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亞美打利庇盧大馬路 澳門第一街上的“四手聯彈”

亞美打利庇盧大馬路 澳門第一街上的“四手聯彈”

時間:2024-10-31 01:01:10

香港有皇後大道,上海有南京路,那麼澳門的“第一街”在哪裡?聽我這麼問,澳門朋友大多先是一愣:“澳門就是個小地方。”但思忖片刻,都給出了同樣的答案:新馬路。

新馬路的正式名稱叫作亞美打利庇盧大馬路——亞美打利庇盧(AlmeidaRibeiro)是20世紀初葡萄牙最高法院院長的名字,但這個名字太長,人們還是習慣叫“新馬路”,路牌上也都加有一行“(新馬路)”的标注。名為“新”,其實這條路已經整整一百歲了,1918年,澳門政府把市政廳門前的這條原本彎彎曲曲的馬路修建成了通衢大道,拉直了西端的小巷,打通了東段的小山崗,拆掉了路口礙事的大屋,可謂人文日新。

直到1970年葡京酒店建成之前,新馬路都是澳門最繁華、高級的所在,位于道路中點的市政廳始建于1784年,現在看到的這座曼努埃爾式經典風格的建築是1875年重建的。20世紀初,市政廳以東、以南集中了澳門幾乎所有大型公共建築——1928年開業的新中央酒店、1929年落成使用的郵政局大廈、1941年開業的國際酒店,還有大西洋銀行、大豐銀行、永亨銀行等“老字号”。

新馬路是一條名副其實的時空隧道,東南方向通往新、老葡京酒店領銜的澳門最早的填海造地區,也是最早的高級酒店和賭場集中的光鮮時髦的财富世界;往西北老碼頭方向則是過着古早慢生活的老舊城區,老舊歸老舊,文化味兒卻是十足,有着中國南方沿海城市的經典模樣——騎樓把人行道遮蓋得嚴嚴實實,各種商行、食肆、當鋪鱗次栉比,這裡走出了“醬汁大王”李錦記、“當鋪鼻祖”德成按,還有号稱“省港澳第一碗雙皮奶”的義順牛奶公司,難得的是,今天這些“老人家”還都健在。

傳說中澳門食界的“掃地僧”——明記牛什,就隐匿在新馬路最破舊、最具煙火氣的爐石塘巷口,看上去又小又破,卻經常應邀代表澳門去世界各地交流、表演。

明記牛什隻在周三、周四晚上17:30—22:30營業,并不是店家故意耍大牌,而是要配合屠宰場的時間,以确保下鍋的牛什(即牛雜)最新鮮、最美味。老闆夫婦二人配合默契、有條不紊,食材下鍋、出鍋、穿串、打包,一分鐘搞定,猶如四手聯彈,讓人賞心悅目。所以攤檔前面的隊伍雖然排得很長,但食客們其實并不用等待太久,而食客也樂得在解饞之前做一回觀衆,欣賞他們娴熟的技藝,不經意間的幾個花指,一塊完整的牛肚便化整為零,然後迅疾跳上竹簽,排成一隊。

有人誇贊老闆如同武林高手,得到的是謙虛的回答:“哪裡哪裡,做了幾十年,想不熟練都難。”不禁讓人想起歐陽修《賣油翁》中的經典台詞:“唯手熟爾。”這家店從1962年開始經營,當時老闆19歲,可以說,“澳門第一路”半個世紀以來的繁華曆史,都有那鍋咖喱高湯的香氣相伴,幾十年過去,細仔成了師公,店中的各種廚具也都有了歲月的“包漿”,而牛什卻還是牛什——一代又一代澳門人競相追捧的美味。

夜未央,隊漸長,有豪車主人,也有窈窕淑女,明知咖喱高湯“不健康”,卻又統統抱着“活在當下,吃在當下”的心理。濠江之夜,這小小的牛什檔,氤氲出廣東飲食文化乃至整個嶺南文化中一個最精華的詞——镬氣。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