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老戲骨的性價比

老戲骨的性價比

時間:2024-10-30 09:32:30

“老戲骨”的使用主要看掌盤者對品質的追求。此前有資深藝人說,“小鮮肉”表演不如人意,關鍵在于導演調教的功力,其實也是同樣道理。

徐江詩人、作家、文化批評家。生于1967年,1989年畢業于北京師範大學。現居天津。《人民的名義》《射雕英雄傳》創下收視口碑,除了劇本和導演之外,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表演團隊中的衆多老戲骨,他們的表演品質支撐了劇集的人氣走向和觀賞性。

不少媒體在幫投資者們算賬,比如某戲,兩個明星就拿走投資的百分之五十,又或者一個“小鮮肉”就拿走幾千萬片酬,占總投資的一半甚至一多半。然後再對比《人民的名義》,總片酬才占全劇投入的百分之四十,于是得出“還是請老戲骨劃算”的結論。其實賬不是這麼算的,老戲骨的價值也不能這麼簡單地拿出來和新人做對比。

影視類型多種多樣,指向的觀衆群自然不同。小鮮肉劇集的觀衆群首先是看臉的,其次才是劇情和演技,這就決定了小鮮肉在劇集投資中所占的比例。這樣的戲,老戲骨們注定隻能作綠葉,制作方再怎麼省錢也省不了幾個,何況也不是所有老戲骨都願意友情價幫你,人家也有吃好喝好過幸福生活的合理化追求。

老戲骨們真正擅長的是生活劇和各類正劇。社會題材劇(從廣義上講,“反腐劇”可以看作是其中的一個分支)、諜戰劇、曆史劇……這些需要演員動用閱曆、方法和情商的戲,注定是優秀演員們展示演技的主戰場。小鮮肉們即便想去這些戲裡炫耀臉蛋兒,機會與空間也有限。況且影視行業,以人氣和經驗的累計論,以劇集對演員的需要論,資深演員們必然有相關收費的行規和個人心理預期,單以數值高低來讨論性價比意義不大。

此外,媒體近年似乎把“老戲骨”這個稱謂直接等同于“資深演員”了。其實隻有資深演員中的那些優秀者,才當得起“戲骨”這個稱呼。演員,尤其是男演員,成熟期一般都較女演員晚,到了四十多歲、接近五十的時候,才在鏡頭前擁有了那副揮灑自如的從容。但“資深”,一般演員入行二十來年,就可以這麼叫。所以“資深”未必是“戲骨”,性價比——自然也就談不上人人具備。

現在劇集中經常看到的“老戲骨”大緻分為三種:一、步入老境的一線大明星;二、之前不太擁有顯赫的影視知名度,卻始終擁有一流演技的演員。以《人民的名義》《新射雕英雄傳》和更早的《北平無戰事》為例:張豐毅、陳寶國、呂良偉、許亞軍、苗僑偉、王慶祥是第一類;丁勇岱、劉奕君、劉敏濤、詠梅、白志迪、張志堅、倪大紅是第二類。第三類則是在圈内多年,随着年齡增長,演技越來越精純的,像黑子、楊子華、夏侯镔、房子斌等人。這些演員唯一的共同點就是演技有保障,對劇集的風格和口碑能起支撐作用。“戲骨”之“骨”的特點很明顯。

“老戲骨”發揮性價比,也需要前提:名演員衆多的《大宅門》《人民的名義》是一類——劇本和角色的吸引力,出品方、導演的人脈,起到了決定作用,《新射雕英雄傳》《北平無戰事》的情形有些近似。還有的戲,角色并不太多,但老戲骨和中年實力派一起頂住全劇的四梁八柱,劇集就立住了,像《潛伏》裡馮恩鶴出演“吳站長”,《懸崖》裡程煜出演“高彬”、李洪濤出演“魯明”、《黎明之前》陸劍民出演“水手”……角色和演員之間,有着某種不可替代性。惟其如此,性價比才能得到充分體現。

成功者的理由有很多,簡單地複制,帶來的結果不一定令人滿意。“老戲骨”的使用也一樣,主要看掌盤者對品質的追求。此前有資深藝人說,“小鮮肉”表演不如人意,關鍵在于導演調教的功力,其實也是同樣道理。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