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電視節目的資産特征及價值計量方法
(一)電視節目資産特征
電視節目的制作需要耗費一定的資源,預期會給擁有者(控制人)帶來經濟利益,具備資産的一般屬性。作為資産,電視節目能夠單獨核算,擁有者也可以全部或部分轉讓該項資産的财産權利。然而,文化資産的核心價值在于節目内容,節目内容可以無限複制,電視節目可以在保持原内容和形式不變的情況下長期使用。
電視節目屬于資産,但是其資産類别的确定目前仍是一個有争議的問題。在生産和流通環節,電視節目是“持有以備出售的産品或商品”,具有存貨的特征;同時電視節目又是“沒有實物形态的可辨認非貨币性資産”,具有無形資産的特征。因而在實務操作層面,電視節目資産類别的确定存在“存貨法”和“無形資産法”兩種方法。
(二)電視節目的資産價值計量
基于“存貨法”的電視節目資産計量,其依據是電視節目具有商品的一般屬性;基于“無形資産法”的電視節目資産計量,其依據是電視節目是具有文化服務屬性的“精神産品”。不同的資産類型、不同的計量方法直接影響電視節目的賬面資産價值。
1.采用“存貨法”計量電視節目資産價值
采用“存貨法”時,電視節目作為存貨,其初始資産價值與節目制作過程中發生的費用相關。根據核算辦法的要求,後續計量時,還應當按照成本與可變現淨值孰低的原則,在存貨成本高于可變現淨值時計提存貨跌價準備。
按照收入和成本配比的原則,存貨作為流動資産,銷售後需要相應結轉成本,電視節目結轉成本時可根據節目類型、銷售方式等選擇計劃收入比例法、零毛利率法、固定比例法等方法。成本轉結後的電視節目,賬面資産價值将最終減至0。
“存貨法”的優點是可以清晰地反映電視節目給擁有者帶來的“營業收入”和“營業成本”,對于經營成果的披露有積極作用。但是由于電視節目可以多次、部分轉讓,許多電視節目在成本結轉後,成為以象征性餘額列示、仍給企業帶來經濟效益但無資産價值的資産,資産價值被明顯低估。
2.采用“無形資産法”計量電視節目資産價值
采用“無形資産法”時,電視節目作為無形資産,資産價值為其公允價值。采用這一方法的前提是電視節目沒有實物形态,且具有可辨認性,當用于出售、轉移、授予許可、租賃、交換等行為時,能夠獨立分離出來。
無形資産需要在使用期限内進行價值攤銷,電視節目可根據實際情況選擇直線攤銷法或加速攤銷法,其賬面資産價值将随着攤銷的逐年進行最終減少至0。根據會計準則的要求,進行減值測試也是電視節目作為無形資産在後續計量時的重要内容,需通過比較電視節目公允價值與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現值計提資産減值準備。
“無形資産法”的優點是不再将電視節目視作一個營業周期内變現的流動資産,充分考慮了電視節目的使用壽命及未來的價值體現,更加符合廣播電視行業的經營模式。缺點是收益的不确定性會帶來攤銷方法的選擇難題,且按年确認減值也增加了電視節目資産價值計量的難度。
二、電視節目的資産價值評估
(一)将電視節目确認為無形資産
随着互聯網多媒體的發展,傳統電視節目經營方式已發生巨大變化。電視節目是文化産品,使用“存貨法”無法在電視節目價值确認時體現節目的精神文化價值,也無法滿足長期視角下收入與成本配比的原則。因此,将電視節目确認為無形資産,進而進行資産價值的确認和計量是行業發展的必然選擇。
針對電視節目資産類别界定的現實問題,建議有關部門在《企業會計準則》及《應用指南》中進一步明确影視行業無形資産及存貨的具體内容,将電視節目劃分為無形資産。同時,結合電視節目的具體銷售方式,進一步細化《企業會計準則》中銷售收入的相關規定,解決電視節目劃分為無形資産後的銷售收入、銷售成本确認問題,使電視節目經營單位的财務狀況和經營成果更加清晰。
(二)建立和完善電視節目價值評估體系
目前新興媒體的迅猛發展引發了對電視節目價值量化的客觀需求。從核算角度看,公允價值是電視節目作為無形資産進行價值量化的基礎。具體而言,公允價值就是在計量日發生的有序交易中交易該電視節目能收到或應當支付的價格。确認公允價值,離不開電視節目的價值評估,建立和完善電視節目價值評估體系勢在必行。
評估方法是價值評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傳統有形資産的價值評估方法包括成本法、市場法和收益法。電視節目是文化産品,其制作成本與資産價值不一定具有正相關性,成本大的節目資産價值不一定高,且目前國内多數電視台尚未實行全成本核算,一些珍貴的舊片,其成本資料在确定節目資産價值時基本沒有參考價值。采用市場法的前提是具有成熟活躍的交易市場,交易數據真實且便于獲取。當前電視節目交易市場并不規範,發展也不成熟,多數電視節目的交易價格均為商業秘密,難以獲取也不具備參考價值。電視節目的收益性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長期收益更是無法準确計量。因此,傳統有形資産的價值評估方法對于電視節目的價值評估存在明顯局限性。這也是目前電視節目資産價值評估量化中主觀性較強、判斷标準不統一的主要原因,已成為制約行業發展的瓶頸。
電視節目的交易,除一次性買斷整個節目版權外,大多數情況買賣雙方的交易标的隻是部分版權,而且同一節目的版權往往被包裝成不同的版權産品多次交易。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電視節目的價值評估是對特定版權市場價格的估算。電視節目屬于信息産品,可以綜合運用用戶感知價值法與結合分析法進行版權價值評價①。但是也要充分認識到用戶的感知同社會公衆的認可度、參與度、接受度一樣,是難以準确衡量的,因此在構建評價體系時,要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選擇關鍵要素建立評估指标體系,可以重點考慮包括電視節目的制作元素、市場供需狀況、購買方市場份額、節目播出輪次、節目播出時段、節目覆蓋範圍、節目曆史收視業績等在内的要素。不同類型的節目,選取的指标體系應有所側重。此外,電視節目是文化資産,産品和服務的消費特點及市場特點,決定了電視節目資産價值評估的動态特點,需要對社會環境、經濟環境、文化環境等因素進行動态分析。
三、電視節目的風險及其控制
目前在省級衛視推出一檔電視節目的成本動辄數千萬,站在資産管理的角度,風險控制能夠有效保障電視節目資産價值的實現。
(一)節目啟動期的風險控制
電視節目啟動期的風險主要包括定位風險及資金籌集風險。電視節目的定位風險包括由于定位不準确造成的節目發展空間受限帶來的風險。為了降低定位風險,在節目啟動期,需要根據受衆對電視節目的差異性需求做好受衆定位,根據節目風格與品牌特色做好内容定位和主持人定位,根據同類節目及同檔期節目的情況做好檔期定位。資金籌集風險指無法在規定時間取得節目制作資金的風險。電視節目制作方應當制定融資策略,除了采用傳統的廣告融資、企業合作融資以外,還可以依托電視節目版權資産通過金融市場進行融資,降低資金籌集風險。
(二)節目制作期的風險控制
電視節目制作期的風險主要指節目制作過程中成本超出預算的風險。電視節目具有固定成本高、邊際成本低的特點,因此節目制作期間的成本控制尤為重要。強化預算管理、确定目标成本、推行節目制作成本事前事中控制,可以有效降低成本超出預算的風險。人工成本是電視節目制作的主要成本,是否聘請明星、聘請明星的級别對制作成本影響很大,相關開支帶來的風險屬于投機性風險,需要投資各方根據情況決定是否承擔此項風險,與明星簽訂明确的法律文件是控制此類風險的手段之一。
(三)節目推廣期的風險控制
電視節目推廣期的風險主要包括實際收益與預期收益不符的風險、無形資産減值風險以及出現各類經濟利益糾紛的風險。提高節目收益是降低實際收益與預期收益偏離風險、有效控制電視節目無形資産減值風險的關鍵。推行品牌化運營、延長産業鍊是未來提高電視節目收益的途徑,技術發展帶來的傳統電視與各類新媒體的相互交融為擴大電視節目影響力、提升品牌價值創造了條件,版權産業的發展也為電視行業産業鍊的延伸提供了廣闊的空間。節目推廣期間的經濟利益糾紛風險一般難以預測,除了規範法律文件外,需要建立相應的應對機制、成立專門的管理機構,提前制定應對策略。
注釋:
①楊海生:電視節目版權價值評估方法的創新研究,《中國版權》,2016年第6期,第53-56頁。
(作者單位:北京農業職業學院/責編:王軍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