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以前聽一檔汽車廣播節目裡說“那些住在紐博格林附近的人,他們從出生起就伴随着汽車發動機的轟鳴,血液裡更是流淌着汽油”。相較于這些國家,我們真的感歎自己汽車文化的不足。來自不同國家不同地域的汽車文化,都有着不同的性格和符号象征。提起美國的汽車文化,我們會想到大馬力肌肉車,會想到66号公路;而提起日本的汽車文化,就離不開民間改裝、漂移和《頭文字D》;提起歐洲的汽車文化,則是一個包含了F1、勒芒24小時耐力賽在内的賽車文化,是一個以紐北、銀石為代表的賽道文化。
正是這些多元的汽車文化,讓無數普通的中國人感受到汽車文化的無窮魅力。我很想在夕陽西下的時候,開着野馬在66号公路上奔馳;我也想在淩晨三點的秋名山上,體驗一把86的慣性漂移;我還想在紐北的22.8公裡賽道上,開着P1風馳電掣一把;或者,隻是在德國、或英國、或法國、或瑞典、或意大利,把那裡各種各樣的汽車博物館好好看一個遍。
汽車文化是個抽象的概念,我們感覺不到它的存在;一款産品是個冷冰冰的機器,我們也無法揣摩它的感情。但當一個機器有了故事,有了傳承,它便有了文化。就像車迷們懂得為何MINI和菲亞特500之流可以風靡歐洲市場;野馬和科邁羅并驅争先;保時捷與甲殼蟲淵源一樣,有了曆史的印記,冰冷的機械便變得有血有肉,也就有了屬于它們的文化。
中國是有自己的汽車文化的,隻不過相對國外發達國家而言,我們起步比較晚。國内汽車文化的發展離不開兩個重要元素,其一是消費人群的年輕化,90後成為了主力消費群體,其二便是互聯網的高速發展,相關于汽車的内容十分豐富,讓年輕一代看到、學到的更多,對汽車的認知也與老一輩大有不同。年輕一代在消費升級、互聯網信息多元化的催化下,更喜歡以車會友,創建俱樂部,組織自駕車出遊等等,早些年僅被作為代步工具的汽車,也慢慢演變成一種生活态度,從開車也成為“玩車”。SUV、Wagon、越野車、轎車都有着不同的受衆人群,玩的方式也所有不同,也形成了不同的文化氛圍。在新一代的年輕人當中,有超過32%的90後把汽車當做自己的知心朋友,汽車在年輕人心中已經成為彰顯個性的載體,培育中國汽車文化的沃土正在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