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世彤英國志奮領學者,Stirling大學傳媒管理碩士,長期緻力于電視傳媒的發展研究和咨詢顧問工作。在美國拉斯維加斯米高梅酒店的CBS電視城拿到一張入場券,上面印的文字是:“你的觀點對電視很重要”。
電視從來都是一個讓觀衆發聲的行業,觀衆的評論一直是比收視率更高的電視評估标準。最近觀衆們熱情地評價《人民的名義》這部十餘年來首被解放的反腐題材作品,在這樣的評價大潮中,似乎沒有人去關心它的收視率是五還是六了,畢竟在這麼強烈的口水評論中,人們都能感受到這部電視劇的成功。
電視行業有一個著名的“後院籬笆”理論。美國電視界長期通過觀衆的讨論度來評估電視節目的質量,由那些家庭婦女們在後院隔着籬笆讨論前一晚電視節目的熱烈程度來判斷節目質量高低。這個理論後來也被演進到辦公室、咖啡廳或吸煙室。白領們的讨論也成為判斷電視劇好壞的标準。為了設置觀衆們津津樂道的話題,電視編劇們動足腦筋,不斷制造一些匪夷所思的情節,這些狗血的内容也隻是為了博得觀衆們的議論,話題性成為很多電視節目制作的初衷,就連演員本身的話題性也成為投資人的重要考量标準。
進入新時代,針對90後的視頻播出平台A站B站上出現了彈幕。彈幕是觀衆觀點直接上屏交流,這種交流方式聚集了近億的90後觀衆。在這種交流中,一些冷門的電視節目被意外炒火起來,比如央視的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很多優秀節目可能聽不到觀衆的聲音,收視一直起不來,但在觀衆不斷的評論和議論中,冷飯也有被炒熱的機會。
早些年,觀衆可以通過參加電台的熱線節目參與一些電視劇的讨論,甚至還能和主創在電波裡交流,我小時候就有過類似的經曆。現在這樣的粉絲活動更加商業化、經常化。電視節目的主創和電影的主創一樣,經常在線下與觀衆進行互動,但這樣的方式覆蓋面比較小。
在中國,有一種電視劇的交流方式是國外沒有的——貼吧。貼吧上的熱鬧程度從某些層面反映了電視劇的受歡迎程度。在網絡上還有很多評論方式被運營商們有意識地組織起來,不過這種評論和讨論有點官方和非官方的較勁,常常引起一些争端。社交媒體發展起來後,觀衆的評論逐漸轉移到微博微信這樣的社交媒體上。新浪微博曾經組織各家電視台和電視制作機構共同營造社交媒體上的節目評論。許多話題的設置在今天看來多少有些刻意,不過中國觀衆在社交媒體上對電視節目的評論内容可能是世界上最多的,也可能是比例最大的。
最近我看到的一個報告顯示,美國成人中有百分之二十四的人會在社交媒體上經常地評論電視節目。這個數字應該是蠻大的了,也就是說你周圍五個人裡有一個會經常上網說說他正在看的電視節目、電視劇,這正是“社交電視”所強調的雙屏互動。
正因為觀衆的評論很重要。所以國際上有很多電視節目模式就是讓觀衆上電視來吐槽電視,現在這樣的節目也被引入國内。随着自媒體發展,通過吐槽電視來吸引流量的自媒體帳戶也很多。作為電視人應該在做好節目之外,真正重視觀衆的觀點,我相信不隻是B站這樣的機構能夠把自己的内容建立在觀衆的彈幕評論之上。未來,觀衆的吐槽也有可能形成新的媒體或者新的網絡形式,這些都是電視台可以嘗試的創新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