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以緻用,才真的有用
當我們具備相應的佛法正見,懂得如何從佛法角度看待各種問題之後,還要學會運用。
面對每個問題,我們在第一時間,就要以佛法正見而不是固有習氣對待,使錯誤觀念沒有活動機會。隻有這樣,心才能進入和解脫相應的軌道,否則就會順着慣性,進入和輪回相應的軌道。
這是兩條非此即彼的道路。如果選擇解脫,就要不斷确立正見,培養正念。開始時,正念就像嬰兒一樣,雖已出生,但還需要精心呵護,不然随時會有夭折的可能。
同時還要認識到,除了聞思和定課,做事也是修行,生活也是修行。不要以為做事是做事,生活是生活,否則,你還能有多少時間用于修行?所以,我們要帶着修行的意樂,帶着菩提心、帶着觀照去做每件事。那樣的話,每個當下都是最好的修行。哪怕在吃飯,也是為了保有修行的色身而吃,為了利益衆生而吃。所以,關鍵不是看你在做什麼,而是帶着什麼樣的心在做。
但我們也要知道,在做事過程中,最容易帶動固有串習,也最容易失去觀照。所以,做事正是最好的用功處,是檢驗我們修學的對境。同時,做事本身也是菩提心的實踐,要帶着感恩、利他的心去做。遇到什麼不愉快或挫折時,随時反省,随時考量自己的發心。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更能看清自己的心态,看清自己的功夫,看清自己究竟進步了沒有。
有“我”就有苦
古往今來,一切文明的目的,無非是為了擺脫痛苦,但幾千年來,這些努力并未從根本上見效。今天,人類有了前所未有的富足生活,可痛苦并未因此減少。為什麼?因為我們所做的一切,隻是在痛苦産生時去撫慰它、緩解它,使它變得不那麼劇烈。事實上,苦的因還在。正因為如此,生命就成了一台不斷制造痛苦的永動機。
我們想要解脫痛苦,必須尋找痛苦之因,從源頭着手解決,也就是四谛法門所說的思苦、斷集。因為了知人生是苦,故從中查找苦因,并在根本上解決它。
或許有人會說,生活不是有苦有樂的嗎?為什麼佛法隻說痛苦而無視快樂呢?為什麼這麼消極厭世呢?
從感受來說,人生的确是苦樂參半。佛法所說的苦,是對生命所作的本質透視,而且是有特定範疇的,僅指凡夫而言。因為聖賢的生命本質是無漏智慧和無限慈悲,是沒有痛苦的。而凡夫的人生是建立在無明之上,它所呈現的就是我執,就是惑業。因無明而不見真相,故将非我執以為我。
因為我執,就會生起貪心,覺得這是我的事業,這是我的家庭,這是我的親人。一旦利益受損,貪又進而引發嗔心。如果沒有這個“我”的标簽,會不會起貪?會不會起嗔?世間時時在發生變故,我們隻是聽聽、看看而已。惟有那些和自己有關的,才會使我們心潮跌宕,輾轉難眠。
所以說,“我”其實就是一種錯誤設定,一種給人生帶來無盡煩惱痛苦的錯誤設定。解決它,才能在根本上鏟除痛苦。
觀念和心态的相互作用
我們所認識的世界,其實都是自己的一種設定。在見道之前,我們看到的永遠不是世界真相。但我們可以從認識上了解并接近這種真相,這就需要知道,從什麼角度、以什麼方式來看待問題。
每件事會對我們産生什麼影響,往往不在于事件本身,而在于我們如何看待,如何處理。學佛之前,我們都有自己固定的觀察方式和處理習慣。其中,主要決定于觀念和心态。
通常,我們是通過觀察和比較,考慮此人此事對自己的利弊得失,然後再生起好惡之感。這是觀念在影響心态,決定心态。所以,必須從觀念着手修正。佛法給我們提供的,就是看待問題的正确方式。依此正見,再對所緣對象重新審視,去除我們附加其上的錯誤執著。
進而還要解決心态問題。這是代表無盡生命的積累,所以,心态有時是走在觀念之前的。比如看到不喜歡的人,不用經過思考,立馬就會讨厭。這種近乎本能的抗拒,就是心态在直接産生作用。
改變這一狀況,也需要從觀念契入。因為心态并不是憑空而有,而是由往昔業緣所緻,由無始無明所緻,也是無自性的。當串習産生作用時,我們不要盲目跟進,而要找一找,它的源頭在哪裡,它的所依是什麼。如果找不到,這些心态也就失去生長基礎了。
佛法修學也應圍繞這兩個項目展開。一方面,通過反複不斷的觀察修,以佛法正見來改變觀念,與法相應。一方面,将觀念落實于心行,在運用過程中逐漸調整心态。進而,讓正确的觀念和心态相互增上。
重要的事,得重複很多遍
在學習佛法的過程中,關鍵是要自己用心學,要反複聽聞、反複思考,所謂“書讀百遍,其意自現”。
開始的時候可能枯燥一點,一旦嘗到法味,學得上路了,就會其樂無窮。初學佛要有信心,更要專心,不要學得太雜。現代人往往好高骛遠,東學西學,東看西看,結果都是停留在表面,學得再多也難有實際力用。一旦用不上,僅僅憑興趣,是很難堅持下去的。
所以,不如花幾年時間把《道次第》的基礎打好,今後再學其他,就比較容易上路。沒有這個基礎,很多大道理是用不起來的,最後就學成一種哲學,一套說法。每天挂在嘴上說着,内心卻毫無感覺。更麻煩的是,還會因此對佛法失去信心,以為佛法隻是用來說的,不能解決“此人、此時、此地”的問題。一旦有了這個成見,将成為學佛的極大障礙。
此外,對文字或義理的理解要經常讨論,讨論到大家都覺得真實不虛,才說明我們對法義的理解基本過關。共修一方面可以營造良好氛圍,一方面可以通過讨論,分享不同的思考角度,并确認自己的認識是否準确,是否到位。
然後,還要将所學法義轉化為自身觀念并不斷運用。在實踐過程中,又會面臨很多現實的沖突,這些問題也可以共同讨論。讨論到沒有疑問了,再到生活中不斷運用。這樣,我們的觀念和心态就會随之改變。
心清淨了,才能和法相應;相應了,才能于法受益。
不要落入心靈陷阱
心是什麼?就是由一個念頭接一個念頭組成。隻是這種轉換迅速而難以察覺,所以在感覺中是相續的。
在這些念頭中,力量并非均等,而是有強有弱,有大有小。尤其是我們特别在意的事,可能會長時間在心中徘徊不去。在武俠小說中,不少人一生就是為了報仇。換言之,他的生命就是被一個念頭所占據。
這個念頭從哪裡來?不是說某個念頭天生就有力量。念頭也是緣起法,需要經曆産生和成長的過程。比如我們與某人産生矛盾,生起一念嗔心。如果設法對治,就能化幹戈為玉帛;如果耿耿于懷,嗔心就會得到滋養,得到強化。所以,念頭都是我們培養起來的。隻要不斷賦予其能量,就會使它迅速膨脹,力大無比。
在我們内心深處,總會有一些陰暗而令人痛苦的心結,我稱之為心靈陷阱。
怎樣打開這些心結?首先是通過重新思考來轉換觀念。比如對誰心懷不滿,想起來就寝食難安。這就必須認清負面情緒的過患,明白那是在折磨自己,對解決問題沒有絲毫幫助。然後再依所學佛法進行檢讨,從而化解情緒。同時,追尋煩惱産生的源頭,從根本上予以斷除,而不是一味縱容。對那些不健康的需求來說,滿足隻會使之得到營養。所以說,凡夫追求快樂的方式,往往是在制造痛苦之因,和真正的快樂是南轅北轍的。
因為理解,所以接納
每個人都有或多或少的悲憫之心,但這種悲心是被我執處理過的,是建立在個人好惡的基礎上,狹隘而又渺小。怎樣才能發起廣大的悲心?首先要學會理解他人,接納他人。
我們審視一下自己,有沒有理解别人的能力?能夠理解到什麼程度?在什麼層面可以理解,超過什麼層面就不能理解?通常,我們最能理解的就是自己。不論自己做些什麼,哪怕幹了壞事,都能找到無數借口,但要理解别人就比較難。一方面,在程度上比較淺,隻能初步理解;一方面,在對象上比較窄,對不感興趣或有利害沖突的人就不願理解,不願同情。
再如我們對衆生的接納,有的心中隻能裝一個人,有的心中可以裝兩個人,有的心中可以裝更多人,但無論裝多少,終歸是有限的,因為這種慈悲是建立于我執之上。而菩薩道的修行是要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也就是将自己和衆生視為一體,沒有任何好惡之分,親疏之别。這就必須通過修習菩提心來打破自我。
沒有這個處處設置障礙的“我”,才能解脫自在,獲得真正的自由。社會也在提倡自由,如言論自由、信仰自由等等,但這隻能給大衆提供一個寬松的環境,究竟的自由是在我們内心而非别處。如果内心還有執著和煩惱,即使生存環境再自由,我們一樣會被煩惱所縛,成為我執的囚徒。自由,是相對不自由而言;自在,是相對不自在而言。我們想要自由自在,就必須鏟除内心不自由、不自在的生長因素。
圖片來源:http://www.daimg/download.php?aid=85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