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白古寺深藏甘南500年

白古寺深藏甘南500年

時間:2024-10-31 01:27:22

白古寺所在的甘南藏族自治州疊部縣遍布崇山峻嶺,且有多處常年不化的雪峰,這座薩迦派佛教寺院就在這樣艱苦的自然條件下深居了500多年,為當地人提供精神庇佑,它獨具特色的紅白條土牆,取自天然材料,與周圍的藏族村寨、原始森林和諧一體。

跋涉深山尋古寺白古寺(藏文全名“白古貢巴德青冷周琅”,意為“安樂園滿洲”)坐落在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疊部縣多兒鄉,是甘肅境内唯一一座仍有僧衆修學的薩迦派寺院。

疊部位于青藏高原東部邊緣、岷山和疊山山系之間的高山峽谷之中,海拔1600—4920米,境内重巒疊嶂,群山連綿。地圖顯示,白古寺向南,直線距離80公裡,就是赫赫有名的九寨溝景區,但鮮有遊客知道這座有500多年曆史的古寺,交通不便是一個主要原因。由于縣級、鄉級公路隻通到多兒鄉北部,要到達白古寺隻能繞道若爾蓋,這一繞就繞出300多公裡。通往白古寺的山路也實在危險,緊靠懸崖的行車道既窄又陡,布滿土石,還散落着山體滑坡墜落的大石塊。

白古寺的建築群依山勢分布,寺院高居頂端,僧舍在山谷底部,整體布局嚴謹,氣勢宏偉。建築外牆塗有紅色、白色的線條,是薩迦派寺院的标志。

薩迦派是藏傳佛教的重要宗派之一,創始于1073年,因主寺薩迦寺的所在地呈灰白色,故而得名“薩迦”,藏語意為“白土”。薩迦派寺院的圍牆上有标志性的紅、白、黑三色花條,分别象征文殊、觀音和金剛手菩薩,因此薩迦派也被稱為“花教”。白古寺有點與衆不同,隻有少數地方(比如寺門外的牆壁)的線條是三色,且以藍代黑,其餘建築牆體上的線條均為紅白相間。白古寺的牆體多為土牆,紅白兩色也是取當地的有色泥土塗抹而成,顔色可以維持三年不褪。

五百年文化傳承白古寺創立于五百多年前,最初位于多兒鄉白古村,1839年搬遷至村外的山谷。這座古寺“文革”期間被毀,1981年得以重建;2008年受到汶川地震影響,本已陳舊的大殿傷痕累累,2014年完成了再次重建。

目前白古寺面積約31000平方米,包括經堂、僧舍、佛塔、活佛府邸等建築,其中大經堂占據了寺院的中心位置。

大經堂分為前廊和經殿,供奉着高約8米的釋迦牟尼佛及曆代傳世文物,可容納數百人誦經和進行法事活動。經堂正前方是法舞場,每逢法會,僧侶們會身着古戲服,頭戴神像面具,跳起古老的法舞。傳統節慶時,附近各村的男女老少也會身着盛裝聚集在寺内,參與跳神、曬佛、祭祀等佛事活動,熱鬧非凡。

小經堂的主佛是彌勒佛,另外供奉有1000尊綠度母,以及“薩迦五祖”。和許多抽象的神靈不同,“薩迦五祖”都是曆史上真實存在的人物,第五祖八思巴,是薩迦派創始者昆·貢卻傑布(1034—1102)的後人,也是西藏曆史上繼松贊幹布之後又一位具有廣闊視野的傑出人物,他不僅是忽必烈的老師,更是将藏傳佛教帶出西藏,将漢、蒙等文化帶入西藏的重要人物。

白古寺有僧舍103院,住寺僧人一百餘人。僧舍多為庭院型,房間四壁均用木闆裝飾,每個房間都設有簡易的佛堂,方便僧人修行。白古寺曆來注重德才并修,要求僧人必須熟練大小五明,“大五明”指工巧明(工藝學)、醫方明(醫學)、聲明(聲律學)、因明(正理學,即邏輯學)、内明(佛學),“小五明”指修辭學、辭藻學、韻律學、戲劇學、曆算學。因戒行精嚴,寺中自古高僧雲集。

活佛府邸,藏語稱“囊欠”。疊部縣有個傳統,父母會抱着新生兒前往自己信奉的寺院,請寺中的活佛給孩子賜名,之後還會将孩子送到寺中學習佛法,待孩子長到18歲,由他自己決定是否要出家。白古寺内就有一處專門供小僧侶學習的地方。

疊部民風淳樸,還沿襲着一些古老的風俗,“捉鳥”就是其中比較獨特的一種。“捉鳥”要在農曆正月初一到十五之間進行,通常選擇在視野開闊的田邊或小溪邊。捉到鳥後,由家中的小孩子帶着鳥到村中挨家挨戶展示,每到一家,主人都會給孩子一些油餅、肉片、青稞酒等食物,以示祝福,孩子們将食物收集起來,待全村聚會時享用。展示完畢,村裡德高望重的長者會在鳥的頭頂塗抹酥油,念祈福語,之後放生。當地人相信鳥是有靈性的,可以通過鳥将一年的願望傳達給神靈,祈願新的一年人畜平安、風調雨順,五谷豐登。

密林深處的一顆“紅星”白古寺所在的疊部縣,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境内河流縱橫,森林廣袤,植被覆蓋率達88.46%,森林覆蓋率超過60%,擁有1671種高等植物、130餘種野生食用菌類、127種藥用植物,是世界新種甘南杜鵑等數十種珍稀植物的基因庫場,同時生活着大熊貓等183種野生珍稀動物。

1925年9月,美國著名探險家約瑟夫·洛克在日記中這樣描述疊部:“我平生未見過如此絢麗的景色,如果《創世紀》的作者曾看見疊部的美景,将會把亞當和夏娃的誕生地放在這裡。疊部這塊地方讓我震驚,廣闊的森林就是一座植物學博物館,絕對是一塊處女地,它将會成為熱愛大自然的人們和所有觀光者的勝地。”

疊部縣東北部有個地方叫臘子口,是由藏語“臘子庫”(意為“山腳谷”“狹窄溝”)演變而來。這裡自古就是甘肅、四川之間往來的咽喉要道、“天險門戶”,懸崖峭壁相對而立,臘子河在僅8米寬的狹道中奔流而過,隻有一座1米寬的小木橋供人畜通行。

“臘子口上神兵降,百丈懸崖當雲梯。”1935年9月12日,長征途中的中國工農紅軍到達臘子口。為了突破國民黨布下的層層防線,打通北上通道,紅軍将士通過正面強攻與攀登懸崖峭壁迂回包剿的戰術,經過兩天激烈戰鬥,擊潰甘肅軍閥、國民黨新編第十四師師長魯大昌早已部署好的守軍,于9月17日淩晨全面攻克臘子口天險。臘子口戰役是軍事史上以弱勝強、出奇制勝的著名戰役,也是紅軍長征越過雪山、走過草地後突破的最後一道天險,自此中央紅軍進入了甘南開闊地帶,打開了陝甘甯根據地的星火燎原之路。為了紀念在臘子口戰役中犧牲的先烈,甘肅省政府1980年8月修建了臘子口戰役紀念碑和紀念館。

目前疊部已被列入全國紅色旅遊“30條精品線”之一(成都—松潘—若爾蓋—疊部—宕昌—岷縣—臨夏—蘭州線),臘子口戰役遺址則是全國紅色旅遊“100個經典景區”之一,成為隐藏在深山密林間的一顆耀眼的“紅星”。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