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那 些互聯網的弄潮兒

那 些互聯網的弄潮兒

時間:2024-11-06 04:26:51

中國首批互聯網人

1995年4月,馬化騰在深圳接待了一位叫丁磊的浙江甯波人。丁磊的身材與馬化騰差不多,都是1.8米左右,更巧的是,他們都出生于1971年10月。

作為惠多網深圳站的站長,馬化騰有義務接待“南漂”到深圳的惠多網網友。而此時的丁磊,正是一個迷茫的無業青年。他畢業于電子科技大學,主修微波通信專業,輔修計算機。這是一位對電腦有着狂熱愛好和超人直覺的技術天才,而且從一開始就打算創辦一家屬于自己的電腦企業。在大學同學錄上,有同學給他留言:“希望你早日實現擁有自己的電腦公司的願望。”大學畢業後,丁磊回到家鄉甯波,在電信局當了一名工程師,在機房裡,他成為惠多網最早期的前100名用戶之一。也正是在那時,他知道了深圳的馬化騰。

到1995年春天,丁磊再也無法忍受平淡而乏味的生活,他決定“開除自己”。這一想法遭到家人的強烈反對,但他去意已決,“這是我第一次開除自己,但有沒有勇氣邁出這一步,将是人生成敗的一個分水嶺”。他孤身一人跑到熱浪滾滾的南方,到處亂逛,拜訪了幾位網上已十分熟稔卻從未見過面的網友,他想看看他們到底長什麼樣,有什麼稀奇的想法。在深圳,他遇到了同樣焦躁而找不到方向的小馬站長。這一年5月,丁磊加盟了一家美國數據庫軟件公司Sybase的廣州分公司,成為一名技術支持工程師。

正當技術員出身的馬化騰與丁磊在南方茫然對望的時候,一些看上去與信息産業毫無專業關系的人手忙腳亂地踢開了一片新天地。

就在那年4月,一個叫馬雲的31歲大學外語教師在浙江杭州創辦了“中國黃頁”網站,它于5月正式上線,自稱是第一家網上中文商業信息站點。馬雲想要創造一個面向企業服務的互聯網商業模式,賺錢的方法是鼓動企業把自己的商業信息挂到網上。

1995年5月,應用化學專業出身的張樹新與丈夫在北京創立瀛海威公司。她的“瀛海威時空”宣稱是國内唯一立足大衆信息服務、面向普通家庭開放的網絡,“進入瀛海威時空,你可以閱讀電子報紙,到網絡咖啡屋同不見面的朋友交談,在網絡論壇暢所欲言,還可以随時到國際互聯網絡上走一遭”。在中國互聯網的初創時期,瀛海威扮演了啟蒙者和領跑者的角色,它是第一家形成了公衆品牌效應的網絡公司。張樹新在中關村白頤路(現稱中關村大街)南端的街角處,豎起了中國互聯網産業的第一塊廣告牌:“中國人離信息高速公路有多遠——向北1500米。”它被很多人當成了路标。

7月,已經拿到麻省理工學院物理學博士學位的張朝陽碰到同校的尼葛洛龐帝,一下子被互聯網迷住了。他決定放棄當一個“李政道式的物理學家”的理想,投身于更讓人激動的“數字化生存”。在尼葛洛龐帝的協助下,張朝陽成功融資100萬美元,于這年年底回到北京,想做一個叫“中國在線”的項目。

日後證明,馬雲等人走在了一條正确的道路上,盡管他們将遭遇種種挫折,而且并不是每個人都走到了成功的終點。

進入1996年,随着華裔青年楊緻遠在美國的巨大成功,雅虎模式成為中國互聯網創業者們競相模仿的對象。而一直為找不到網站模式而苦惱的張朝陽則決定完全照搬雅虎,他請人開發中文搜索引擎,起名“搜狐”,極像雅虎的“表兄弟”。

我們一起辦一家企業吧

從1996年的下半年開始,内秀喜靜、一向與同學走動不多的馬化騰經常跟張志東泡在一起。

在幾位騰訊的創始人中,張志東是唯一的寶安當地人,自稱“土著”。

大學時期,張志東與馬化騰同班,不過關系并不密切。“我跟他不是一個寝室的,他在701,我在725,在樓道裡隔幾個房間。”回憶那時的馬化騰,張志東的印象是,“他挺有毅力的,早上經常繞着學校跑一圈,應該跑了蠻長時間的,我也跑了一陣,後來沒堅持住。”張志東不喜歡運動,他癡迷圍棋和象棋。

本科畢業後,張志東到華南理工大學讀研究生,那是中國南部最好的工科大學。在幾個創始人中,張志東的計算機算法技術是最好的。他個子不高,外表憨實,甚至性格有些木讷。他總在那裡微笑,不過内心堅毅、敏感。也許是家境稍好的原因,張志東從小對物質沒有太多要求,即便在騰訊上市,他成為億萬富豪之後,他在很長時間裡開的仍是一輛并不奢華的寶來轎車。

1996年9月,研究生畢業後,張志東回到深圳,進入馬化騰曾經實習過的黎明網絡公司。他被分在一個專門為電信企業服務的小項目組裡,負責給一家尋呼台提供網絡服務。就是在那時,他遇到了3年沒有聯系的同班同學馬化騰。

這是一個十分戲劇性的情景。張志東發現這家公司的一台服務器經常莫名其妙地死機,經過分析,他認為應該是有黑客入侵。他通過一些異常的訪問日志調查來源,很快追溯到了IP地址來自羅湖區的潤迅公司。在記憶中,他唯一認識的潤迅人就是馬化騰,而這位同學在大學時就是機房裡出了名的病毒高手。于是,他拎起電話就撥給了馬化騰。

“這是你幹的事吧?”他用不疾不徐的語氣直接問。

電話那頭傳來的是一陣熟悉的“呵呵”笑聲:“我就是來試試你的水平。”

馬化騰提出見面,約的地點是黎明網絡公司附近的名典咖啡館,這是華強北一帶非常出名的程序員聚集地,燈光昏暗,人聲鼎沸,來自天南地北的年輕人在那裡密謀着他們青澀的夢想。就這樣,老同學又走到了一起,在後來的一年多裡,他們經常在周末見見面、聊聊天,發生在互聯網世界裡的種種新聞讓他們嗅到了暴風雨即将來襲的氣息,他們像海邊的兩根蘆葦一樣興奮不已。

對此時的馬化騰來說,盡管北方的張樹新、張朝陽等人的動靜讓他頗為羨慕,可是真正刺激到他的,卻是那個不久前剛剛接待過的惠多網網友,來自甯波的同齡人。

丁磊在Sybase上班一年後,又跳槽到一家叫飛捷的互聯網服務提供商,他在那裡用火鳥程序搭了一個基于公衆互聯網的BBS系統,從此告别了相對小衆的惠多網,也告别了馬化騰。這時,他留意到一個互聯網的新動向:1996年7月,美國人傑克·史密斯推出了免費電子郵件系統hotmail;一年後,比爾·蓋茨以4億美元将其收購,并把它運行于微軟的Windows平台上。丁磊敏銳地意識到,電子郵箱将是一個前途無量的互聯網基礎服務。他拿出全部的50萬元積蓄,悄悄注冊成立了僅有3名員工的網易公司,然後與華南理工大學的二年級學生陳磊華一起,開發出第一款中文免費電子郵箱系統。

這個發明讓丁磊成為中國互聯網産業第一個賺到真金白銀的創業者,他把這個郵箱系統以119萬元的價格賣給廣州電信旗下的飛華網。之後,全國各地電信公司開辦的網站——當時大多叫作“信息港”,比如北京信息港、成都信息港——紛紛向他采購。丁磊每套售價10萬美元,憑借這一系統,他很快成了一個聲名鵲起的百萬富翁。

丁磊的故事讓小馬站長再也坐不住了,他後來說:“我在潤迅的時候也曾想到要開發郵箱系統,但是晚了,當時也沒有人支持我,就我一個人在做。丁磊搞出來了,成立了公司。應該說我受他的影響,就覺得互聯網好像還是有機會創業的,所以也想做些什麼事情。”

1998年春節後的某一天,馬化騰約張志東聊天,在潤迅公司所在的金威大廈附近的一家咖啡店裡,他突然對張志東說:“我們一起辦一家企業吧。”

崛起

絕大多數人的創業,都是過往經驗的一種延續,馬化騰也不例外。他興奮地向張志東描述即将創辦的公司的主打産品:把剛剛興起的互聯網與當時非常普及的尋呼機聯系在一起,開發一款軟件系統,能夠在尋呼機中接收到來自互聯網端的呼叫,也可以接收新聞和電子郵件,等等。馬化騰把這套系統稱為“無線網絡尋呼系統”,它的銷售對象是全國各地的尋呼台。

這看上去是一個不錯的創意,既與潤迅的專業有關,又有他之前開發過的股霸卡的影子,還似乎得到了丁磊“賣系統”的啟示。馬化騰在尋呼服務領域浸泡了5年,而張志東則是做集成系統的高手,所以,他們聯手正是“天作之合”。當然,後來的事實證明,這些頭頭是道的分析都非常不靠譜。

張志東被馬化騰打動了,當時的他正打算離開黎明網絡公司。他有一位姑姑在美國,按家裡的安排,他要出國去投奔姑姑。馬化騰的邀約讓他多了一種選擇,而他确實也對馬化騰描述的産品很感興趣。“我們那時都沒有想發财的念頭,就是要幹一點兒自己喜歡的、有價值的事情。”他後來這樣說。甚至在辭職這件事上,他的動作比馬化騰還要快:“我先離開了黎明,然後,他才下決心從潤迅出來。”

接下來的幾個月,馬化騰和張志東開始尋找創業夥伴。先是張志東找到陳一丹,他們一直走得比較近,曾經結伴出去旅遊。陳一丹在深圳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的工作很安穩,而且在兩年前已早早結婚,過上了小日子。不過,聽到能和好朋友一起辦企業,還是頗為心動。他回家跟妻子商量,當時的顧慮是:萬一失敗了,家裡的經濟來源怎麼辦?這時,他的妻子說:“沒關系的,我還有一份工作。”陳一丹日後說:“一直到今天,我還深深感念妻子的這句話。”馬化騰還找了從初中開始就同班的許晨晔,他在深圳的電信數據通信局上班,當然更有專業上的優勢。

當這4位同學坐在一起的時候,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發現了一個問題:沒有一個搞銷售的。

這時候,“第5人”曾李青出現了。

曾李青出生于1970年1月,比馬化騰年長将近兩歲,卻和馬化騰是同一年畢業的。他就讀于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通信專業,畢業後在深圳電信數據通信局工作。曾李青身材魁梧、能言善辯、性格開朗,與馬化騰和張志東完全不同。年紀輕輕的他有過一項紀錄:他曾以一己之力,說服深圳的一個房地産開發商投資120萬元,建成了全國第一個寬帶小區。他在電信局很受重用,是局裡下屬龍脈公司的市場部經理。就在1998年的時候,電信局整頓“三産”,龍脈面臨被裁撤的命運,曾李青前途彷徨,正好碰到了四處尋找銷售專才的馬化騰。

曾李青回憶說:“我與馬化騰、張志東第一次就公司成立的事情見面,是在龍脈公司的那間小辦公室裡。關上門,我們簡單地分了下工,馬化騰負責戰略和産品,張志東負責技術,我負責市場。”

騰訊的創辦日被确定為1998年的11月11日,但事實上,并沒有“正式”的那一天,自1998年春節後一直到下一年年初,馬化騰和他的創業夥伴是在忙亂中度過了一天又一天。生活如一條大河,所謂的“源頭”,都是後來者标示的産物。

(奇點摘自浙江大學出版社《騰訊傳》一書,辛剛圖)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