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發現能成為大型企業的真正原因在于:能夠真正理解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及對生活向往的價值。更重要的是,它們始終在分享價值。
在今天這個時代,應該是回歸生活本身的事情才是“生意”。大量生産和大量消費不是最重要的商業邏輯,最重要的商業邏輯應該回歸到可持續性。
從生意的核心去理解,技術并不是技術本身,它就是要為人類創造出一個更好的生活空間,釋放人的生活,使人回歸到人類自己的命運和追求當中來。
所以,我一直強調:人在生活當中,不是消費者,而應該是一個生活者。如果整個商業邏輯不是沿着人本身的價值去追求,那麼這個商業就沒有存在的意義。
什麼是文化的載體?就是産品。
我們的古代文明之所以走向全世界:第一,因為有人,老子、孔子;第二,因為我們有茶葉、絲綢、陶瓷、文房四寶。任何文化都是基于載體才被觸摸的。回歸商業本質,就必須回歸到人的生活。
事實上,商業是交心的過程。
商業最重要的是産品,但是我們用産品跟别人交換什麼?并不是價格、并不是貿易、并不是我們之間的博弈,它應該是一個交心的過程。
從《緻良知》、從《心學》、從中國傳統文化,我希望得到的不是傳統,而是價值。這個價值是你内心真正的觸動,在做任何事情的時候,你應該将心比心。産品是一個“贈物”的過程,我們不是賣一個東西給别人,我們應該把愛、驚喜和可靠交給别人,這才是商業真正内在的本質。
因此,你應該提供的是生活方案,而不是消費産品。商業的未來,也應該更多是融合生活、驅動人類進步的。
我們未來的方向到底在哪裡?從世界創造變化的角度來看,商業是人類最具彈性、最具重複性、最為有效的一個機制。而商業中最大的價值到底是什麼?就是誠信。
摘編自北大國發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