分分離特性的有機整體,将這種整體特性運用到心理學研究中,産生了格式塔心理學派,運用到技術擴散區即是128公路體制,矽谷體制。

r科學家與社會學家都善思考,不同在于,科學家是講邏輯的,而邏輯意味着必然,必然意味着行動。科學就是這樣,不含糊。

r陳春先回到中關村。以前如此熟悉的中關村被陳春先重新審視,如果沒有美國之行,沒有128公路,矽谷的見聞,中關村還是以前的中關村,會是一成不變的,但有了矽谷的映照一切不同了。如此超穩定的中關村,開始在陳春先的眼裡動起來,至少在他腦子裡動起來。交流,走出去,看世界,就是這樣:看到了别人也才看到自己、認識自己,自己往往存在于别人當中。

r沒有交流就如同一個人沒有鏡子,一個國家也是如此。

r在互為鏡像中,看到自己的不同、相同、可能性,相互影響。

r而曆史不就是這樣進步的嗎?

r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