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福隆新街 踏着石闆路去吃容叔的螃蟹

福隆新街 踏着石闆路去吃容叔的螃蟹

時間:2024-10-31 01:01:40

澳門的路牌大多是中葡雙語,兩種語言的地名難免雞同鴨講,不過也有例外,比如福隆新街,葡萄牙語叫作“RuadaFelicidade”,意為“歡樂之街”,又和“福隆新”三個美好的漢字諧音,稱得上是“信、達、雅”。福隆新街是澳門如今唯一的石闆路,兩邊都是修舊如舊、古香古色的二層連排小樓,豔紅的門窗,大紅燈籠高高挂,窗内不時飄出粵劇或懷舊老歌。一百多年前,這裡本是澳門第一等的嫖賭吹飲、莺歌燕舞的風月區域,秦樓楚館林立,煙館酒家集中,如同北京的八大胡同、香港的石塘嘴。

清光緒元年(1875年),清平戲院在福隆街開業,接着澳門博彩業的鼻祖宜安公司落戶于此,繼而是一家接一家上等妓院,最多時達到60家,這自然帶動了餐飲、住宿和銀行業紛紛入駐,這個原本處于澳門邊緣地帶的慘淡新區,一時間有了烈火烹油、鮮衣怒馬的架勢。但好景不長,“二戰”勝利後,澳門當局禁娼禁煙,博彩業的風光也盡在新興的葡京酒店那邊,這條古老的花街漸漸門庭冷落。1999年之後,特區政府重點發展旅遊觀光業,讓這條塵封的街巷重見天日,如今這裡沒了胭脂香味,卻成了令人垂涎三尺的美食之所和出名的“手信街”,牛肉幹、花生糖、杏仁餅、蝦醬、鹹魚等具有澳門特色的手信一應俱全,店家請遊客“試食”的攻勢也十分迅猛,堪稱澳門一景,如果不太矜持的話,大可以不花一分錢就吃到扶牆。

街上的裁縫店、美容美發店、雜貨店還是一派古早氣息,老闆白發蒼蒼。要問起這條街上的“活化石”,店家們紛紛指向位于福隆新街和清平直街路口的那座白牆黑門的“佛笑樓”。

看到一尊笑佛在招牌頂端坐鎮,很多人會猜測這大概是家素菜館,至少也是家中餐館,其實“佛笑樓”是世界美食史上獨樹一幟的澳門葡萄牙菜的鼻祖,1903年開業。推開低調的黑漆木門,開啟的不僅是充滿異域情調的濃香,還有一個延續了上百年的傳奇故事。

“佛笑樓”的創始人黃民成來自廣東中山,有着過人的商業嗅覺,當年,他發現澳門中餐多、葡餐少,中國人渴望從餐桌上開始“開眼看世界”,很多葡萄牙人則樂意嘗試本土美味,于是開創了澳門第一家立足本地物産、中葡菜式相結合的餐廳,因為希望客人在用餐之後都能帶着笑容離開,所以餐廳取名“佛笑樓”。從宋美齡到李小龍,從白雪仙到汪明荃,“佛笑樓”可謂往來無白丁。而黃民成不僅是澳門的商業巨子,也是慈善家和社會活動家,當年孫中山來澳門行醫時,身為澳門總商會常務理事的黃民成親自為他擔保,并為他開辦中西藥局慷慨解囊。

我向白發蒼蒼的服務員報出菜名:招牌烤乳鴿、非洲雞、木糠布甸……他露出欣喜的神色:“您點的菜都是店裡傳承了百年沒換過的。”但馬上又“晴轉多雲”:“可惜您來的時候不巧,兩件‘鎮店寶’現在都沒在。”

“鎮店寶”之一,便是螃蟹。“佛笑樓”的蟹都是來自珠江入海口的青蟹,有海蟹健碩、豐腴的優點卻并不鹹腥,有河蟹微甜細膩的口感且個頭适中,不像河蟹那樣三兩口就吃完了,不過瘾。我去的時候适逢新年,而每年農曆八九月份才是吃青蟹的好時候,休漁期剛剛結束,适宜的海水溫度令蟹的口感達到最佳狀态。按“佛笑樓”的規矩,無論做葡式的咖喱炒蟹、中式的水蟹粥還是中西合璧的焗釀蟹蓋,蟹在入鍋前必須都是活蹦亂跳的,決不能冷凍,而且“隻有人等蟹,沒有蟹等人”。

這位服務員老伯不顧我滿臉沮喪的表情,繼續勾我的饞蟲:“如果您在食蟹的季節來,容叔看您不是熟客,他最開心的事就是一遍遍教你如何正确地使用蟹夾将完整的螃蟹肉請出來。在容叔看來,吃螃蟹是門技術,更是藝術,得學,更得用心善待。”容叔,是“佛笑樓”的另外一宗“鎮店寶”,今年91歲高齡,他少年時從内地逃荒來到澳門,15歲便跟随“佛笑樓”的第二代老闆黃漢興,曆經三代老闆,熟知每一位熟客的喜好。我進店時曾問服務員老伯“高壽”,他擺手說:“真是不敢當,倒不是别的,因為容叔還沒退休呢。”容叔在店中服務了70年,從沒遲到過,但每年聖誕、新年期間他都會被兒孫接走團聚,我剛好錯過。好吧,吃蟹的季節,我會再來。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