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倫敦有“世界書城”的美譽。在這裡,各式各樣的大小書店遍布城市的各個角落,不同主題的書籍應有盡有,令人目不暇接。
位于倫敦西區的諾丁山原是本地人流連的地方,但在電影《諾丁山》上映後吸引了越來越多海外遊客,成為倫敦著名景點之一。如今去諾丁山除了去電影中那座有着藍色門臉的書店“朝聖”,還會遇見一家獨具特色的“烹饪書店”。這裡不但出售與烹饪相關的食譜和飲食文化類書籍,而且還可以滿足人們的口腹之欲,因此被稱為“世界上最好吃的書店”。
“烹饪書店”坐落在倫敦城2區一條名不見經傳的小街上,雖然門臉不大,卻很醒目,紅色的裝飾與兩邊藍色和綠色的店鋪形成強烈的視覺對比。而紅門上方的遮陽棚也是紅色的,為下方的書店營造出一種明快、喜慶的感覺。走進書店,進入視線的全是書,并且都是有關廚藝和教授如何做菜的書。
“除了南極、北極,地球上各地的菜,在這裡都可以找到制作的方法。我們這裡的每一本書,都是一個能把人帶入美食殿堂的秘笈和鑰匙。你隻要按圖索骥,就可以登堂入室,探得寶貝。”也許是終日飽受書籍熏陶,店員說話頗有文采。
在書架前走動,發現這裡的确囊括了世界各地的食譜類和飲食文化類書籍。還有介紹中國菜的書,當然都是英文的,有的僅在封面上寫着中文。川菜、湘菜、閩菜等菜系居多。有一本書名為“雙手好菜”,介紹的是湘菜,精裝本,印刷十分考究。瑪麗亞娜說,每天都會有大量的人光顧書店,其中最吸引人的,莫過于書店裡的“檢驗廚房”和試吃活動了,這是其它書店沒有的,因此成為烹饪書店的最大特色。
一個微涼的秋日早上,我慕名去尋訪廚師書店。在那條開了許多咖啡館、小飯館的街上,一路找着門牌号碼,突然被一家小店外擺着的蛋糕甜點吸引住了。擡頭一看店面,這就是廚師書店,果然名副其實。一位心寬體胖的美食作家在為她的點心書做簽售,特意做了些甜點給讀者品嘗,吸引了不少路人。
這位帕裡太太并非專職美食作家,她是一位封面設計師和插畫家。因此,她的書裡沒有一張照片,所有點心和食材配料都是她的手繪作品。帕裡太太并不住在倫敦,但因為在倫敦工作的女兒羅茜極力跟她推薦廚師書店,她就精心炮制了蛋糕來此進行簽售。
帕裡太太的得意之作,也是餐桌上最吸引眼球的,是一隻玫瑰蛋糕。蛋糕上擺着一朵逼真的奶油玫瑰,蛋糕表面也淋了玫瑰汁,通體粉紅,非常誘人。我忍不住嘗了三口——因為太美味,僅吃一口絕對不夠。這隻蛋糕有濃郁的玫瑰香,香而不膩,而且味道非常天然。帕裡太太得意地說,這是她用花園裡自己親手栽的玫瑰做成的,沒有用任何人工香料。蛋糕以帕裡太太的女兒羅茜(Rosie)名字命名。正因為女兒名為玫瑰(Rose羅絲,昵稱為Rosie羅茜),從女兒16歲時起,帕裡太太自創了玫瑰蛋糕,作為羅茜的生日禮物。羅茜今年33歲,吃了将近20年的玫瑰蛋糕,她說她不僅從未吃膩,而且完全滿足于這多年不變的生日禮物,别無所求。
由于廚師書店的名氣,來這裡簽售的美食作家數不勝數,而且這些美食家往往不會空手前來,總要露兩手絕招。最有機會遇上簽售的當然是周六了(書店周日關門謝客)。
拜訪廚房書店,帕裡太太的玫瑰蛋糕隻是前菜,好戲在後頭!我邁入深紅色調的書店,發現它原來很袖珍,目測不超過20米見方,兩側書架一字排開,中間僅餘一米多的空間,讀者一多就接踵摩肩。店裡裝修擺設簡潔,沒有很多小心思,重點就是書。架上書籍根據美食品種分類,甜點、湯羹、主食、肉、蔬菜、酒水等分别各占了一到兩個書架,還有關于美食的社會學、曆史學、營養學、飲食養生書籍和美食小說。另一部分書架,則按地區菜系分類,其中自然少不了中國菜,占據了大半個書架。不過,這裡介紹中國菜的書籍多為洋人所作,其食譜也是為洋人量身定做的,完全沒有“鹽适量”、“翻炒片刻”這種讓洋人束手無策的模糊說法,配料分量全部精确到毫升和克,烹調時間也精确到分鐘。而且,考慮到中國菜對洋人來說難度很高,好幾本書都冠以“簡單中國菜”之名,以便熱愛中國美食的廚師們循序漸進。
至于英餐的惡名,即便英國人也常常以此自嘲,心底裡還是很敝帚自珍的。進入書店,首先看到的就是英餐書架。炸魚薯條(FishandChips)是英國國菜,對英國的意義等同于火腿之于德國、批薩之于意大利、壽司之于日本。英國人自覺英式薯條比麥當勞肯德基的美式薯條好吃得多,粗,嚼起來帶勁。英國人不僅在行動上捍衛炸魚薯條,還把國菜上升到文化層次,對其進行社會學研究,比如說擺在架上顯目位置的《炸魚薯條與英國工人階級:1870-1940》。
書店最裡邊,是廚師書店最著名的“檢驗廚房”。食譜不是一般的書,閱讀食譜并不隻是為了精神享受,更是為了指導實踐。為了幫讀者檢驗食譜是否實用,1994年,廚師書店開辟“檢驗廚房”(TestKitchen),每天從書店出售的食譜書中選出一條食譜做菜,給擺在書架上的書帶來了生命。
“檢驗廚房”的多位大廚如今都成了英國知名廚師。第一任廚師AnnieBell成了美食作家,第二任廚師ClarissaDicksonWright則吸引到美食節目主持人,把廚師書店搬上了電視。老闆埃裡克夫婦也驕傲地聲稱,“檢驗廚房”是書店成功的秘訣。
“檢驗廚房”的菜天天不重樣,由駐店大廚根據架上食譜和菜市場的當季食物決定當天菜式,而且菜式不提前安排,顧客隻有親自前往,才能知道當天能吃到什麼菜。5鎊兩道菜(前菜、主菜),7鎊三道菜(加甜點),這個價格在倫敦可算是超值。随後,駐店大廚會把自己的心得和顧客評價寫成食譜點評。廚師書店從1995年起出版點評書,至今出了三本,聲稱75%的食譜都經得起考驗。
更刺激的是,“檢驗廚房”不接受預訂,先到先得,售完即止。我早上10點半就到達書店,品嘗了這天的摩洛哥小扁豆濃湯和香草橄榄油芝麻餅。雖然濃湯早已熬好,開放式廚房還是讓我得以一窺烹饪後戲——美女大廚往濃湯裡加了兩大勺酸奶。酸奶和小扁豆,這是怎樣風馬牛不相及又令人驚喜的搭配!随後,已經非常飽的我還是忍不住誘惑,點了檸檬蛋糕和藍莓蛋糕,為這一趟廚師書店之旅畫上完美句号。離開時,看到手捧食譜的顧客排起長龍等候入座,我更加心滿意足了。
“檢驗廚房”會定期邀請真正的大廚來給顧客亮一手,檢驗所賣食譜上記載的食譜是否管用。算來,這一活動已有20年的曆史了。
1994年,“檢驗廚房”正式問世。從此,廚師堅持每天從書店出售的食譜書中選出一款做菜。此舉給擺在書架上的圖書帶來了生機甚至生命,使書“活了起來”。
書店老闆埃裡克夫婦自豪地說,“檢驗廚房”是書店成功的秘訣。如今,“檢驗廚房”的多位廚師,都已成了英國的知名大廚,比如首任廚師貝爾成了美食作家,有的還當上了主持人,甚至把廚房書店搬上了電視熒屏。
烹饪書店還有一段頗具傳奇色彩的故事。瑪麗亞娜介紹說,書店最初是由一位富有愛心的護士海蒂創辦的。海蒂愛好烹饪和美食,愛到了開書店的程度。1983年,她開辦了這家廚師書店,并緻力于從全球各個角落搜集美食食譜。她還向世界各地的需要者寄售食譜,而且有求必應。于是,“烹饪書店”的美名也“寄”到了世界各地。
2001年,海蒂不再經營書店,開始移居意大利從事有關烹饪主題的旅遊業。行前,她把書店交給了與自己一樣喜歡美食的法國廚師埃裡克和羅茜夫婦。頗為浪漫的是,正是在烹饪書店裡,埃裡克與羅茜結識、相戀并結婚。烹饪書店成了他們的紅娘。
如今,十多年過去了,烹饪書店在埃裡克夫婦的經營下,越辦越紅火,俨然成了倫敦一景。外國遊客到了倫敦,許多人都會慕名前來,浏覽美食書籍,品嘗美味飯菜,然後再買些書籍帶走。
美味書店,美名遠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