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小車之王”的偏執與喜悅

“小車之王”的偏執與喜悅

時間:2024-10-31 05:34:30

即使在中國,我也始終相信,當競争機制與消費觀念都足夠成熟之時,“小車之王”一定會散發屬于它的光芒。況且對那些鐘情于精妙小車的人來說,如果這世界隻剩下簡單的大車,那該多麼無趣啊。

我對鈴木是有感情的。

小時候,家中的第一輛汽車便是長安鈴木生産的奧拓都市貝貝。這輛省油、耐用的小東西給我的童年帶來了無數歡樂,也為家人的生活創造了便利。後來,叔叔把這輛都市貝貝轉手給了一個親戚。換車之際,一家人考量着:都市貝貝雖好,但畢竟太過簡陋,是時候買一輛看起來更氣派更豪華的汽車了。于是,深思熟慮後的我們選擇了奧拓快樂王子。

這是我對“品牌忠誠度”一詞最早的理解。

鈴木與中國市場的結緣還要追溯到80年代。彼時,鈴木通過技術轉讓的形式将Carry車型引入中國,并由長安汽車投産。乘着改革開放的早班車,鈴木Carry與同時期引進國内的三菱L100、大發Hijet一道構成了中國微型車産業的技術體系,時至今日仍深刻影響着哈飛、昌河等商用車們的命運。可以說,今天中國微面市場的雛形就是由這些日系先驅者們勾勒出來的。

1993年,長安與鈴木正式合資。随着奧拓和羚羊的推出,這位“小車之王”終于有了大展拳腳的機會。在21世紀的頭幾年,中國的汽車市場剛剛脫離萌芽階段。長安鈴木憑借精準的用戶定位與價格策略(當然要以過硬的産品力為前提),在很長一段時間内以精品小車先行者的角色拓荒着中國家轎市場,圓了許多中國家庭的汽車夢。我想,能夠有幸成為這個偉大進程的參與者,我的家人一定也和我一樣倍感光榮吧。

如果放眼全球,你會發現鈴木在小車上的造詣和熱情遠遠不止于此。

1991年,在本田Beat發布6個月後,鈴木正式推出Cappuccino。這兩位選手與次年登場的AutozamAZ-1一道,組成了至今仍為車迷們津津樂道的“平成ABC”。重點在于,Cappuccino是“平成ABC”當中唯一一款前置後驅車型。要知道,日本交通省對于K-car的尺寸規格是有嚴苛要求的,要在滿足這些要求的同時造出一台能合法上路的FR跑車,可想而知鈴木對于挖掘小車潛力有多麼強烈的執念。

劍走偏鋒的鈴木緻力于把小車玩出花兒來,也因此催生了許多隻有鈴木死忠粉才聽說過的怪奇車型。比如早在2003年就被推出卻一直默默無聞的鈴木Twin,它的頭銜其實是“世界上第一台采用混動系統的K-car”。鈴木開發它的目的在于,要在油耗本就不高的K-car上追求更佳的燃油經濟性(可以,這很鈴木)。再如馬力隻有64匹,卻以610公斤車重獲得優異推重比的高性能原廠“奧拓王”——AltoWorks。雖然這車也鮮有人知且從未引進國内,但看起來似乎有些眼熟?沒錯,我家那輛快樂王子出廠即送的外觀套件,就是長安鈴木從這款車上照搬來的。

更高級别的市場上也留下過鈴木的“傳奇”故事。2009年,鈴木在美國發布全新車型凱澤西。該車是鈴木第一次涉足中型車領域的作品,也是鈴木有史以來造過最“大”的一台乘用車。把小車做大是汽車廠商們的必修課,但願意把大車做小的廠商,天下隻有鈴木獨一家。作為在北美同大衆帕薩特對标的車型,凱澤西的尺寸卻與思域相近,可想而知其市場表現會是怎樣。但在日本本土,鈴木卻意外地收到了來自日本警方的大量訂單,原因令人捧腹——凱澤西不俗的動力性能、底盤調校以及四驅系統的加持,使它十分适合作為公路警察的隐形戰車。于是,一輛被設計用來馳騁于美利堅大地上的中型轎車,卻“淪落”到在東京高速路上鳴着警笛追擊飛車黨……不得不說,這個品牌真是荒誕得令人着迷。

再來看看更加專業的細分領域。1970年,第一代鈴木吉姆尼橫空出世。雖然尺寸依舊是鈴木風格,但作為一款正兒八經的越野車,它的外觀造型48年來都沒有太大變化。吉姆尼前後曆經三次換代,卻始終堅持使用H型底盤、前後硬軸等硬派越野車的标準配置。正因如此,這款迷你越野車曾在2008年榮獲日本設計振興會頒發的“長壽設計獎”。經典的延續、偏執的保留,造就了這位在越野愛好者群體中地位頗高的四驅小将。

但那又如何呢?這些在小車上迸發的卓越天賦,隻能在後來的日子裡為鈴木增添等量的煩惱。

随着國民經濟的飛速發展與汽車消費升級的到來,中國人需要一輛“簡單大車”的訴求不言自明。從奇瑞QQ到哈弗H6,銷量榜上幾番洗牌的爆款車型史,幾乎可以看作中國人對大車的精神崇拜史。而作為“複雜小車”代表的鈴木,已然陷入了極大的困境。特别是前幾年的SUV大潮中,維特拉的引進本該有機會成為長安鈴木的轉機,隻不過長期生産廉價小車的刻闆印象,很難在中國人心中支撐起鈴木的品牌号召力。

遲緩的産品疊代速度、不見成效的市場推廣手段、合資方飽受诟病的硬件做工……這些都是長安鈴木走向被動之地的幕後推手。但究其根本原因,則是鈴木對中國市場環境與用戶心理研究的淺嘗辄止。它一廂情願地以為自己造出了全世界最好的小車,就一定會被全世界用戶所接受。

不難想象,曾經的掌門人鈴木修一定有不少次在深夜裡責問過自己:為什麼中國人就是不喜歡小車呢?而有趣的是,這種責問好像在一夜之間就會被負氣情結所稀釋,轉而化作一句自我安慰的信條:他們可能根本就不懂車吧。我腦補了一下老爺子說出這句話時的語氣——頑固,也有些可愛。

在産品投放和宣傳上的偏安一隅,讓鈴木錯過了中國汽車市場飛速擴張的近十年光景,很難界定這是愚昧還是執着。不過令人咋舌的是,在我們隔壁的印度市場,瑪魯蒂鈴木反而長期開挂,年銷量甚至拼到了百萬輛級别。不僅如此,鈴木還懂得機敏地迎合當地的法律法規與風土人情,适時推出過印度特供版的三廂雨燕等車型(雖然看上去很獵奇)……這至少說明,鈴木并不像中國人以為的那樣,是一家在商業能力上捉襟見肘的車廠。至少在印度不是。

而小車其實也不如人們想象的那般好造。早在七十年代,鈴木便領先業界開始進行整車輕量化的研究,并投入大量精力在小型車上應用四輪驅動技術。這些艱苦奮鬥得來的技術成果,廣泛應用于今天的速翼特、吉姆尼等車型上。這不僅值得欽佩,也讓鈴木有足夠的實力占領細分領域的一座座橋頭堡。但以上成就在中國市場的接受程度,甚至還不如鈴木品牌在消費者眼中的附加值高。好東西不斷被埋沒,是這個市場裡重複上演的悲劇。畢竟在中國,有些觀念一旦紮根,的确難以改變。

面對最近的“退市”風波,不跟風、不煽風是媒體的基本素養。我想說的是:商業行為有它自身的必然規律,但有些偏執的喜悅是不會被資本磨滅的。就像銳志停産,它的日本姊妹MarkX依然可以在故鄉粉絲們的支持聲中繼續堅挺

我所希冀的,是一個高度發展的差異化市場,是一種是兼容并包、多元多樣的文化氛圍。在那樣的環境裡,最偏執的廠商也能擁有一席之地,最小衆的消費者也可以自由地選擇愛車,不論是車還是人,都不必忍受誤解與排擠。

況且對那些鐘情于精妙小車的人來說,如果這世界隻剩下簡單的大車,那該多麼無趣啊。

戴上耳機,聽到樸樹在歌中輕輕地唱,“是不是生活太艱難,還是活色生香。我們都遍體鱗傷,也慢慢壞了心腸。”

我想我會再買一輛快樂王子的,開回老家的小巷裡去。

即便那時大家都不認得它了。

即使在中國,我也始終相信,當競争機制與消費觀念都足夠成熟之時,“小車之王”一定會散發屬于它的光芒。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