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稞香》節選作曲:鄭冷橫作詞:趙鵬豪
“萬美之中秋為最!”一入秋,國道214線西藏芒康的紅拉山上,就迎來一年中最美的季節,樹梢已經悄然金黃,山巅雲霧缭繞,不時露出皚皚白雪;美麗的高原湖泊,以及原生态的藏寨風情,讓人魂牽夢繞;更有那在高原大地上随處可見大片大片的青稞地,陽光下長長的麥芒直刺藍天,迸發出頑強的生命力。藏房、河流、雪山、田地構成一幅幅美麗的畫卷,高原上的秋色愈發顯出她的秀欣與挺拔,讓人流連忘返。
青稞黃雪域美
從芒康縣城出來,沿着214國道一路向南,不一會就開始攀爬紅拉山,我的雙眼對着窗外飄過的風景不停地掃描,一刻都難以抑制心中的亢奮,近觀漫山遍野間,色彩是那樣的純粹耀眼,張揚濃烈。遠眺廣袤天空下,披着星點綠黃的山巒千溝萬壑,山脊線如枯瘦老人的青筋凸起,唯有歲月的千錘百煉才能鍛造出如此精細的蒼涼之美。由近及遠是一如既往的張狂金色,間雜蔥綠,過渡地帶則是淡淡的紅和淺淺的綠,往後便是大氣磅礴的雪山,在諸多絢麗色彩的渲染下,又兼飄帶般的雲霧多情相伴,雪山愈發壯麗雄奇。秋色,哪裡都有,然而像這樣的飽和度我卻是未曾見過,不能怨我過于偏愛,隻因她太招人愛。
到了紅拉山的垭口了,站在高處我自然要居高臨下欣賞一番。214國道就若隐若現在這近乎失實的詩情畫意中。如果不是親自走過,我斷然不敢相信這段盤山公路是真的。如銀似水的光滑公路依山而建,随着山勢呈現出自然的曲線美,陽光下泛着銀光的國道将畫面一分為二,幾幢白色藏式民居緣路而建。公路上方是針葉林和闊葉林聯袂表演的色彩秀,像是婀娜多姿的舞女,那嫩嫩的鵝黃綠就是舞女層層的裙擺,風吹過,翩跹起舞,不知不覺我便醉了。
翻過垭口,路邊不知名的村落吸引了我的目光。三三兩兩藏式民居,錯落有緻的分布在那鋪天蓋地的绮麗絢爛之中,樹底下是悠悠然覓食,悠悠然曬太陽的牦牛。今年的雪域高原,風和日麗,雨水豐沛,青稞茁壯成長,碩果累累。那一塊塊形狀各異的青稞地十分惹眼,有的青稞正在泛黃,有的已變成金黃色,似鑲嵌在大地上的金子,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下成為高原一道亮麗的風景。美景仿佛懂得我的心思,知道我鐘情于她,于是把她的最美毫無保留呈現給我,一束強光打在山谷裡,有光影的地方透着迷人的質感,我不住地按下快門,生怕錯過這絕美的景緻。沿着214國道一路走一路拍,毫不費力就将這絕美秋色收入囊中,是啊,最美風景還是在路上……
青稞熟人兒歡
青稞成熟的季節,是藏人們最重要的季節。紅拉山谷地帶的青稞地就像鋪陳在大地紙張上的一篇篇文章,秋日的陽光是熾烈的,如筆一般在一望無際的土地上塗染着一個個季節的故事。金黃的青稞,随風搖曳出撲鼻的芳香,棵棵麥穗像藏族女人一樣輕盈而且姿态豐滿,仿佛呢喃着分娩前的細語,于是,莊稼漢們臉上綻放着收獲的喜悅,一起湧向青稞地揮開膀子大幹起來,他們有的拿着鐮刀,有的拿着繩子,嘴裡不停地哼唱着豐收的調子,這番景象倒像是自然場景下一場豐收文藝大彙演,顯得那麼純真、自然甚至有點粗犷。
“青稞熟,人兒歡。”開鐮了。那些裸露右臂的藏族漢子把左臂也交給了青稞,共同收獲着秋天給予的色彩;那些輕柔的藏族女人把一縷縷青稞使勁地擰在一起,生怕有一粒落在地裡。舞動中的青稞是藏族漢子手腕中的金手镯,是藏族女人腰間的金腰帶,一粒粒青稞就像一個個組成美妙歌謠的音符。無論老人小孩,凡是能上陣都磨拳擦掌,孩子們在青稞地裡“撿雕雕”,“雕雕”是藏語,意思是“被遺失在地裡的青稞穗子”。“撿雕雕”意思等同于漢區“拾麥穗”。老人們牽着牛馬,将割倒在地上的青稞捆成垛,馱在牛馬背上運到打麥場自家的青稞架旁。這青稞架旁早有人一邊唱着勞動調子,一邊将青稞壘砌到架子上。此時,參與收割青稞的人兒,心裡都是甜蜜蜜的,個個臉上寫滿喜悅,嘴裡都哼着小調兒。有了豐收就有了喜悅,彎腰收割的、牽着牛馬運輸青稞的、壘砌青稞的人兒全都不覺得累。
在勞動之餘,勞作的人們顧不得回家,在地邊圍在一起熬茶、煮食,一起歡歡喜喜喝奶茶、吃餅子。我仿佛是受了感染,嗅着野花爛漫的馥郁,踩着松軟适腳的泥土,漫步來到青稞地裡,“大哥,今年的收成怎樣?”藏族大哥很親和,自我介紹叫傑布,他熱情地給我遞上奶茶,說到青稞,不禁笑出了聲:“今年雨水多,青稞都長得很好。”說着,順手折下一支穗子遞到我的手上,我感覺沉甸甸的,用手輕輕一搓,薄薄的谷殼脫落,一粒粒顔色紅潤、體态豐滿的青稞呈現手心,慢慢地拾一顆放進嘴裡,用牙齒輕輕咀嚼,舌頭上滑滑的,溢出很多汁液,一股香甜頓時沁人心脾。這時的陽光更加明媚,天上的雲兒卷成千堆雪,我向遠方望去,嵌在山坡與樹叢中的一塊塊青稞更顯金黃,更為迷人,今年又是一個豐收年,高原人民今年一定糧滿倉、谷滿鬥,生活更加美滿幸福。
青稞香味飄揚
片刻休息後,大夥幹得更有勁了,幾塊青稞地不多一會就全收割完了,傑布一家要收工了,他熱情地邀請我們去他們家吃飯留宿,說要給我們做地道的青稞美食,我也不客氣,正想去真正地體會一下藏家生活。
傑布的妻子擁宗,是制作青稞美食的高手,她今天要給我們做青稞餅和糌粑。一個圓形的平底鐵鍋,一張擀面的小桌子,一個盛餅用的盆……擁宗在自家的客廳裡忙活起來,原來,制作青稞餅要先将青稞磨成粉,再将青稞面加入發酵粉和水和好,等面團發酵後,再加入菜籽油和香豆沫,放入燒熱的鐵鍋翻烤,一道美味就好了。剛出爐青稞餅,色澤金黃,迫不急待地掰一塊放入口中品嘗,味道雖清淡平和,卻入口回香,餘味悠久……它的芬芳讓我鮮活地感受到藏族人的氣息,淳樸而美好。
糌粑是藏族的主食。擁宗告訴我,藏族人一日三餐都有糌粑。原來,糌粑就是用青稞制成的炒面,它是将青稞麥炒熟、磨細、不經過篩濾而成的炒面,與我國北方制作的炒面有點相似,區别是北方的炒面是先磨後炒,而西藏的糌粑卻是先炒後磨,而且不除皮。糌粑吃的時候更是特别,先放在碗裡,加點酥油茶,用水不斷攪勻,直到把糌粑捏成團為止(“粑”就是成團的意思)。擁宗說,糌粑攜帶方便,适于牧民生活,出門隻要帶上木碗、“唐古”(糌粑口袋),再找一點茶水就行了,不必起竈用火做飯。還可在糌粑裡加入一些肉、野菜之類,做成“稀飯”,藏語叫“土巴”。
最後,擁宗還給我們炒了青稞麥當零食,她将土竈裡的火生起來,燃得越來越旺的火焰将土竈上的鐵鍋舔熱,這時用鐵皮筒子慢慢地從牛皮口袋裡舀出青稞粒放入鐵鍋内,身體則側坐在竈台上,手中揮舞着炒麥棒愉快地炒着青稞粒。擁宗邊炒青稞粒邊充滿喜悅哼唱着歌兒。歌聲萦繞在房梁木柱上,這鍋裡的青稞粒兒也歡悅的啪啪作響,仿佛應和着主人的歌兒。炒熟的青稞粒将青稞特有的香氣溢滿在竈台周圍的空氣裡,聞到炒青稞粒香氣的小孩,從屋外跑到竈台前向阿媽要炒熟的青稞粒吃,小孩子嘴饞,并不管炒熟的青稞粒燙不燙手,抓了就放入口裡咯嘣咯嘣咀嚼起來。
我慶幸,在這片土地上我走進青稞熟了的季節。品嘗着養育了藏族人的青稞美食,眼前仿佛浮現出他們用鐮刀收割着的希望,汗水滋潤着臉龐的歡笑,是的,他們得到的是終年勞作的幸福,歡唱的古老樸素的牧歌。
Tips
紅拉山生态旅遊區是西藏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距芒康縣城60公裡,海拔2300~4400米,生态景象壯觀,有雪山、森林、峽谷、高山和深谷等自然風光。交通:從芒康縣城出發,自駕沿G214國道可達,也可在芒康縣城乘坐到鹽井鄉或德欽的班車到達。
住宿:可住在芒康縣城,也可以住在鹽井鄉家族旅館或曲孜卡溫泉度假村。價位在50~200元之間。
美食:青稞餅、酥油茶、糌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