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姚洋:低增長下中國制造的趕超路徑

姚洋:低增長下中國制造的趕超路徑

時間:2024-10-29 05:08:47

供圖姚洋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是否意味着中國經濟走出低谷?随着中國經濟進入低速增長期,未來中國制造的創新之路又是什麼?

7月15日,國家統計局發布的中國經濟上半年經濟數據顯示:2016年二季度GDP增速為6.7%;1-6月間,居民消費價格上漲2.0%,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2%,實現了中國經濟增速在連續三個季度回落後的首次企穩。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姚洋認為,中國經濟進入深度調整期,為中國制造轉型升級提供了強勁動力:過去20年間,中國快速“工業化”為制造業創新提供了堅實物質基礎,目前單靠廉價勞動力與外延式擴張,很難讓企業獲得豐厚回報,甚至會被淘汰出局。

而在尋找技術和産品更新的道路上,中國制造可更多借鑒德國持續平穩的創新模式,從1到N,從有到精,不斷改進,追求極緻,并用制造業提高就業,加大抗金融風險性。

“低增長”背後,中國仍有潛在優勢

《中外管理》:您曾在2016年1月的“學習型中國論壇”上預測:整個2016年将是中國經濟調整最困難的一年;二季度經濟開始觸底反彈,當下應如何處理“經濟結構調整和保增長”之間的關系?

姚洋:2015年底到2016年初,房地産市場回暖,間接提振了今年二季度經濟增長指數:PPI環比由負轉正,大宗産品價格均開始上升,這些都是經濟好轉的迹象。

但不能忽視的是,從2012年開始,新一輪經濟減速期剛剛開始,2016年中國經濟進入深度調整期,環比呈逐步好轉态勢,關鍵是處理好“經濟結構調整與保增長”之間的關系:

第一,要認識到經濟下行期是淘汰落後産能、生産力的必要過程。經濟周期的出現,很大原因是“預期”造成的,即在經濟形勢好時,往往會超額投資,“預期”達到頂峰時,便會遇到一個大的沖擊,必然出現産能過剩和債務累計。2015年“中央經濟會議”提出的“去産能、去庫存、去杠杆,保增長(簡稱“三降一補”)政策非常正确,也将是一個艱苦的過程。

第二,要快速找到“經濟結構調整和保增長”結合點。不妨借鑒上一輪經濟周期中的“國企改革和銀行改革聯動”做法,彼時正因有四大資産管理公司剝離了大部分銀行壞賬,才使得當時的國有企業可以“輕裝上陣”,實現盈利,也造就了2003年到2012年間經濟高速增長的繁盛。而當民間投資人轉變為國有資産所有者後,又可間接避免國有資産流失。

《中外管理》:英國公投“脫歐”成功,不惜以國家分裂為代價抵制全球化,背後推手之一也是陷入低速增長的經濟形勢。中國對于經濟低增長的擔憂同樣存在,對待“經濟增長放緩”的正确态度是什麼?

姚洋:從宏觀背景看,世界經濟增長放緩,将成為中國實現趕超的最佳機會,中國經濟增長具有以下潛在優勢:

盡管目前中國經濟增速放緩,但地處東亞,我們也會把經濟增長看成常态,但放眼全球,經濟增長卻屬小概率事件。意識到這點,對于我們判斷當下經濟勢是有利的。中國經濟實現趕超的第二個優勢将來自于中國金融改革的再次推進:四五年前私募基金公司數量很多,但風險投資公司幾乎是零;現在則是PE滿天飛,唯獨缺少好項目,現在有了投資的根基後,科技投入已占到GDP的2.1%,要知道中國GDP隻有美國的一半,人均收入隻有美國的1/7,這意味着,盡管中美經濟實力相差懸殊,但中國的科研力量更有優勢。此外,空間優勢也是我們對中國經濟增長潛力持樂觀态度的重要原因:過去20年間,中國發展基本是沿海的發展,按照經濟學的“收斂理論”,如果兩個國家采用相同的經濟政策,收入較低國家的增速會比收入較高國家快;該理論應用到中國現實,則是在投資得宜情況下,内陸地區經濟增速将比沿海地區快,這既是中國經濟未來的巨大動力,也是創新的巨大市場。《中外管理》:對比金融改革和空間優勢,中國制造業更加發達,其在經濟低速增長期的潛力體現是什麼?

姚洋:中國制造業種類繁多,小到螺絲釘,大到高精尖機床,任何從事中間技術的制造業都無法離開中國市場,這與政府始終堅持發展制造業有很大關系。截至目前,中國第二産業(包括制造業、建築業和運輸業)增加值占GDP的比例長期維持在40%以上,制造業所帶來的經濟繁榮是不可否定的,未來中國産業和技術升級都要以加強制造業為核心。在這方面,韓國和德國為我們樹立了榜樣:韓國早在1960年代就已開始工業化進程,目前其制造業占GDP比重仍保持在30%以上;德國是發達國家中最看重制造業的,其制造業至今雇傭了全國1/4的勞動力,且德國人執着于對現有産品和技術的改進,牢牢占領了機械制造、汽車和化工等傳統領域的高地。

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态,為傳統産業轉型升級提供了強勁推動力。一是制造業企業已經意識到,靠廉價勞動力和外延式擴張不僅不會繼續獲得豐厚回報,甚至會被淘汰出局;二是快速工業化積累的大量資金,也為制造業創新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制造業創新,重在學習“德國模式”

《中外管理》:談到創新,業内認為有“德國模式”和“美國模式”兩個标杆,結合中國國情和實體經濟的現狀,哪個标杆對我們更有借鑒性?

姚洋:在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關鍵期,創新是動力之源。目前有兩條創新路徑可供借鑒:“從0到1”和“從1到N”。

先說“從0到1”。美國移民文化的特點,決定了其創新路徑必然是“從0到1”,這種創新方式也被稱為“美國模式”。它具有一定的創造性破壞——赢者通吃,即新技術催生新行業的同時,也會把老行業打垮。“美國模式”是一種“超資本主義”模式,造就了美國社會的兩極分化,隻存在少數富人,絕大多數都是窮人。該模式更适合BAT這種壟斷型互聯網巨頭借鑒,因為BAT早已走到産業發展的前沿,隻能走“從0到1”的創新之路。

再說“從1到N”。就是從1到多,從有到精,不斷改進,追求極緻。相比美國“從0到1”,“從1到N”也叫“跟随式”創新。德國通常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勤勞的民族,他們嚴謹求實、精益求精,所以這種創新方式也被稱為“德國模式”。長遠看,它不如“美國模式”,卻有很好的就業基礎,目前德國制造業已成功帶動25%的就業率,強大中産群體的存在,非常利于社會的穩定和人民幸福感的提升,也兼具很強的抗金融風險性。相較美國“赢者通吃”的“斷崖式創新”,德國制造業持續平穩的創新模式,更值得中國借鑒。此外,隻有制造業才是中國的脊梁,如果這部分被打垮,必将失去經濟發展的根基。

因而,“中國式創新”不妨走兩條路——既要學美國,也要學德國。尤其不可忽視制造業,要提倡“工匠精神”。中國的供給側改革,中國的中等收入人群消費,中國的内需擴大,中國的社會穩定,沒有一樣能夠離開制造業,能夠離開“從1到N”的創新。

《中外管理》:繼國家提出《中國制造2025》目标後,2016年3月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出的“工匠精神”,再次讓制造業吃了一顆“定心丸”,如何實現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的過渡?推進“工匠精神”的最大難點是什麼?

姚洋:“德國模式”是跟随美國後,在現有技術基礎上做連續性改進,它也是中國由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過渡中學習的榜樣。以德國“默克工廠”為例,其以制藥起家,一直專注于液晶産品研發,但它并不生産任何顯示屏,隻做液晶和少部分處方藥。随後憑借一點一滴的進步,默克工廠不斷占領市場,至今已壟斷世界70%的液晶市場。現在,默克工廠已經開始專注于OLED(有機發光二級管)的研發,一旦成功,未來的液晶屏将可以做得更纖薄,顆粒感微乎其微,甚至可以任意彎曲,做成任何形狀。

“工匠精神”被列入2016年政府工作報告,是國家對制造業提出的新要求,非常及時。工匠精神作為代表專注、精确、注重産品品質的一種精神,在中國推進的最大難點,是如何落實:

一是提倡工匠精神,首先要提高工人的社會地位。不同于美國的兩極分化,德國的中間階層——工人,力量非常深厚,這與其完善的技校體系、工人較高的社會地位以及薪酬水平緊密相關。仍以“默克工廠”為例,其實行的是“文化理論和專業技術”并重的人才培養模式,與當地高中聯合辦學,學生畢業後大部分進入默克工廠工作,工作幾年後還可以到默克大學繼續深造,有針對性地提升專業技能。中國不妨設立類似試點學校,給予工人相關技術等級,讓他們在達到高等級的同時,獲得相應社會地位。二是可對實體經濟尤其是制造業采取一定的政策傾斜,如降低增值稅和部分社保成本等。

“互聯網+”不如“+互聯網”

《中外管理》:2014年至今,“互聯網+”是一個熱詞,甚至成了包治百病的良藥。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給實體經濟尤其是制造業帶來的利和弊各是什麼?如何正确看待“互聯網+”?

姚洋:“互聯網+”包含兩層含義:一是傳統行業應該積極擁抱互聯網,這是它的顯見含義和最大價值。“互聯網+”對于宏觀經濟的意義,在于能對其他産業造成革命性改變,但中國經濟的主體是制造業,不能像美國那樣依靠矽谷,依靠尖端科技,中國制造業亦不能拘泥于過去的陳舊思路,而是要用互聯網改造。二是不要因為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就變得心浮氣躁,比如很多企業家由此患上“互聯網焦慮症”。企業家們不要認為離開互聯網就将難以生存,或與時代脫節,相反,仍需聚焦自身優勢,踏實做好實業。

與其說“互聯網+”,不如說“+互聯網”,意思是傳統行業要善用互聯網服務于實體經濟,創造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尤其在第二輪互聯網熱潮興起時,很多人都熱衷用App積攢流量,唯獨不思考最終盈利點,不能變現的“互聯網+”沒有生存意義。

《中外管理》:為應對互聯網的沖擊,德國提出“工業4.0”,核心是用互聯網改造傳統産業,實現靈活生産、零庫存和互聯網營銷,一句話,就是要實現“雲制造”。目前“雲制造”在中國制造業中也被廣泛提及,您如何看待?

姚洋:德國正在實施的“工業4.0”,将所有流程都“放”在雲端,強調個性化生産和柔性生産,是基于整個社會發展都非常平穩,人們有能力追求個性化消費。相比之下,中國市場需求遠未達到這種程度,尚處于大衆化消費階段;從企業互聯網建設的基礎設施看,多數企業并未建立内部數據系統,管理者甚至不清楚資金流、材料流等數據,何談“雲制造”?

目前中國工業正處于2.0到3.0階段,個别甚至還未達到2.0,隻有進入3.0階段才能實現自動化生産。《中國制造2025》将目标定在工業3.0是适合的,實現“工業4.0”,中國至少需要20年時間。可喜的是,中國在中等技術領域已開始躍居世界前沿,比如中國家用電器目前就已經穩居世界第一,海爾、美的、格力等優秀制造業企業都在不斷學習新技術,中國家電在未來幾年内整體打敗“韓國制造”、“日本制造”是有可能的,中國工業4.0也會率先在家電領域取得突破。

責任編輯:朱麗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