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百家講壇》對魏晉文化的解讀

《百家講壇》對魏晉文化的解讀

時間:2024-10-30 01:28:05

口李超

魏晉文化在我國古代文化史上是一個相當特殊的存在,通常認為,這一時期的文學實現了本體的自覺及士人對自身的認識,甚至有人将魏晉時期的文化比為中國的文藝複興。電視媒體在對魏晉文化進行解讀時也有其獨特之處,本文以《百家講壇》中的《風雲南北朝之苻堅》為例,着重分析其對魏晉文化的解讀手法。

一、《百家講壇》對魏晉文化的關注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經濟飛速發展,而文化的發展卻相對緩慢。針對此問題,人們試圖重新找回文化之根,克服文化缺失所帶來的空虛與浮躁。上世紀80年代興起的“尋根文學”,事實上便是這種尋找的前奏,但這場文化尋根運動并沒有真正找到中華文化的根,現代人的空虛感與浮躁感随着時間的推進愈演愈烈。電視媒體對傳統文化的關注正是由這種空虛感所引發的,作為大衆傳媒的一種,為實現更好的傳播效果,必然要在審美與價值取向上得到觀衆的認同。社會對文化的渴求在電視媒體上也有所反映,其中最為典型的就是講壇類節目的興盛,而此類節目中,《百家講壇》堪屬巅峰。

《百家講壇》早在2001年便已在央視十套播出,當時的節目将受衆定位為受過高等教育的知識分子,收視率極不理想,面臨末位淘汰的危險。而後經過改革,在閻崇年主講《清十二帝疑案》後收視率迅速攀升,主講的學者也因此走紅。《百家講壇》在此之後的定位也變得十分明确,主講内容多是曆史文學,節目的受衆則是具有初中文化水平的人群。不難發現,《百家講壇》将講授内容限定在曆史文學的緣由,主要是因為生物、化學、地理等太過專業化的知識對受衆的吸引力是十分有限的,而曆史文學則不同,隻要是受過教育的人都能聽明白。《百家講壇》對傳統文化的重視,不僅是為了順應當時社會對傳統文化尋根的渴望,同時也是為了盡可能擴大受衆規模。

《百家講壇》之所以關注魏晉文化,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魏晉文化是我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在表現傳統文化時,魏晉文化自然會被涉足;二是魏晉文化的特殊性,魏晉名士的作風赢得了諸多獵奇的目光,複雜的曆史背景又使解讀的多義性成為可能,而這也正是電視節目在傳播中所需要的。魏晉時期,尤其是到了南北朝時,朝代更疊頻繁,人物關系複雜,人們對這段曆史的熟悉程度較低。魏晉文化自身便具備一種獨特的氣質與内蘊,沒有哪一個朝代的讀書人能如魏晉名士那般颠覆文人形象。在電視媒體紛紛向傳統文化靠攏、節目競争加劇之時,少有人涉及的魏晉南北朝曆史自然便成了《百家講壇》節目在内容上的新嘗試。

二、魏晉文化的電視化手法解讀

1.故事化

電視媒介的特殊性在于,電視是集視覺藝術和聽覺藝術于一體的傳播媒介,在傳播過程中,要做到視聽兼顧。電視節目在對魏晉文化進行解讀時,需要采用一種更容易被大衆接受的模式,即以故事化的方式,用淺顯直白的語言,通過影像的形式傳達給觀衆。

故事化的手法是電視媒體表現傳統文化最為常用的手法,抽象的理論說明無法打動觀衆,有的甚至會産生反作用,故事卻是每個人都能聽懂的,而觀衆對曆史的興趣很大程度上來自于曆史故事,跌宕起伏的故事最能打動人心,其傳播效果遠超于抽象的理論說教。

《風雲南北朝之苻堅》用的便是故事化的手法。苻堅是前秦第四代君主,他壯大了前秦國力,卻在淝水之戰後一蹶不振,國破被殺。苻堅的一生既有高潮也有低谷,極具戲劇性。此外,苻堅又與投鞭斷流、風聲鶴唳、草木皆兵這幾個常用的成語相關,即使是對苻堅并不了解的觀衆,在将這幾個成語與苻堅的名字聯系起來後,也會對其産生熟悉感,進而對節目感興趣。在節目中,主講人周思源教授采用的也是《百家講壇》的經典講課方式,即每集都會制造懸念,《風雲南北朝之苻堅》一共十二集,從王猛出山講起,直至苻堅最後的結局,每一集都有一個叙述的中心點。如,第二集《星夜奪位》講述的重點便是苻堅取得皇位的過程;第三集《王猛輔政》接着上一集的線索,講述苻堅上位後在王猛的輔佐下治理國家的情況。

《百家講壇》将傳統文化以故事化形式呈現的同時,也把史實演變為“電視劇”。在節目編排上,設置層層懸念,再一一揭開,配上扣人心弦的背景音樂,逐漸深入,直至最後的結局。《風雲南北朝之苻堅》所采用的正是這種手法,如第四集《平定叛亂》的開篇:“⋯⋯形勢一時間十分緊張,那麼面對氣勢洶洶的匈奴部隊,苻堅采取了什麼措施來平定叛亂的呢?敬請收看本期節目”,此處畫外音承接上期内容,帶入本期内容,并就其中内容提出問題。而在主講人的講述中,每一集故事都有開始、發展、高潮、尾聲四段,人物有主角、配角,并常常設置矛盾沖突、懸念。

為了将故事化的效果達到最佳,《百家講壇》所采取的相應策略便是在節目中盡可能使用簡單直白的語言,甚至是更具有當今特色的語言,典型的例子就是易中天在講三國時采用了諸多現代詞彙。《風雲南北朝之苻堅》中,主講人每講到一個成語,每提及一段古文,都會用口語化的語言重複一遍,語言上的障礙基本被消除了。

2.影像化

電視是視聽結合的傳播媒介,因此在對傳統文化進行傳播時,必須增強其視覺上的可看性,對于《百家講壇》來說,采取的相應措施便是進行影像化的叙事建構,也就是在運用故事化技巧的同時使用豐富的影像表達。《百家講壇》是一檔學術性欄目,學術需要注重系統性、邏輯性,并具有抽象性和概念化,而電視媒介注重的卻是感性與具體,抽象性與概念化是不适用于電視傳播的。

《風雲南北朝之苻堅》遵循的是《百家講壇》的總體原則,首先是節目中影視片段、動畫等流動視像符号的大量使用,讓講述的形式更加生動形象,更貼合曆史。《風雲南北朝之苻堅》或是以動畫的形式展現人物形象,或是以真人扮演的形式講述故事,如在第一集開頭出現的便是古裝演員。這些視像符号的運用既豐富了觀衆的視聽體驗,又使節目更具趣味性。

此外,視像符号的使用還能營造電視後現代文本的傳播語境。語言并非是信息傳播的唯一手段,意義存在于全部的交流行為中,語言的使用要受到語境與使用者自身的制約,很多時候,電視圖像在傳播信息方面更勝一籌。《百家講壇》的主講人多是文化精英,在其觀衆多為普通受衆的情況下,單用語言是無法有效傳達信息的,而視像符号能營造出講述文本的傳播語境,以形象為載體,使傳播内容更容易被接受、被理解。

最後需要強調字幕的使用,電視字幕具有說明與強調的作用。主講人所講的話都會用字幕進行說明,這樣能保證觀衆接收到較為完整的信息,至少不會因為聽錯而産生誤解。且比較特殊的是,《百家講壇》中的主講人在講到曆史典故時難免會提及人名地名,字幕能保證觀衆準确接受這些信息。很多時候,為了更好地理清人物關系與事件經過,單靠主講人的口頭講述是不夠的,字幕能很好地起到補充作用。譬如《風雲南北朝之苻堅》中介紹苻堅家世時,一張人物關系表就能清楚地說明問題。

此外,字幕的另一作用便是引導觀衆對某些詞彙進行重點理解。主講人的總結性語言或所引用的曆史文獻,在節目中常常會以字幕的形式出現,并對其進行重點标示,或是改變顔色,或是在屏幕側方出現,或是以其他特殊的方式吸引觀衆注意,便于其對這些詞彙進行理解與記憶。如《風雲南北朝之苻堅》中,在提及史書對苻堅的評價時,周思源教授就引用了《晉書》中的話:“性至孝,博學多才藝,有經濟大志。”這句話作為重點便以字幕的形式被強調,周思源教授随後對這句話進行了解釋,在經過字幕的強調後,觀衆再聽到他的解釋,理解會更加深入。

《百家講壇》對魏晉文化的解讀非常符合電視作為大衆傳播媒介的特性,使其更容易為大衆所接受。該節目立足于電視媒體對故事性的重視,提取出魏晉文化中适合通過故事化手段進行叙述的部分,用淺顯直白的語言、影像化的叙事結構,把魏晉文化的精華傳達給廣大觀衆。

基金項目:2014年河南省軟科學項目(142400410254)

(作者單位:信陽職業技術學院/責編:馬莉莎)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