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個小時的中轉飛行,從北京到奧馬哈,緊張而疲憊,但中國企業家們已經等不及調整黑白颠倒的時差,滿懷期待着在2017年巴菲特股東大會,用戰鬥精神聆聽,用反刍精神品味。
所謂一千個觀衆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不同的與會者和企業家從巴菲特身上到底看到怎樣不同的精彩?
石勇圖攝影劉奔
黃曉武圖攝影劉奔長線賺錢,回饋社會
奧馬哈價值投資教育與研究中心執行顧問、本刊董事石勇
中國企業投資美國市場是非常有價值的。首先,美國的投資環境比中國好,美國市場也需要中國資本的投入,中國也有很多投資需求需要到美國市場流動。其次,中美貿易順差比較大,在美國設廠發展在中美貿易協同發展的基礎上,會促進中美關系。
我認為巴菲特價值投資觀的核心有兩層:第一,投資二級市場時,一定要注重投資中長線,從長遠收益看,這對投資者收益會更有利;第二,企業賺錢後要回報社會,企業賺錢是為了造福社會,而不是為了我們自己。
巴菲特和他的朋友們,包括比爾·蓋茨,他們最大的特點就是非常重視怎麼用最好的辦法賺錢,同時把企業盈利和社會價值聯系起來,并注重社會效益。在用人标準上,他們非常重視合夥人品質,是否勤奮,以及教育程度。
堅信,堅持,才學得到
海爾電器副總經理黃曉武
跟着《中外管理》去見87歲的巴菲特,是一個很好的去美國與投資大佬溝通的機會,對于海爾集團的品牌而言,也是一個在中國管理圈、美國資本圈進行品牌宣傳的機會。
海爾集團一直定位于自己為全球化企業。早在1999年,海爾就開始了在美國設廠、開拓海外市場的步伐。在美國建廠也是基于全球戰略的考慮,我們一直希望能夠開拓一個更開闊的全球市場,積極地走出去。而美國,是全球最大的經濟體,對于中國企業來說,走全球化發展之路,美國市場是不可或缺的站點,沒有參加美國市場,談不上真正實現全球化。
而此次近距離聆聽股神巴菲特的觀點,這位世界上最成功的投資者,自然是一次絕好的了解美國和觀察美國企業家們的機會。巴菲特推崇長期投資和價值投資,他在把複雜問題特殊化簡單處理上有自己一套獨特的方法。他倡導的股東和管理層的關系非常穩固。所以,無論是他的投資觀,還是管理領導能力,再就是個人魅力,都有很多值得我們去學習的。
不過中國企業學習價值投資也好,開拓美國市場也好,皆非易事,信念和堅持對企業很重要。
不同的參會者從巴菲特身上,看到的是不同的精彩。圖攝影劉奔不虧本,不跟風
優脈财富彙創始人應松
此次來美國是為充分了解美國投資市場和高端财富管理的行業近況,近距離感知“投資大師”巴菲特的财富智慧,以便對未來如何管理資産、做投資帶來啟迪。
正如巴菲特在2017年緻股東信中所說的那樣:“每隔大約十年,經濟環境就會出現惡化。但随之而來也有賺錢良機……”我對此非常認同,該理念也适用目前的中國市場。當經濟形勢嚴峻時恰是資産價格下跌之時,是配置優質資産的好時機。
在巴菲特“價值投資”觀中,最重要的還是“不要虧掉本金”投資原則。很多人做投資往往被所謂投資回報倍數迷惑而忽視風險。“不虧損本金”盡管看上去是不高的投資原則,但卻讓巴菲特獲得了長達幾十年的持續高回報,很值得中國高淨值客戶深思。
此外,巴菲特所言“不要跟風、不要投機”,是在教育大家做投資要基于獨立分析和判斷,并聚焦自己擅長領域“生根”,善于發現别人看不到的機會。因為當你跟風之時,早已是滞後的那個人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投資過程中,我們常聽到一種是“投資性”的,一種是“投機性”的。如何區别?我理解投機是在追求短期内一種價格波動的獲利機會,投資則更多關乎價值的成長與創造。盡管兩者都能賺錢,但投機在短期内獲得超額回報的目标,往往會讓資産處于很大不确定性中。對此家族企業要格外重視,因為這類客戶考慮資産管理,本身看重的就是長期價值和某一趨勢的成長性,周期或許五年、十年,或更長時間,但終會讓他們獲得财富成長的豐厚回報。
綜上可知,在國内無論做風險投資,還是高端資産管理,“價值投資”告誡我們的都是如何把控風險、把握機會以及長期持有,即從“小概率的大成功”财富創造轉變為“大概率的小成功”的财富管理。正如巴菲特所說:“富人們是坐在自家花園裡,看着财富的小草慢慢成長”!應松圖攝影劉奔
謝曉東圖攝影劉奔
程林旺圖攝影劉奔原來我們離“差不多”還早着呢!
北京百分百商業集團董事長謝曉東
一位87歲的老人,在大會上還能侃侃而談,思路清晰、思維敏捷,從各個角度剖析當前的商業環境和趨勢,以自己的成功經驗分享給全世界的人民,确實是“神”一般的存在。
中國不缺企業家,我想缺的就是這種精神,一種持之以恒、契而不舍的奮鬥精神。
在創業的路上,我們常常都覺得“差不多”了,也經常聽到身邊許多人說自己老了,不行了、跟不上了等等,看到台上87歲的巴菲特,這個年歲了,依然那麼努力和付出,都讓人覺得汗顔。其實,在創業的路上,隻要努力和付出,任何時候都不晚,晚的隻是我們落後的思維以及不上進的借口,褚時健75歲重頭再來荒山種橙子,李嘉誠如今89歲每天還要工作六七個小時,這都是為什麼?
突然覺悟,他們能有今天這麼好的精氣神和狀态,取決于如此飽滿的生活——這才是他們源源不竭的向前動能。我想今天的他們,早已過了物質的欲念,财富也僅僅是一個符号,能影響和幫助更多的人,讓自己的能量給社會帶來更大的價值回饋,這才是真正的功德和普世之心。
最稀缺的是,在專注中積累
山西西裕成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程林旺
看到耄耋之年的巴菲特和芒格,在台上講了六個小時,真心佩服他們的敬業精神。作為一個非金融專業的從業者,我從精神層面有一些收獲和感悟。巴菲特99%的财富是在50歲以後獲得的,這讓我體會到了積累的價值。為什麼這個世界上成功的人總是少數?我想大概是因為大部分人都很難像他們這樣做到對一件事情專注這麼多年吧。我們這些普通人總是容易受到各種各樣的事情的影響,分散着我們的精力,追逐着我們所謂的幸福點滴。最後,我們隻能在平庸的人生中獲得簡單的快樂。但是隻有多一些偏執狂,才能夠一直不停的專注在一個點上面,直到最後把它引爆。每一個想獲得偉大成功的人都必須要認識到這樣一份專注力量的重要性,就好像水在達到沸點之前一直是呈現平靜狀态,直到累積到那個溫度,它才可能歡欣雀躍地跳起來。
我想起曾經看到過的一段話,有一位聽衆問巴菲特:我怎麼樣才能像你這樣成功呢?巴菲特給他的回答是每天至少讀500頁的書。我想巴菲特的淵博知識以及對投資的敏銳嗅覺和思維就是通過這樣持續不斷的學習而得到的吧。想想我們自身,有時候甚至一年都讀不了一本完整的書,着實慚愧。
聆聽巴菲特,我學到的不是他精湛的投資技巧,更多的是學習到了一個偉大人物身上應該具備的基本品質。這次參加巴菲特的股東大會,我想能和這樣一些偉大的人物生活在同一個時代,并且能夠聆聽他們的講話,是一件多麼幸運的事情啊!相信在以後的人生路上,我也會沿着他們走下的成功足迹,來經營好自己的事業。
責任編輯:化石巴菲特給自己定的目标,是活到一百歲。圖攝影劉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