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一汽、東風合并能做大難做強

一汽、東風合并能做大難做強

時間:2024-10-31 07:15:39

如果一汽東風合并不能産生協同效應,或者說,由此産生的協同效應還不能減少競争帶來的問題,我們是否還需要一家新的汽車公司?

文/胡夫

汽車業的央企要重組啦!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的《關于推動中央企業結構調整與重組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提出“四個一批”——即“鞏固加強一批”、“創新發展一批”、“重組整合一批”和“清理退出一批”——來推動央企結構調整與重組。其中,汽車業被定性為“重組整合一批”。這是汽車業央企重組首次在中央政府層面被明确提出,所以備受矚目。業内在猜測哪些國字頭車企會被重組?重組會怎樣進行?重組後的汽車央企能否重煥新生?

一汽、東風合并的可能性最大

中國汽車企業按照資本屬性,可大緻分為3大類4種類型,即國有汽車企業、民營汽車企業和外資汽車企業;其中,前者又可細分為央企和地方國企兩種,其區别在于代為行使出資人職責的,是國務院國有資産監督管理委員會(即國資委)還是地方各級政府的國資委。

國務院國資委序列下的汽車業央企,是兩家子公司和一家孫子公司。前二者指的是國資委直接出資的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一汽”)和東風汽車公司(以下簡稱“東風公司”),後者指的是中國兵裝下屬的中國長安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長安”)。

那麼,如果國務院國資委要推動汽車企業重組目前坊間流傳最廣的,是中國一汽和東風公司。從操作層面看,這兩家公司的合并可能性最高。一則二者都是國資委的親兒子,操作起來不涉及其他企業,較為方便。二則兩家公司有一定淵源,東風公司最初就是由中國一汽援建的,兩者在曆史上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系。三則兩家公司的高層存在一定互補性,東風公司的一把手是中國一汽前任一把手,反之亦然,這種組合在合并時可有效減少内耗。

相比之下,中國一汽和中國長安進行合并的可能性就要小很多,隻能在一種情況下出現,即現任中國長安董事長徐留平是否會像坊間流傳,被“空投”到長春任中國一汽總經理。據稱他本人已經明确說不會離開中國長安,但組織的安排并非個人可以抗拒的,所能做的也就是讨價還價而已。如果讓中國長安全面接手一汽集團,于公于私都是好事。于公,二者重組符合國務院最新精神,而且由正在走上坡路的中國長安接手中國一汽,有助于向後者注入新活力。于私,徐留平既不算違背諾言,又可以達到人生新巅峰。隻是這種整合花費的時間和代價遠較前一種長,不确定性也要大很多。

而東風公司和中國長安的重組,以及三家公司“大一統”的可能性,筆者認為完全沒有可能。無論是把兩家完全沒有聯系的企業被組合到一起,還是國資委全面整合汽車産業國有資産,都好似月餅炒西紅柿這種黑暗料理,看着都不美好,更别說工作過程中會涉及的問題了。畢竟,如果為了合并而合并,難免會重現當年中國長安合并昌河汽車時發生的不愉快沖突。

因此,對本文開篇提出的問題,筆者将主要圍繞中國一汽和東風公司的重組來展開闡述。

做大後未必能做強

對于這兩家公司的重組,業界擊節叫好者有之,明褒實貶者亦有之,不屑一顧者也不少。莫衷一是折射出的是《指導意見》無法證明“做大必然能做強”,或者“先做大後做強”的邏輯的正确性。

毫無疑問,如果中國一汽和東風公司合并将誕生中國汽車業的“巨無霸”。這符合做大精神。

數據顯示,兩家企業的體量都不小。在2016年世界500強排行榜中,中國一汽位列第130名,員工總數13.2萬人,營業收入達628.5億美元,利潤額是32.5億美元;東風公司排名更靠前些,位列第81位,員工總數19.2萬人,營業收入達828.2億美元,利潤額是14.8億美元。如果兩家公司實現合并,則會産生一個營業收入達1456.7億美元的龐然大物——會是次于大衆、豐田、戴姆勒、通用和福特的全球第6大汽車企業;世界500強排名第24位,在中國入榜企業名列第5位,是中國第一大汽車企業。

這畫面美得無法想象,有沒有?隻可惜,然并卵!大是大了,可距離強,差得不是遠,是非常遠!太強的對手我們就不用比了,單看它和現實中的中國第一大汽車企業——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汽集團”)的對比。紙面上看,合并後的公司體量是上汽集團的1.36倍(計算營業收入),但其利潤額比後者還要少8.5億美元。更糟糕的是,兩家公司的員工總數合計達到32.4萬人,而上汽集團的這一數字隻有9.28萬人。換言之,如果将人均營業收入大緻等同于經營效率,那麼上汽集團是前者的2.56倍。對比完之後,筆者隻想在此處插入一個大大的囧字:中國汽車業需要這樣一家大而不強的汽車企業嗎?

或許會有人就此反诘:正因為如此,政府才應該鼓勵這兩家公司重組,以集中優勢資源,更好地發揮協同優勢。那麼——

一汽+東風能否一路順風?

理想非常豐滿,可惜現實過于骨感!兩家公司的發展思路差異巨大,合并在一起基本不可能實現協同優勢。限于篇幅,筆者僅對二者的産品線進行分析,希望起到管中窺豹的效果。

首先,兩家公司旗下有着為數衆多的對外合資公司,要想讓它們産生協同效應,完全無望。不管你是否承認,合資公司的技術主導權、産品導入權,以及與此密切相關的經營戰略,基本都是外方說了算。比如中國一汽當年為了與豐田合資,主動兼并了效益不佳的天汽集團,誠意不可謂不大。而豐田的回報是什麼呢?這廂合資盛宴的熱乎氣還沒散盡,豐田轉過身就與廣汽合資成立了廣汽豐田,還将最暢銷的凱美瑞放在新合資公司生産。因此,筆者推斷,即便兩家公司合并,在合資公司領域能做到的,最多也就是通過協商實現一些通用件的采購。

那麼,這兩家公司的自主品牌業務闆塊,會是什麼樣呢?

我們先來看看商用車。兩家公司在商用車上,尤其是中重型卡車領域的産品線高度重合。咋一看,一旦重組完成,确實符合《指導意見》中“減少無序競争和同質化經營”的精神;隻是,熟悉這種領域的人都知道,東風公司的中重卡走的是雷諾+沃爾沃的歐系技術路線,而中國一汽的中重卡走的是日系技術路線。二者無所謂優劣,隻是要想合二為一,效果可能是南轅北轍。

這個差異在乘用車領域表現得更明顯。一汽奔騰系列産品全部基于2002年導入市場的第一代馬自達6底盤改型而來,而東風風神各車型的技術全部源自日産。對于兩家沒有正向開發能力的企業來說,要做的大概不是想辦法把日産與馬自達合二為一,而是推倒中國一汽現有的産品體系,完全按照日産的流程、體系開發下一代産品。這本不是什麼壞事,隻是距離通過重組實現協同效益的初衷有些遠了。

如果兩家公司的合并不能産生協同效應,或者說,由此産生的協同效應還不能減少競争帶來的問題,我們是否還需要一家新的汽車公司?這個問題的答案,或許需要業界效仿林毅夫和張維迎兩位教授那樣,進行一場論戰後才能找到。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