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殿秋晚楊佐的蓮,明心見性。楊佐以蓮說事、說理、說志、說情。說事時,内心恬淡閑适,無虛妄、無執著,無是、也無非,一如蓮花純潔和高貴。說理時,以蓮之相而醒于世。理須明,無需辯也。蓮與竹相通,未出頭時先有節,是為說志也。蓮之志,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蓮之情,藕斷絲連,是為心氣相交。情深,則義重,如春風化雨。
筆下無塵。心中無俗意。繪制蓮花,當需淨心,否則雖形似,也難以達其意也。心無染,是名清淨;心安詳,是名自在;心快樂,是名超然。楊佐觀蓮、賞蓮、養蓮、畫蓮,以蓮之心性,來培育内心之情操與氣節。是故,楊佐繪畫時能放開心手,不拘泥于物相,不囿于章法,不枯于筆墨,從心所欲不逾矩。
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楊佐的蓮花極工。溫潤如玉的筆,似撐着小舟的竹篙,往來于蓮塘深處。千嬌生百媚,莞爾一笑,如美人之嗲态。起筆時,如蜜蜂采撷花蕊,心細而恭,靜到能聆聽花開的聲音。勾筆、轉折、起伏,圓潤的造型。随類賦彩。淡墨、濕墨、幹墨,由着心相而皴擦。大的結構,打破了一切虛幻之相。雖是工筆畫,卻有大寫意的意境。隐隐約約,似有若無。蓮花仙子,淩波踏步。比對、章法、紋理、細節,暗藏着諸多世間之法理。有時候,物相穿越了時空,兩種看似互不關聯的物相放在了一起,增添了筆墨情趣;其用意,隻是為了一種表達與訴求。整個畫面飽滿而生動,含苞欲放。色彩與線條。色彩是血肉,線條是骨架。色彩因為線條而變得氣韻生動,線條因為色彩而變得婀娜多姿。婉轉,頓挫,曲徑通幽;于無聲處,一顆驿動的心,靜若秋天之水。明暗,蓮之形、月之影;虛實,光之源、花之容;濃淡,蓮之本色、空間之幻境;動靜,鳥之和鳴、蓮之安然。意境。蓮花營造的格局。工到極處便是放。一個字,一個印,小到極處,似兩隻蜻蜓在觀想。純淨的蓮花,映照着遠處的山水、村莊。小河彎彎。袅袅的炊煙升起。安詳的風。如詩如畫的田園。蓮花的背後,隐藏着中國畫的筆墨語言。
楊佐的沒骨畫法,在師法自然與古人的基礎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沒骨畫者,乃遁于迹、隐于形也,将墨、色、水、筆揉為一體,形成一氣呵成的畫面肌理。其藝術手法的高低,取決于一個人的精氣與神韻。亦如九方臯之相馬,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沒骨者,非沒有骨也,乃是胎體受孕之始,抱樸守一。墨裡面有氣韻,似乎蓮在呼吸。沒骨畫者,非沒有筆墨也。筆在墨裡面。筆裡面有墨,墨裡面也有筆,有點線面、皴擦和塊狀結構,也有牧童、老牛、遠山、近水、河流與村莊。如深深的漆一般的黑夜,看不見一切,但非一切不存在也。
楊佐的沒骨蓮,如月之韻、如光之環、如山之魂、如水之靈。筆未到,心先到。蓮花透着七色的光,以心觀心,以蓮觀蓮。心身一緻,心口一緻,心意一緻。心境,即蓮境也。眼觀蓮,耳聽蓮,鼻嗅蓮,舌品蓮,身觸蓮,意想蓮。境與情相通、相融。風吹來,蓮容不失色,卻盡顯楚楚動人之姿。蓮之骨、蓮之肉、蓮之血液,都在墨色裡慢慢孕育。大器乃慢成也。墨色裡蘊藏着蓮之本性。濃淡、疏密、陰陽、剛柔、松緊、結構與層次、章法與位置經營,經過墨色的皴擦,宛若天成。筆墨受之于心,而心脫胎于性。線條、節奏、光與色的變化,蓮花因此而氣韻生動。
得魚圖(團扇)
蓮心孝子
姮娥化蟾(團扇)
藕塘深處
月色楊佐個人簡曆:
楊佐,生于1968年2月,安徽馬鞍山人。國家級美術師。中國工筆畫學會會員,中國少數民族美術促進會理事,中華詩詞學會會員,安徽省美術家協會會員,安徽工筆畫學會理事。曾任中國國家畫院藝術交流中心展覽部主任,現為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專家、畫家。曾在北京恭王府、琉璃廠泰文樓美術館、七九八藝術區北京元素畫廊、安徽蕪湖、馬鞍山等地舉辦六次個人畫展。
出版有《國畫基礎訓練-荷花(工筆篇)》(安徽美術出版社)、《國畫基礎訓練新編-荷花(工筆花鳥篇)》(安徽美術出版社)、《荷花(繪畫技法)》(中國台灣)、《國畫初學技法-荷花》(天津楊柳青出版社)、《蒲塘留香-楊佐水墨畫集》(四川美術出版社)、《楊佐工筆花鳥畫集》(恭王府)等。部分作品發表于《中國書畫》(人名美術出版社)、《美術大觀》、《海内海外》、《中國書畫報》、《美術報》、《金融時報》、《中國改革報》、《南京晨報》以及《月刊美術》(日本)、《二十世紀中華畫苑掇英》(香港)、《基隆青年》(台灣)等國内外報刊。書畫頻道、國學頻道、鳳凰網、搜狐網、網易網、土豆網、雅昌藝術網、中國藝術網、中國藝術報、中國書畫報、美術報等媒體均有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