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河湟風物遺存 花兒會和世界上最長的狂歡節

河湟風物遺存 花兒會和世界上最長的狂歡節

時間:2024-10-30 01:42:12

羊皮筏子、湟源排燈、熱貢藝術、花兒會和納頓節、於菟舞、青海湖祭祀……青海道沿線豐富多彩的風物民俗,展現出一幅幅生動而鮮活的生活圖景。

再壯麗的人生,在曆史的長河中也會煙消雲散,但人類生活的印迹,卻會以各種各樣的方式給後來者留下記憶,雖說已褪去了最初的鮮活,但從人們的堅持和呵護裡,我們明白了這就是傳統。

在青海道沿線,人們生活的記憶多與這條絲道上生産、生活技藝的交流、傳承有關,如若把這些記憶展示開來,那麼青海道百姓的社會生活、民俗風情,便會從悠遠的時光中流淌而來,流入我們的生活,進入我們的未來。

黃河上的羊皮筏子中國最早的廣告燈箱

青海河曲之地,黃河水清澈明亮,兩岸風景也頗為壯觀。但過去,波濤洶湧的河水對兩岸民衆的出行造成了極大的阻礙,為此,當地百姓發明了一種奇特的水上交通工具——羊皮筏子。

制作羊皮筏子,首先要把羊皮整體剝下,待用油浸過後,用細繩将其紮成袋狀,留一小孔吹足氣後封孔。接着,把數根木頭橫豎捆綁在一起,做成一個長方形的木架子,最後把羊皮袋固定在木架上,這樣就可以下水當作運輸工具了。羊皮筏子有大有小,小的一般由10多隻羊皮袋紮成,适于短途運輸,大的則由上百隻羊皮袋紮成,适合長途運輸。

青海道興盛的時代,來自西亞、中亞的商販行至黃河岸邊,都是通過羊皮筏子把貨物運到對岸的。當地将劃羊皮筏子的人稱為“筏子客”,他們一般由村裡的青壯年、膽大者充任。“筏子客”在黃河上搞運輸,等于在刀口浪尖上讨營生,因此有很多講究。例如開筏之日,忌諱講“破、沉、撞、沒”等字眼,遇到寺廟要主動磕頭,以求保佑。羊皮筏子曾對東西方貿易起過重要作用,直到近代,西甯的地方特産運往蘭州,仍然多是通過羊皮筏子進行運輸的。

後來,随着橋梁技術的進步,羊皮筏子漸漸消失。不過,作為祖先聰明智慧的結晶,羊皮筏子并未完全退出人們的視線,循化縣每年舉辦的青海國際搶渡黃河極限挑戰賽上,羊皮筏子都會作為表演節目,令觀衆贊歎不已。而黃河沿線的一些州縣,還把羊皮筏子當作新絲綢之路上的旅遊項目推廣,讓遊客在驚險、刺激中,體味當地百姓古老的出行方式。

如果說羊皮筏子展現的是樸實的生活技藝,那麼湟源排燈體現的就是古老的民間藝術。(左右頁圖)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悠久的曆史,造就了青海深厚的文化積澱,羊皮筏子、湟源排燈、唐卡,便是青海人民智慧的結晶。湟源排燈曆史悠久,起源于清代中期,流傳于青海省湟源縣城關鎮的丹噶爾古城,是一種民間燈彩藝術。據說,當時城内的街市商家為了在夜間招攬顧客,紛紛制作商号廣告牌燈箱,在箱内點燃蠟燭,挂在商号大門上,這就是中國最早的廣告燈箱。後來,這種廣告燈箱逐漸發展成有底座、有圖案,且形式多樣的排燈,成為一種獨特的藝術品。據記載,清政府在丹噶爾設立撫邊同知時,在元宵節期間就展出了大量的過街排燈。民國初年,排燈的發展步入鼎盛時期。那時的元宵之夜,古城内每隔十米就有一架排燈,所有的排燈被點亮時,街道流光溢彩,絢爛迷人。

湟源排燈的形狀多樣,有長方形、梅花形、扇子形、橢圓形等,大小不一。其制作工序十分講究,首先要選用上好的木料制成框架,接着在框架上蒙紗,并在上面繪制出曆史人物、神話典故、山水花鳥等圖案,最後是内置蠟燭,進行藝術的排列和組裝。

如今,湟源排燈已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當地政府還培養出一大批排燈制作傳承人。人們對排燈進行了創新和改良,如在形式上增添了落地式排燈,在藝術表現上,除了繪畫,還增加了堆繡、刺繡、剪紙等内容,使其更具觀賞性。

綻放的熱貢藝術藏傳佛教文化的載體

在青海道沿線,藝術總是無處不在,其表現形式也是豐富多樣,而熱貢藝術最具代表性。

熱貢藝術是藏傳佛教藝術的重要流派,主要有唐卡、堆繡、壁畫、雕塑等表現形式,内容多為佛教人物和佛經故事。由于發祥于青海黃南藏族自治州同仁縣境内隆務河流域,而同仁地區在藏語中稱為“熱貢”,因此這一藝術被統稱為“熱貢藝術”。

唐卡是熱貢藝術中最為常見的藝術形式。唐卡以繪畫為主,藏語意為“卷軸畫”,這是因為其裝裱方式借鑒了漢地的卷軸。唐卡的制作非常複雜,先要在畫布上刷上白色塗料,以便着色和固色,然後用炭筆打底稿,接着就是上色,将顔料按深淺不同點上去、暈染開。上乘的唐卡作品還必須使用純金碾磨的金粉勾勒神佛、蓮座乃至法器的輪廓。無論是唐卡、堆繡,還是壁畫、雕塑,這些指尖的神韻之作,不僅大多絢麗多彩、富于裝飾性,内涵也十分豐富。一幅幅精美的作品,無不是青海人靈感與智慧的生動寫照。

繪制唐卡所用的顔料大都是礦物質,包括硫磺、松石、朱砂、珊瑚等,用這些礦物質顔料繪制的唐卡,即便經過歲月的洗磨和侵蝕,依然能夠保持鮮亮的色彩。值得一提的是,對于顔料的制作和配置,是熱貢藝人們的絕技,對外是嚴格保密的。它就像是川劇中的變臉,傳内不傳外。所以,對熱貢藝人來說,盡心收藏好顔料的配制秘方,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唐卡的題材以藏傳佛教為核心,涉及藏民族政治、經濟、曆史、民俗等各個方面,大體可分為斯巴霍、傳記畫、偶像畫、曆史畫、風俗畫和故事畫等。其中,斯巴霍,即《生死輪回圖》或《六道輪回圖》,表現了密宗“因果報應”“輪回轉世”的抽象教義。傳記畫以“佛本生故事”和“佛傳故事”為主,還包括藏王傳、法王傳、大師傳等内容。所以,唐卡是藏傳佛教文化的生動展現。

堆繡是熱貢藝術中一種特殊的表現形式。堆繡是用綢緞制作的一種藏傳佛教藝術,它由各色綢緞面料剪貼、縫制而成,具有較強的立體感。熱貢堆繡可分為堆繡唐卡、堆繡帏幔、堆繡柱飾及其他裝飾品。制作時,藝人根據内容表達需要,先選好各種顔色的綢緞,剪成一定尺寸的人物、走獸、花鳥等,再粘壓在事先剪好的紙張上,然後粘堆在需要的地方。堆繡是多種藝術的結合,猶如絲質的彩色浮雕,極具觀賞性。

無論是唐卡、堆繡,還是壁畫、雕塑,這些美妙的藝術之花,在熱貢熱烈地綻放。它們彙集了人類的智慧,不僅代表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也讓虔誠的宗教信仰得以世代傳承。

歌唱“花兒”的盛大集會世界上最長的狂歡節

湟中道地處青海河湟地區,是我國西北地區著名的多民族聚居區,因此形成了豐富多彩的河湟文化。說唱、曲藝、歌謠是河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些傳世久遠的口頭藝術,不僅滋養了世世代代生活于此的民衆,更作為人類文化的活化石保存至今,“花兒”便是其中流傳最廣的一種。左頁圖為納頓節,這是土族人民最重要的節日,也是他們訪親探友,相互交流、學習的大好時機,而對于情窦初開的青年男女而言,納頓節則成為他們尋覓伴侶的天賜良緣。右頁圖為年都乎奇特的於菟舞。花兒是一種流行于西北地區的民歌,青海是花兒的故鄉,而河湟花兒更是西北花兒的靈魂。

在河湟地區,花兒早已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無論何時何地,隻要興緻上來,人們便會唱上幾句。在田間地頭,拔草的婦女們“尕馬兒你拉回了來,拉回了歡來”的心語裡,蘊含着她們對理想生活的希冀,以及對出門在外的家人的思念之情;在山岡野嶺,年輕的牧者高歌“上去個高山望平川,平川裡一對兒牡丹”,歌喉裡燃燒着青春的激情和對愛情的憧憬。

由于對花兒太過熱愛,河湟民間還自發形成了以歌唱花兒為主的集會活動——“花兒會”。在河湟地區,規模不一的花兒會數目甚衆,舉辦的時間和地點也各不相同。如農曆四月八日的鳳凰山花兒會、農曆六月六的七裡寺花兒會、農曆六月十四至十六日的瞿昙寺花兒會……每逢節會,人們便穿着盛裝,從四面八方齊聚會場。大家引吭高歌,将一切美好的祈願和祝福融入歌聲,堪稱民間的狂歡。

在河湟地區,同花兒會一樣熱鬧的,還有一年一度的納頓節。

“納頓”系土族語音譯,意為娛樂、玩耍。納頓節是民和縣三川地區土族人民慶祝豐收的節日,一般從農曆七月十二日開始,一直持續到九月十五日結束,長達六十餘天,被譽為“世界上最長的狂歡節”。

納頓節前,三川各村要在本村推選出舉辦納頓會的“大牌頭”(納頓負責人)和“小牌頭”(其他負責人)。節日前一天,大小牌頭要進行祭典等一系列活動,第二天便進入納頓節的正會。

正會主要由跳會手舞、跳面具舞和跳“法拉”(巫)三部分組成。

會手舞為開場節目,是由數十人至數百人參加的集體舞蹈,由兩個村聯合進行表演,一村為“東道主”,另一村為“客村”。參加活動的代表稱為“會手”,“東道主”村會手需迎接客村的會手。長者身着長服,擎着彩旗,拿着柳條領隊而行,其後鼓手、鑼手、旗手相随,與客村會手彙合後,互緻賀意,随後共同起舞。會手舞之後,是跳面具舞。面具舞是戴面具表演的舞蹈,傳統劇目有“莊稼其”“五官”“三戰呂布”“殺虎将”等。這些劇目各具特色,如“莊稼其”為父輩向後輩傳授農耕技藝,語言幽默诙諧、動作滑稽可笑,“三戰呂布”則再現了三英戰呂布的傳奇故事。最後是法拉舞,法拉舞又稱巫舞,是巫師充當人神中介,祈禱神祇保佑,驅除邪惡的獨舞。當舞蹈結束,當天的活動便進入尾聲。此時,舉行納頓的村莊,需祭祀地方神,然後把地方神擡送到下一村。納頓活動就這樣一個接一個,在三川的村莊裡按序進行。

年都乎奇特的於菟舞青海湖神聖的祭祀

在河南道沿線,也保留有許多極具特色的民俗活動,年都乎的於菟舞就是其中之一。

年都乎是同仁縣一座鄉鎮的名字,村民以土族為主。每年農曆十一月二十日,是年都乎村民祭祀山神的日子,而跳於菟舞就是其中最重要的儀式。

“於菟”是虎的别稱,於菟舞即裝扮成老虎的模樣進行舞蹈,寓意驅趕妖魔鬼怪。活動當天,巫師要在村北山坡的山神廟内祭祀各路山神,事先挑選出的7名扮演於菟的青年男子,也要在此化妝。他們需裸露上身,然後用廟裡的香灰塗抹全身,再用墨汁在臉上、身上勾畫出虎紋和豹紋。其中,畫虎紋者為“大於菟”,由兩名長者擔任,畫豹紋者為“小於菟”,由5位較年輕者充任。塗抹完成後,接着用施過咒語的白紙條将一撮頭發紮起來,腰間纏上紅布腰帶,再佩戴一把藏刀,每人兩手各拿一根一米多長的柏樹枝。有些於菟還會口叼生肉,意在展示威猛。随後,5個“小於菟”分南、北兩路進村入戶,兩個“大於菟”和巫師尾随其後。“小於菟”要用手裡的柏樹枝将屋主事先準備好的食物串起來帶走。這些食物通常是用面團在人身上,尤其是病人身上揉搓擦拭後再烤制而成的,村民認為這樣可以帶走病疫和厄運。當“小於菟”穿越至城東門時,會和“大於菟”及巫師會合,并列隊起舞。随後,“於菟”們奔向村外的塞曲河邊,将手中的樹枝連同串着的食物一起抛入河中,寓意抛除了村裡所有不祥、晦氣的東西。接着,他們要用河裡的水将身體清洗幹淨,而巫師要在河邊進行誦經儀式。至此,“於菟”儀式結束。

“於菟”以請神、逐鬼、驅疫的巫術活動,來求得山神的護佑,祈福五谷豐登、身體健康,這種崇虎信巫的習俗,展現了青海先民樸素的信仰觀。

民間信仰的世界裡,除了山神,浩瀚的江河湖海皆有神靈依附,所以,作為高原聖湖的“青海湖”,自然也有各種大神居于其中,而祭湖就是對這裡神靈的告慰。

祭祀時,遠近百姓便聞風而至,在活佛的帶領下,虔誠地完成各種儀式:法号吹響,信徒跪拜,經幡獵獵,桑煙袅袅,場面神聖而又莊重。祭祀一般選擇在農曆四五月舉行,地點分散在青海湖畔,祭祀采取的是祭“敖包”的形式。首先,由活佛或長者高聲朗誦經文、真言,後由長者登上煨桑台點燃松柏枝。煨桑台由石塊砌成,上面堆放着松柏樹枝、牛糞、青稞、酥油、茶葉等物。點燃後,伴着螺号聲,祭拜者沿順時針方向繞行煨桑台,口中念誦經文、佛号,并向台上獻哈達、青稞、白酒等物。投獻完畢,人們擁向湖岸,先以湖水洗手、淨面,再面朝湖心方向跪拜誦經,用事前準備的哈達或彩布、綢子等,将酥油、茶葉、錢币乃至金銀珠寶等包裹好,投向湖中。據說禮包迅速沉入湖底,則代表神靈接受了祭品,對投放者而言也會受到更多的庇佑。

如今,祭海活動還增添了現代氣息。儀式結束後,還有歌舞、賽馬、射箭、摔跤、拔河等各種表演。各路商販也齊聚湖畔,設攤位兜售祭海物品。這時的湖畔似乎更像廟會一般,人員輻辏,熱鬧非凡。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