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漸商業化的徽州古村落裡,太極湖村如同一個尚未出閣的大家閨秀般,保持着神秘與秀氣。太極湖村位于安徽省績溪縣的一處山坳裡,緣溪河『S』形流過她的懷抱,河流兩岸點綴着粉牆黛瓦,站在高處俯視,一幅太極圖躍然大地之上。村子裡世居着胡姓和章姓兩個家族,打破了徽州地區一村一姓氏、聚族而居的傳統。湖村所滋養出的民間技藝,剔除不去的徽州物語,曆經革新後,依舊栩栩如生。鄉土文化早已紮根在這片春季開滿油菜花、秋天紅葉遍野的土地裡,從未消散與離去。
鄉土村中有乾坤
車子繞過兩個山頭,一幅淡逸悅目的水墨畫仿佛猛然在我眼前展開。我正在從績溪駛向太極湖村的公路上,剛經過一路青山綠水的風景,車子臨近村莊,視野就又被小村的粉牆黛瓦一下子刷新了。
一首古詩這樣描寫太極湖村:“曲徑通幽處,豁然一農莊。華蓋村邊樹,素居馬頭牆。圳源唐宋水,雕自明清匠。七姑千年守,古風猶自傳。”這雖是百年前的詩句,但是用來形容我眼前的太極湖村,還是再貼切不過。緣溪河是小村的母親河,她汩汩滔滔,在湖村裡拐了兩個彎,以美妙的“S”形貫村流過,将村子分為了兩個部分;河西灰白色的民居連成片,河東稻田泛着綠浪。我爬上村子旁邊山丘上的制高點,一幅“太極”圖騰躍然于大地上,熠熠生輝。
“太極”是中國古代哲學中意指萬物本源的概念,古人依山傍水,以此形式建村,在方寸地形之中展現了天地乾坤的大格局。太極圖好似兩隻黑白魚互糾在一起,因此,在民間,太極圖又被稱為“陰陽魚太極圖”。位于陽魚眼的是胡氏二十五世祖古墓,南宋時龍川樞密使胡雲龍葬于此。墓碑上除了寫明墓主外,還點名了墓的座向,“壬山丙向加子午”。巧的是,150年後元大都的建立,也是按照此座向作為大都的中軸線。
但風水是否真的能庇佑湖村的龍脈?帶着疑問,我站在祖墓的位置,向遠處的群山眺望。祖墓對的方向正是七姑山,因七峰并列,遠望如七姐妹聚首,故稱為七姑山。正如詩中所言,七姑山早已在此靜候千年,站在祖墓的方向望去,她好似一尊睡佛,口鼻甚是清晰,神韻飛揚,為這山水增添了一分靈氣。
行走在湖村,我切身感受到,去掉風水中的迷信,其中不乏因地制宜的因素,如同今日的城市規劃師。村中有一條建于明代的水街,叮咚泉響,不絕于耳,故稱為吟泉街。截留河水,修建水渠,古人把對水的熱愛發揮到極緻,家家戶戶門前有水流過,不僅方便了居民的日常生活,也有利于防火。
閑适的村民,搬出來藤條編織的椅子,聚在古樹下,一邊聊天一邊擇菜,為午飯忙活。沿着吟泉街青色的石闆路,每走幾步,便有一條小巷子伸展出來,接納我探尋的目光。小巷深處有一戶人家,側門大開,徽州人家的生活氣息乍洩。我探頭進去,猛然間,一隻大狗沖出來,狂吠不已。屋内的主人循聲趕到屋外,厲聲喝住,一個勁地向我“賠小心”,或許是為了表達歉意,見我又是一個旅者,便邀請我進屋坐坐。
于是,我見到了安然端坐在太師椅上的徽州。屋子裡的老木散發出潮濕的氣息,上面的精雕細刻飽含日月的眷顧。屋主是一對老夫婦,熱情地端出當地的梅幹菜燒餅,用方言勸我品嘗一兩塊,果然“好點焦幹”,滋潤鮮香,十分解餓。
此時正值暑假,老夫婦的孫女正坐在太師椅中看書。小姑娘約莫四歲的樣子,見到有小食端來,便扔下書,迫不及待地抓起盤子中的燒餅往嘴裡送。我撿起來,是一本注圖版的《三字經》。老婦人不好意思地笑笑,說這是他們的孫女,兒子已定居合肥,孫女在學前由他們老兩口照顧。談及對孫女的期待,老婦人指了指八仙桌上方懸挂的一幅書法,“開卷有益,躬行實踐”。
這幅懸挂于堂中中央位置的書法作品,似乎昭示着耕讀傳家精神在鄉土中國的延續。
鄉族望族章氏
皖南一帶的大部分鄉村,曆史上多是聚族而居,一村一姓氏,“徽俗士夫巨室,多處于鄉,每一村落,聚族而居,不雜他姓”。而在湖村,這個傳統卻被打破了,村子裡世居着胡氏家族和章氏家族。
湖村原是胡氏族仆在此守墓,早些年村子叫“胡村”。村子裡的章氏家族本是瀛州章氏的後裔,時間上稍後于胡氏,但清代時章氏家族人丁興旺,在人口數量上超過了村子裡的胡氏,故在“胡”字前加上三點水,湖村也就由此而來。
俗話說無徽不成鎮,無績不成街。績溪是徽商的故裡,這個深處績溪群山中的小村落,也深受此風。村子裡的章氏以農為本,也善商賈,章氏商賈的足迹遍布漢口、蕪湖、甯國、杭州等地。
武漢徽菜館的創始人章祥華便是從湖村走出來的。當地童謠傳唱,“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歲,往外一丢”,章祥華正是w在13歲的時候離開湖村,前往淳安縣航頭鎮的雜貨店當學徒,16歲時又在上海“第一徽菜館”做傭工。五年後,21歲的章祥華偕同行章正權遠赴漢口,開設了漢口地區第一家徽菜館“華義園”。随後的十五年裡,章祥華積極推介徽州菜,使之譽享武漢三鎮,生意也得以越做越大,在漢口地區又陸續開設了8家高級徽菜館。
章祥華的故居依然保留,他的後人仍然住在這座百年老宅裡。我沿着泉水涔涔流過的吟泉街走去,從小巷拐入便是章祥華的故居。故居内的牆上挂着毛澤東主席詩詞《水調歌頭•遊泳》。1956年6月,毛主席視察武漢長江大橋,在章祥華曾開辦的大中華酒樓品嘗了武昌魚後,揮筆寫下“才飲長江水,又食武昌魚”。據章家後人說,武昌魚最早便是章祥華創作出來的菜譜。
艱苦打拼、吃苦耐勞的章氏商賈财富不斷得以積累,在光大宗族的夢想中,村子裡的章氏宗祠得以建立。眼前的章氏宗祠氣勢恢宏,我不禁猜想,這是好幾代人的添磚加瓦才得以建造的吧。
或許是村子裡少有遊客到訪,祠堂大門緊閉,門闆之間的縫隙也難以窺探到裡面的天地。我索性就坐在這祠堂前面空地的青石磚上休憩,細細地品味這裡的一磚一瓦,一門一窗。少頃,一位中年男子拿着鑰匙走來,好似專程前來為我打開祠堂,我不禁大喜,起身,走上去與他攀談起來。
中年男子姓章,本村人,負責保管祠堂的鑰匙。見我一人,他津津樂道地向我細數着家珍。祠堂大門正對的照壁上,正中畫有一隻騰雲駕霧、相貌乖張的天界神獸——“”。此獸腳踩象征福祿壽喜的蝙蝠、銅錢、烏龜、如意,但它仍不知足,眼睛緊盯天上的日月,血盆大口好似一口吞掉太陽。這幅瑞獸圖出自章家家訓中“休專公共之利”等信條,警示族人知足常樂,為官必清廉,從商須守信,切忌貪心。
章姓曆史上人才輩出,發展近千年,雖分支龐雜,但家訓中興學為樂、耕讀為本的理念,始終沒讓章氏家族後裔偏離做人做事的正道。
1.太極湖村内勞作的村民。
2.村民在緣溪河邊曬秋。
3.村旁耕地上的一角。
1.太極湖村内的章氏宗祠,高懸的匾額非常有趣,左看是“人民公社萬歲”,中間看是“總路線萬歲”,右看則是“大躍進萬歲”。
2.章氏祠堂裡擺放的秋千擡閣道具。鄉俗絕技的變與不變
自嘉慶年間,太極湖村每年正月舉辦一次觀音盛會,每次連續五天,吸引周邊民衆的是盛會壓軸大戲“秋千擡閣”。廟會當天,一隻兩百餘人的秋千擡閣表演隊伍浩浩蕩蕩地從章氏祠堂出發,好不熱鬧。
秋千擡閣的道具端端正正地擺放在祠堂裡。向導介紹說,湖村的秋千是“十”字風車的樣式,這與我們常見的秋千有很大的不同。“十”字安裝在裝有綢緞的底架上,四名着古裝戲服的女童置于“十”字四端的短軸上。随着行進,“十”字風車轉動起來,四名少女唱着婉轉悠揚的徽州小調,随着風車上下飛旋。
擡閣則是六尺見方,四周加以圍欄,圍欄上精雕細镂。閣裡有鋼筋做的高約三米的支撐架,兩名男童着扮起戲文人物,輔以刀槍等道具。兩名男童必處于兩層,一下一上,有的僅刀槍處相連,好似真的在争鬥一般。每年觀音廟會,每個秋千和擡閣必定由四名壯漢擡着行走。
我不禁感歎“妙哉,妙哉,不愧為民間藝術奇葩”,但猛然間,又發覺不對,擺在祠堂中的擡閣,分明是一個個蠟像。見我疑惑,向導解釋道,由于村裡适齡的孩子在縣城内上學,學業負擔重,且家長也不再願意讓孩子被架于架子之上,做危險的動作。秋千擡閣的傳承人便借助當代的技術,創造性制作了與參演幼童等比例的蠟像。午後的陽光透過天井傾瀉下來,恰好在蠟像的臉上,人物生動了許多。
向導不斷強調說,秋千擡閣的演出形式可以變,但内涵永遠不變。
告别向導,我走過水口,回到日月亭。我坐在已磨出包漿的木條凳上,在婆娑的樹影下,我回望這條彎曲着貫村而去的小河。兩位農婦正蹲坐在河邊的石橋旁清洗衣物,她們時而用棒槌敲打,時而把衣物展開,置于水中沖洗。
我的目光停留在這座石橋上。百年時光匆匆如水,徽州的少年,十三四歲時背井離鄉,待到衣錦還鄉,榮歸故裡之時,已然不是少年。這座石橋上承載了多少古人凝望的目光,而時值今日,這座石橋上的腳步愈發緩慢,遊子不再歸來,遊向了繁華與多元的都市。
作家馮骥才說過:“很多傳統村落就是一本厚厚的古書,隻是很多還來不及翻閱就已經消亡了。”在太極湖村,以耕讀傳家為代表的鄉土傳統、以秋千擡閣為代表的民間技藝,雖與現代文明遭逢,但并沒有因此消亡,而是像流動不居的太極一樣,不斷返本開新,從源頭找尋當下的意義。那一句皖南鄉音濃重的“内涵永遠不變啊”就是這裡的明證:傳統社會文化的基因,突變為當今生活的精神路标,如同繪制在大地上的太極圖騰一般,周流不息,循環不已。
章氏家族家訓
齊家篇
傳家兩字,曰讀與耕;興家兩字,曰儉與勤;安家兩字,曰讓與忍;防家兩字,曰盜與奸;敗家兩字,曰嫖與賭;亡家兩字,曰暴與兇。
修身篇
休存猜忌之心,休聽離間之語,休作生忿之事,休專公共之利。吃緊在盡本求實,切要在潛消未形。
立業篇
子孫不患少而患不才,産業不患貧而患喜張,門戶不患衰而患無志,交遊不患寡而患從邪。
勸學篇
不肖子孫,眼底無幾句詩書,胸中無一段道理。心昏如醉,體懈如癱,意縱如狂,行卑如丐。敗祖宗之成業,辱父母之家聲;鄉黨為之羞,妻妾為之泣。豈可入我祠而葬我茔乎?戒石具左,朝夕誦思。
笃行篇
知行一,德業隆。匹夫責,勇承擔。秉賦異,勿相輕。預則立,和合通。平常心,與時進。誠如是,始為人。
如何抵達
公共交通
在績溪汽車站乘坐開往伏嶺或胡家的班車,到石門外下,左轉前行500米即到。班車約20分鐘一班,票價5元/人。
自駕
從績溪進入X086後直行約17公裡,随後拐入X092,行駛一公裡後即到。績溪美食
績溪是徽菜的發祥地,來到績溪,不可錯過這博大精深的徽州飲食文化。
徽菜以『重油』、『重色』、『重火功』為特點。績溪人再烹饪野菜山珍時,往往用油較重,以油促香,食客嘗之多有以素當葷的錯覺。與其說吃的是菜,不如說是藝術。徽菜講究從食材的原色上下功夫,一盤菜的幾樣食材,其顔色搭配或和諧、淡雅,或豔麗、明快。徽菜廚師重視火功,火候根據燒菜的方式而有所差别,旺火炔炒、文火宜蒸煮、烈火用于煎炸、而淡火适用于焖炖及燒、烤、溜、燴、鹵等30多種功法。
績溪人有吃『臭』、嗜『臭』的傳統,臭鳜魚可謂是經典佳肴,績溪縣的大小館子都可嘗到這道菜。古時,沿江一帶的魚販把鳜魚用木桶裝起來,販賣到徽州。為了防止鳜魚變質,魚販們在間隙中撒上鹽來保鮮。而徽州地區多山,抵達這裡時已然過去七八天,木桶裡的鳜魚散發出一股似臭非臭的味道來。将略微腐化的鳜魚入油鍋微煎,再配以豬肉片、筍片,澱粉勾薄芡即成。臭鳜魚聞起來臭,食之有異香。正是這種腐化,賦予了鳜魚新的活力,将新鮮提升到更為深層次的腐鮮。
周邊景區
龍川
位于績溪縣城東11公裡處的龍川村,是一個山水秀美,地靈人傑的古村落。龍川溪繞村東流,彙入登源河,站在高處俯瞰,村如船形,恰似龍舟出海。村子裡建于宋代的胡氏宗祠,因其精湛的木雕,有着『江南第一古祠』的美譽。村裡對非物質文化遺産——『澄心堂紙』的制作技藝進行了再現,已是海内獨家呈現。
徽杭古道
自績溪縣臨溪鎮湖裡村起,經伏嶺鎮的湖村,至浙西臨安市馬嘯鄉止,在這片連綿起伏的高山裡,掩藏着一條長約75公裡的古道,名為徽杭古道。這是一條文化内涵深厚的徽商古道,古時,徽商和浙商互通貿易多依賴于此道。績溪縣内長約16公裡的盤山小道是目前保存最為完整的一段,如今已成為一條極富盛名的徒步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