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于東北一個小縣城的金恩楠目前就讀于中國美術學院書法系,攻讀中國傳統書法實踐與理論研究專業研究生。其實早在2013年,21歲的他就成為了西泠印社裡最年輕的社員。
“守藝人”
西泠印社創立于清光緒三十年(1904),在國際印學界享有崇高地位,有“天下第一名社”之盛譽。這裡是個大師雲集的地方,現在有社員約400人。
2013年,正值西泠印社創立110年,在中國美術學院進行了兩年專業學習後,大二的金恩楠再次參加西泠印社舉行的大型國際篆刻選拔活動,當年的參賽規模、報名人數、評選範圍都達到曆年之最,金恩楠一路過關到決賽,和143名海内外的篆刻高手角逐。
決賽分為篆刻命題創作、書法命題創作和文化筆試三項。篆刻命題創作環節金恩楠選擇雕刻《西泠印社記》裡的四個字“流風餘韻”,用古玺風格刻了一張白文的印章;書法命題創作環節考的是用篆書去展示一副對聯,金恩楠選擇了用金文去創作;文化素質測試中金恩楠結合自己學習篆刻的經曆和創作過程解讀了篆刻流派或特定藝術形式風格對他的影響。最終,經過4個小時的現場比拼,他成為了西泠印社最年輕的社員。
畢業金獎作品
“中國美院書法專業在全國來說可謂獨領風騷,60年的曆史使其形成了獨特的培養體系,讓我打下了紮實的基礎”。四年本科學習之後,金恩楠在畢業展覽上交出來滿意的答卷,五件畢業作品涵蓋了楷書、篆書、隸書、行草書和篆刻,其中在木皮(刨的很薄的木頭片)上用隸書撰寫的《後十九日複上宰相書》獲得金獎。畢業作品中的書法作品,金恩楠選擇創作3米到4米的大作品,“大作品看上去很容易,具體的創作過程卻很艱難”。其中,楷書作品大概有一千字,因為字數較多,難免出現錯字、丢字的情況,每每這樣就需要推倒重新來過,而完整地寫一遍就需要9個小時。“前前後後完整地寫過三遍,寫到中途重新再來的也不知有多少遍,即便到了最後一遍,我還是覺得沒有呈現出我最滿意的狀态。”
加入西泠印社後,“大家對我還是有争議的,可能因為我太年輕了,似乎年輕代表了不可能”,這樣的争議一度給金恩楠帶來不小的壓力,對此,他的恩師勉勵他:壓力何嘗不是堅持下去的動力呢?
責任編輯:陳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