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锵锵三人行》及窦文濤的 主持風格與個性

《锵锵三人行》及窦文濤的 主持風格與個性

時間:2024-10-30 01:49:13

田園

鳳凰衛視的《锵锵三人行》,作為一檔深夜檔談話節目,開播于1998年3月,至今已走過了18年的風雨曆程,堪稱中國談話類電視節目的典範。在發展過程中,《锵锵三人行》形成了較為固定的播出模式:即以主持人窦文濤為中心,每期邀請兩名嘉賓圍繞時下的熱點話題展開發散式談話,其間穿插兩次廣告,每次節目的時間為25分鐘左右。由于窦文濤的人格魅力,以及他所挑選的嘉賓均為各行各業的翹楚,使得該節目内容既能做到暢所欲言、又頗具深度,充分展現了窦文濤的主持風格與個性。

一、鮮明的窦式語言

《锵锵三人行》既可以被界定為談話類節目,也帶有濃厚的脫口秀色彩,窦文濤沒有拘泥于某一類型電視節目的角色定位,而是在兩種類型電視節目的主持風格和語言特色中尋找到了微妙的平衡點。這表現在窦文濤作為主持人的話語表達中鮮明的窦式色彩。

窦文濤将自己的語言風格定義為“江湖話語”。所謂“江湖話語”是窦文濤本人的自創,并無先例或範本可考。在2014年10月的一次節目中,他曾針對觀衆在節目官方微博發布的留言作出如下回複:“我是一個沒有節操,但有下限的人。”略帶調侃性質的回複道出了窦式語言的精髓,他試圖以更為貼近觀衆生活的語言内容、更能夠被觀衆所接受的語言表達形式去展現節目主題。窦文濤沒有讓《锵锵三人行》按照同一類型節目的模式展開,在取代“隐私”、“淚水”、“煽情”的同時,融入了“熱點話題”、“公共良知”、“社會意識”等積極因素,以獨特的窦式語言作為考察問題的基本點。有人将窦文濤和他的節目視為現代傳媒産業中的“異數”,根本原因在于他沒有采用主流媒體慣用的話語表現模式,而是力圖用“沒有節操卻有下限”的“江湖話語”展現更為真實的自己。

所謂“沒有節操”本是網絡話語,運用在窦式語言風格的界定卻極為恰當。他以略帶口音的普通話主持節目、也時時出現思維的短路,卻總能以超越公衆傳統認知的方式引起人們的注意。比如他在節目中适當穿插的“兩性笑話”就不是單純地吸引眼球,而是對民衆生活的提煉和濃縮。以經常受邀的嘉賓香港嶺南大學教師許子東為例,盡管他身上帶有濃厚的學院派氣息,但在節目中卻絕不故作“傳道者”姿态,善于抓住問題的關鍵,并适度穿插活躍氣氛的段子。如在一期涉及到大學教授的節目中,他就曾引用已故香港作家黃的段子,成為節目極好的補充。而在嘉賓精彩發揮時,窦文濤并不急于搶奪話語權,而是盡可能地給嘉賓留出空間,使其能夠全面地展現自我魅力。

“有下限”則是窦式語言的另一層面。窦文濤與女性嘉賓之間時常上演“打情罵俏”的場景,但他卻不以沒有原則地暴露個人隐私為賣點,隻是将生活中較為隐晦的一面大膽地呈現在節目中。在滿足觀衆“欲望”的同時,窦式語言在貼近民衆生活和“三俗”之間找到了恰當的位置。他以适當穿插的“兩性笑話”活躍節目氣氛,又以主持人和嘉賓之間的“打情罵俏”走進觀衆的心靈世界,并将其掌控在“有下限”的節目定位之上,使得鮮明的窦式語言呼之欲出,從而奠定了《锵锵三人行》在現代傳播市場的地位。

二、真誠的主持風格

從形式層面的因素進行考察,談話類節目隻有實現了觀衆與節目之間的情感共鳴才能真正具有談話類節目的靈魂。窦文濤在主持《锵锵三人行》的過程中,他既沒有将自己定位為高高在上的“布道者”,也不是“卑躬屈膝”的谄媚者。凡此二者都不免使節目風格趨向“走秀”的極端,在觀衆和嘉賓、主持人之間構築起精神的壁壘。

《锵锵三人行》邀請的嘉賓多為某一行業中的傑出人物,大學教授諸如許子東、作家諸如王蒙、畫家諸如陳丹青等。這些重量級嘉賓的出現不僅說明了窦文濤和《锵锵三人行》在社會上的知名度,也對主持人提出了極高的要求。這就需要主持人能夠做到自信而不狂妄,不會以主持人的話語優勢壓迫嘉賓,而是以輕松、幽默的語調向專業人士虛心請教,而窦文濤完滿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務。其成功的根源正在于他對自己從事的主持人工作,以及《锵锵三人行》節目本身有着較為明晰的社會定位。一方面,窦文濤大膽地承認自己“是個俗人”,甚至将自己的主持事業視為“糊口的手藝”,從而為他能夠以較低的身段去接近觀衆、走進觀衆奠定了基礎;另一方面,他又細緻地打磨節目的細節,并在節目正式錄制之前進行了充分的準備,使得他在面對不同領域、不同階層、不同風格的嘉賓時總能做到從容應對、進退自如。

根據傳播學的基本原理,我們了解到構成節目的關鍵要素包括演說者的素質—即以主持人為核心的談話群體、對受衆情感沖擊的把握,以及主持人所選定的主題為整體确定的情感基調。三者相互影響,又以觀衆對節目内容和主持人的信任感作為基礎。僅從這一點而言,窦文濤所采取的“真誠”風格不僅為主持人個人魅力的展現創造了良好的外在氛圍,也為拉近受衆與節目之間的距離創造了條件。對比之下,我們會發現很多主流媒體的談話節目中往往存在着主持人咄咄逼人的現象,這種方式固然為受衆呈現了受訪嘉賓較之平日截然不同的形象,卻沒有在受衆與節目之間建立起良性的信息互動模式。

因此,真誠的主持風格絕不僅僅是窦文濤和《锵锵三人行》取得成功的噓頭,而是構築出一檔深夜談話節目價值取向的靈魂所在。作為擁有信息平台優勢的主持人若是想獲得觀衆的喜愛,就必須要與觀衆保持平等的對話機制,而不是時刻都以布道者的面孔出現。當信息的發布者和信息的接受者能夠處于同一平台之上,他們的關系必然是和諧的,而非單方面的信息灌注。以2014年以來的多期節目為例,部分觀衆以留言的方式詢問窦文濤的個人問題,這本屬于極為隐私的話題,窦文濤卻采取了積極而不獻媚的應對策略,讓觀衆感受到他的坦率、真誠、自然。我們也必須承認,主持人個人主持風格的形成需要經曆相當長時間的磨砺和積澱。而同一檔節目在不同的階段,其風格也會根據節目内容和制作方的要求有所變化。在《锵锵三人行》的發展過程中,早期的節目帶有明顯的拼湊痕迹,主持人選定的話題往往滞後于社會輿論,但随着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以及内地觀衆對鳳凰衛視的認可度大幅提升,窦文濤在節目主題選擇方面有了更為明顯的調整,其真誠的主持風格迅速地拉近了受衆與節目之間的距離。

三、清晰的受衆定位

根據接受美學的理論,文學文本隻有離開作者才開始真正地産生價值。但這種價值的顯現不是無本之木,而是受制于作者預設在文本中“隐含的讀者”的限制。将這一理論應用到談話類電視節目中,我們就會發現主持人風格的塑造是與受衆定位—電視節目中“隐含的觀衆”保持着聯系。所謂“隐含的觀衆”是指主持人和節目主創團隊根據節目的市場定位以及長久以來形成的節目風格,預設可能會主動選擇收看相關節目或者接受節目相關話題的潛在群體。

就《锵锵三人行》而言,窦文濤在長期主持該節目的過程中形成了睿智、自然、活潑的風格,是與他将受衆定位為具有中等以上文化程度、能夠以較為理性的思考和審慎地分析處理相關問題的社會階層有莫大的關系。這就使得窦式主持必須謹慎地跟随社會輿論的發展走向,同時要兼顧節目的社會文化身份,避免陷入到相對較為庸俗的熱點炒作中。正是由于窦文濤的主持能夠以較為清晰的定位明确自己的身份,同時也迫使主持人以較好的個人素養應對文化相對較高群體的價值追求,使得這檔深夜談話類節目始終保持着較高的收視率。當前,“娛樂至死”成為擺在我們面前最直觀的問題,這是促使生活在這個時代的人們以更為謹慎、更為嚴謹的态度面對現代傳播提供給我們的一切。毋庸置疑,窦式主持風格的發展和成熟就是孕育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中。它向電視節目制作者提出了極為嚴肅的問題,我們究竟能夠給這個時代留下什麼?

四、結語

作為中國談話類節目的先行者,《锵锵三人行》開創了中國談話類節目的新篇章。在2014年頒布的中國電視榜單中,《锵锵三人行》獲得電視節目五星榮譽大獎,窦文濤則獲得了主持人榮譽大獎。這是業界對于窦式主持風格的認可,也體現了觀衆對這檔節目的喜愛,正可謂實至名歸。

本文是天津市2014年藝術科學規劃一般項目《數字影像技術在天津非物質文化遺産手工技藝傳承中的應用研究》(D14062)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單位:天津理工大學/責編:倪嘯)

《锵锵三人行》節目主持人窦文濤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