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國家寶藏》的宏觀叙事與微觀表達

《國家寶藏》的宏觀叙事與微觀表達

時間:2024-10-30 09:33:44

《國家寶藏》是由中央電視台、央視紀錄國際傳媒有限公司承制的一檔全新的文博類探索節目,該節目自2017年12月登陸中央電視台綜藝頻道以來,引發了受衆強烈反響,形成了基本穩定的收視群體。這個節目之所以備受關注,是因為其将紀實與娛樂完美結合,既有紀錄片的精神與觀念,又有綜藝節目的輕松與靈活。該節目以中華文化的内核、綜藝節目的外形、紀錄片的嚴謹,創造出一種宏觀叙事與微觀表達。

一、融合型節目模式—讓國寶活起來

《國家寶藏》的節目設置是選取了國家級9大博物館,邀請9大博物館主要負責人到場,每集用近100分鐘的時長來展示其中一個博物館推薦的3件鎮館之寶,同時每件寶藏還有明星“國寶守護人”,這些明星通過精彩的演繹還原國寶的前生,通過講述分享國寶鮮為人知的今生故事,明星“國寶守護人”對守護的文物進行一番解讀後再交予民衆甄選。最終,每個博物館選出一件文物入駐故宮600年之際《國家寶藏》的主題特展。

“讓國寶活起來”是《國家寶藏》的主題,也是其從策劃到實施再到傳播一以貫之的靈魂。《國家寶藏》的創新之處就是形式和内容的交融,節目既有深刻的使命—文化傳播與文物傳承,也有輕松的形式—明星的演繹與觀衆的投票,這種寓教于樂的表達風格就是節目的核心競争力。

二、故事化宏觀叙事—跨越上下五千年

故事化的表達是受衆最喜歡的接受方式,《國家寶藏》節目中9大國家博物館遴選出的27件鎮館之寶,每一件寶藏背後都有一系列的故事,這些故事都是伴随着文物的傳承而記載或流傳下來的。文物本身就是傳承的曆史,而曆史都是通過一個個具體可感的故事組合而成,每一件文物背後的故事往往最能打動人、感染人。《國家寶藏》第一期節目在介紹故宮文物石鼓時,選擇的國寶守護人是來自香港的演員梁家輝先生,石鼓記述了秦始皇統一前的曆史,是中國最早的石刻詩文,乃篆書之祖。梁家輝在節目中扮演了宋代文學家、史學家司馬光,他在節目中成功地塑造了曆史人物,并結合自己的感觸表達了中華文化的一脈相承,不管身居何處,因為有共同的文字,就能相互交流,而石鼓作為國家寶藏,為中華文化的傳承做出了重要貢獻。

宏觀叙事模式的設定,是一種文化自信的具體呈現。文化自信不是盲目的自信,它是一種對文化的認可和由衷的信仰,《國家寶藏》的節目設定就是在文化自信方面深耕細作,通過文物這種符号信息來展示中華文明的“遺傳密碼”,通過解讀與深刻的分析,來表現“遺傳密碼”的獨特氣質,這就是中國人的文化自信,也是中國故事的完美演繹。

三、鏡頭化微觀表達—細微之處見精神

《國家寶藏》在節目構建中處處都充滿了對細節的尊重,這種細節的展示使節目的表現效果更為優化、傳播意義進一步增強。

作為一檔電視節目,電視手段在整個節目中的運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這其中就包括對明星實地探訪國寶過程的記錄,鏡頭經過周密的設計構建了明星與文物之間的潛在聯系,明星對于國寶的認識是一個由淺入深的過程,這也符合大多數受衆的認知過程。在表現曆史典故時,則采用了字幕的形式來呈現相關的信息,這一細節的運用加大了信息的表現力。同時,節目還運用大量的電視特技手段,将文物表現得活靈活現,比如将《千裡江山圖》做成3D效果進行展示,就有效增強了這一國寶的曆史價值,讓觀衆感受到了不一樣的精彩。

首先,文物遴選環節的細節設計。節目中的9大國家博物館,它們的代表性文物有很多。在遴選環節,9大博物館都是在集中統一和有序分工的指導思想下展開的,目的是為了增強節目的内涵,代表國家文物保護的水平,代表古人在文化、藝術、物質生産等領域的最高水平。正是基于這些原因的考慮,才在遴選環節就凸顯出文物的獨特性和不可替代性,而每一件文物被推出之前,也讓觀衆有了期待感,這種期待感恰恰增強了節目的互動性。

其次,文物本身的細節展示。《國家寶藏》的節目宗旨是“讓國寶活起來”,真正“讓國寶自己說話”。文物自己說話就是文物自身的表達,這種拟人化的表現方式也賦予了文物更多鮮活的細節。比如,第一期節目在對故宮文物展示時,就用扮演的形式再現了《千裡江山圖》,這幅長十餘米的經典畫作,出自于北宋年間18歲畫家王希孟之手,通過細節的展現,讓觀衆體驗了這幅傳世名作的誕生過程:一是從水墨勾畫到逐層上色的複雜工序,二是礦物顔料的采集與制作過程。這些細節的展示不禁讓受衆驚歎于古人的技藝。

第三,公衆人物參與的細節設計。《國家寶藏》中影視明星的加入增強了節目的表現效果、提升了節目的傳播效應,營造出全社會保護文物的氛圍,強化了中國人的文化自信,是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具體體現。

《國家寶藏》力圖通過精彩的演繹和極富期待感的表現力,讓鏡頭說話,讓文物說話,讓普通人說話,讓專家說話,撲面而來的清新是讓觀衆真切感受到文物的生命傳奇、文化的一脈相承。《國家寶藏》喚起了人們保護文物、守望精神家園的意識。通過科普性、知識性、趣味性的文物展示,讓受衆在觀看節目的同時也欣賞到了文物的美,了解到了文物所承載的文明和中華文化精神。視聽語言加電視特技手段的運用讓文物變得生動起來,也讓文化的傳播更加深入人心。

(作者單位:山西傳媒學院/責編:胡斌毅)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