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借助綜藝形式,解讀生态理念,講述生态故事
近年來,不合理的工業發展和城市建設導緻的環境破壞引起全世界的警惕。與此同時,黨和政府高度重視現代生态文明的建設,習近平總書記把生态文明提到更高的層面,強調“走向生态文明新時代,建設美麗中國,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的重要内容”。在十九大報告中,習總書記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要求系統治理“山水林田湖草”,形成“綠色”的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從而建成美麗中國。央視作為國内主流媒體,積極響應黨和政府的政策導向和回應時代的需求,打造了《綠水青山看中國》這檔傳播現代生态文明和傳統生态理念的節目,在題目上就以“綠水青山”為名,把節目的生态旨歸表現得格外突出。節目一方面向觀衆介紹相關的地理知識,另一方面通過選手講述、短片介紹、主持人串場等多種環節,向全世界展現近年來我國在濕地、林木、水源、田地、野生動物等生态治理中湧現的傑出人物、感人故事和可喜成就,節目全程洋溢着濃郁的生态色彩。
《綠水青山看中國》從選手身上展開生态話題,講述生态故事。傳統的知識競賽節目中,制作者經常陷入“強專業”和“弱趣味”的困境,而采取的對策往往是增強比賽懸念。《綠水青山看中國》在增加懸念的基礎上,注重挖掘和呈現不同選手的個性化故事,即選手們各自與地理環境、生态文明相遇後發生的獨特故事、經曆的特殊人生,從而使單向的、刻闆的地理常識參與進選手們五花八門的生活故事中,實現了節目專業性和趣味性的平衡。比如節目中的選手有全程步行走完我國最長的人文景觀大道318國道的行者、有緻力于美麗鄉村建設的鄉村公務員、有帶着愛人遊走世界的老人、有辭去公職去農村推廣生态農業技術的志願者、有志願參與生态保護工作的普通人、有聚焦于地理領域的女博士……這些選手們以“地理”為标,以“美麗中國”為的,向全世界觀衆講述了他們建設生态中國的故事。
二、開創性地挖掘地理内容資源,打造人文地理節目新模式
地理内容資源一直是文藝和科教領域的重要題材,從電視對地理内容的呈現來說,過去多以紀錄片、專題片等方式進行叙事與傳播。比如以人文追尋和曆史開掘為特色的《話說長江》,就是一部關于長江流域地理及人文曆史的紀錄片,于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播出後反響強烈,成為我國觀衆首次形象直觀地了解祖國人文地理的電視節目。此後,《望長城》《故宮》《敦煌》《廬山:人文聖山》等多部優秀人文地理紀錄片被拍攝出來,讓紀錄片成為國人了解我國人文地理、自然地理的重要途徑。但是,傳統的傳播形式逐漸暴露出一些如單向内容灌輸、叙事單一、趣味性弱、互動性不強、娛樂性較弱等弊端。在綜藝節目“一統天下”的電視文化環境下,地理類紀錄片對觀衆的吸引力在逐漸下降,如何把豐富的地理内容資源借助新的電視形式演繹出來,考驗着電視人的智慧。《綠水青山看中國》的播出,讓觀衆耳目一新,成為地理類電視節目的新模式。
《綠水青山看中國》利用當下觀衆喜聞樂見的“綜藝形式”和“綜藝視角”展現我國的自然地理與人文地理風貌,既為綜藝家族新增了成員,又為地理類電視節目拓展了新的發展方向。《綠水青山看中國》采用益智類文化節目的形式,通過全民海選,選出了一批熱愛地理、敬畏自然、向往綠色生活的選手,讓他們同台答題、交流和展示。地理愛好者及其“地理故事”、地理常識競答、地理實景展示和虛拟呈現、地理專家解讀等多層次“地理内容資源”同台亮相,把相關的地理主題全方位、多角度地呈現給電視觀衆,這在地理類節目中是從未有過的。作為一檔益智類節目,導演組深入節目中所涉及的地理區域進行實景拍攝,在節目的短片中,觀衆既可以通過大視角的航拍俯瞰秦嶺、壺口瀑布、泸定橋、篁嶺古村等實景,又能通過導演組提供的細節描述看到雪鄉的雪花形狀等微觀景觀,一方面通過視頻短片得到呈現,另一方面又以知識問答的形式向中外觀衆進行了傳播,這種挑戰性質和娛樂氣氛兼具的傳播方式,比傳統的紀錄片更能加深觀衆的印象。
《綠水青山看中國》不僅傳播表象的地理知識,也在節目中探究着地理知識和現象背後的深層次原理,從而把觀衆引向知識學習、娛樂休閑之外的“智性啟發”,挖掘地理常識的人文内涵和價值寓意。比如第一期是以“山”為主題,文學教授郦波認為山在傳統文化中象征着博、大、深、厚,對應的成語有恩重如山、壽比南山、父愛如山等,在我國傳統文化中具有深厚的人文内涵;而地理專家張捷教授則認為山是大自然不屈服于平庸、勇于突破自我的結果。在專家們的不同解讀中,地理知識升華為人生智慧,觀衆在一檔節目中得到了多種文化收獲。另外,在答題環節,節目會有意地安排或引出選手們的“地理故事”,比如旅行中的經曆和感悟、求學和工作中與“地理”發生的“故事”等等,從而将地理、益智、知識、感悟等深度融合在一起,讓死闆的地理知識通過選手們的生活和生命呈現出來。
三、“地理人文盛宴”:《綠水青山看中國》的幾個亮點
《綠水青山看中國》播出後,被媒體譽為“獨具魅力、雅俗共賞的超級地理人文盛宴”,這種評價在近年來的地理類節目中是少有的。節目兼顧了地理類節目的知識性與綜藝節目的趣味性,很注重舞台表演和視頻播放的視聽效果,設置了妙趣橫生、懸念重重的競賽環節,加之專家們視角各異、見解深刻的評點,整個節目既跳出了競答類節目的死闆,又擺脫了綜藝節目過度娛樂的困境,給觀衆帶來了一檔人文地理大餐。
益智競答類類節目能否赢得觀衆的關注,主要取決于節目在規則設計上的懸念性與科學性。好的比賽規則能夠在選手與主持人、嘉賓與選手、多個選手之間以及單個選手自身内部形成多種張力,提高競答的對抗性和戲劇性,這樣産生的懸念增加了節目的趣味性,讓節目更加吸引觀衆。《綠水青山看中國》采用“淘汰賽+車輪戰”的競賽模式,一方面使所有選手都有出鏡答題的機會,另一方面又能重點展示強勢選手的激烈比拼。81位從社會各界精心挑選出的選手需闖過大浪淘沙、突出重圍和海闊魚躍三大關,才能進入決賽。每一期節目均由這三個競賽環節組成,在第一環節“大浪淘沙”中,81位選手排成9排,每排9位,共答一題,答題失敗的選手暫時出局;共有60位選手能夠進入第二環節,即“突出重圍”,他們同台參加競答,在最短時間内競答正确的兩位選手為勝利者,可以進入第三環節“海闊魚躍”,進行1+1對抗,也就是當期的高潮階段,兩位選手需要經過三輪比賽,才能決出本場冠軍,參加第九場的總決賽。每一期的每一關競争都很激烈,而前後9場大戰更是懸念重重,這樣的設置緊緊抓住了觀衆的收視心理。
《綠水青山看中國》在視聽效果上的特色也是節目受歡迎的重要因素。節目在對我國自然地理環境呈現上的一大創意,就是使影像記錄産生國畫般的藝術效果。為了實現這一預期效果,節目組大膽采用“先入為主”的數字虛拟技術,配上精心拍攝的實景圖畫,從而把觀衆帶入斑斓缤紛的景色中。比如第一期開場中,觀衆就被充滿詩情畫意的中國盛景震撼,節目一開始就讓莊子夢境中輕盈曼舞的蝴蝶、徐徐展開的宣紙畫軸等最具中國特色的元素先行出場,同時根據題目所涉及的内容,會有青山綠水、廣袤平原和險峻山峰等地理實景出現在屏幕上。拍攝組通過航拍、微距等多種拍攝手法,把相關地理景觀呈現出來,既有遠景近景,還有局部特寫,在畫面的布局上借鑒國畫的構圖、文字題跋、留白等,從而展現出與傳統國畫相媲美的畫面美。另一方面,《綠水青山看中國》用巨幅LED屏幕裝扮舞台空間,把演播廳布置成“綠水青山”的樣子,給觀衆帶來愉悅與舒朗的感覺。同時,還開創性地增加了“地屏”這一呈現設備,使節目中涉及到的地理方位等元素可以在地屏上得以呈現,拓展了觀衆的收看視角。
有特色的主持和點評風格也是節目的亮點。《綠水青山看中國》作為知識競答類節目,邀請了視野開闊、文化積累深厚、一直緻力于高深文化通俗化傳播的知名學者郦波、蒙曼、王立群和地理學者張捷作為點評嘉賓,這幾位學者的精彩點評使節目兼顧了地理知識的準确性和話題的開放性,從而使節目得以升華。而主持人撒貝甯通過積極的輿論引導、幽默的語言表達、随機有度的臨場應變,把節目中的相關元素串聯成合情合理的叙事邏輯,從而改變了益智類節目主持人利用笑話、自我表演等手段來“圓場”的傳統手法,被媒體評價為“智慧幽默、遊刃有餘”。
總之,《綠水青山看中國》以地理内容資源為切入點,以“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為主題,采用綜藝模式,打造了人文地理類電視節目和益智競答類節目的新模式,值得研究和借鑒。
(作者單位:通化師範學院/責編:倪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