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數碼攝影以絕對優勢取代了銀鹽膠片攝影,但是,在這場技術大革命中,一部分懂攝影、會數碼的人卻“逆流而上”,反其道而行之,一頭鑽進古典工藝的領域,樂此不疲地進行實驗。近年來,大畫幅玩家、青睐古典攝影工藝的藝術家、關注古典工藝的高校攝影論壇和社會組織都在逐漸增多,證明了傳統攝影工藝的魅力猶存。這股“複古”風潮違背了攝影技術的發展趨勢嗎?我認為并非如此,傳統工藝成像是數碼後期模拟、手機軟件模拟成像所無法替代的。
一、古典攝影工藝的技術傳承及審美、工藝價值
古典攝影工藝通常是指,1839年至19世紀末的攝影工藝,包括銀版攝影、濕版攝影、幹版攝影,及衍生出來的藍曬印相工藝、鐵鹽印相工藝、碳素印相工藝、鉑/钯金印相工藝等轉印工藝。通常來講,攝影術的誕生以1839年法國宣布達蓋爾銀版法為标志,這一工藝以其呈像的細膩而廣受贊譽。但事實上,在此前後有不止一種攝影術的探索與發現。曆史上第一張攝影照片是在1826年由法國人約瑟夫·尼埃普斯(JosephN.Nièpce)利用白色瀝青光硬化方式拍攝成像的,這是一次令人驚奇的發現,隻是當時完成的影像十分粗糙。英國人威廉·塔爾博特(WilliamH.F.Talbot)于1841年發表了卡羅式照相法,影像沒有銀版攝影細膩,奠定了負像轉正像的攝影方式。1842年,約翰·赫舍爾(JohnHerschel)發明了能制作持久保存的藍色照片的藍曬攝影工藝,這種藍色照片還可以用藥水調色為茶色或棕色。1850年路易斯·布朗卡爾·埃夫拉爾(LouisBlanquart-Evrard)發現蛋白印相法,蛋白塗在棉紙上,通過中間膠片印相,其影像也非常細膩。1851年3月,英國人阿徹爾(FredrickScottArcher),成功研制了火棉膠濕版攝影術,這種影像不僅細膩,同時具有古銅色調與金屬質感。鉑金印相技術則是在1873年由英國人威廉·韋利斯(WilliamWillis)發明,并申請了專利,其影像異常穩定,呈現出微妙的偏暖色調。在1880年幹版攝影出現後,這些古典攝影術逐漸被取代。20世紀末期,數碼攝影在應用攝影術中占據了統治地位。同時,一批不滿足于數碼攝影特性的攝影師則在古典攝影裡找到了追求與創作動力。古典攝影術複蘇的價值在于,可以讓學習攝影史的學生看到活的攝影技術,通過體驗學習攝影人的探索精神,傳承這項珍貴的世界文化遺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