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小康集團:懷揣“工匠精神” 逐夢“智能制造”

小康集團:懷揣“工匠精神” 逐夢“智能制造”

時間:2024-10-28 07:29:05

30年前從實體制造業邁向摩托車産業,是重慶小康集團第一次戰略轉型;13年前,與東風合作開始制造汽車,小康集團又完成了第二次升級;如今,上市剛滿百天的小康(6月15日上市),全面進軍新能源汽車,将努力實現第三次轉型

文|《小康》記者洪治張志

在重慶小康控股有限公司(簡稱“小康集團”)成立30周年之際,走進由其建設的國際新能源·智能汽車(重慶)體驗中心(下文簡稱“體驗中心”)展廳,迎面一輛特斯拉最新SUV車型ModelX正張開着标志性後座雙鷗翼門,坐進駕駛室,觸碰一旁17寸液晶控制器的虛拟按鈕,鷗翼門便可落下升起。可能你覺得這沒有太過人之處,但如果了解這款車的自動側方停車功能後,或許會對其智能化有更深刻的認識。而且,作為一款使用電力的新能源車,它的續航裡程高達550公裡,百公裡加速僅為2.5秒。

作為國内首個大型、開放式公益性新能源智能汽車體驗中心,小康集團為什麼要把特斯拉的這款車放在第一展位?裡面還有什麼奧秘?

深掘新能源的背後

體驗中心位于重慶國際博覽中心S8館,展示體驗面積約4萬平方米。進一步深入體驗中心,便是新能源科普區,裡面不僅有對風能、水能、太陽能等新能源知識的圖文介紹,還設計了很多模拟實驗。在風能發電體驗區,一位遊客将出風口對準一個小型風力發電機,頓時這個發電機前方的一排燈就亮了起來。在太陽能體驗區,一位遊客将模拟光源反射至天花闆上的太陽能飛機航模,飛機就繞着圓周飛了起來。“這些遊戲挺有趣的,寓教于樂,很生動地展示了什麼是新能源。”一位遊客笑道。

走出科普區,便看到了一條世界汽車及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長廊,在長廊最後是新能源汽車制造的動畫制造流程。從電池制造到局部銅線制作,再由車身鋼闆沖壓成型上色到電路闆放置,再到最後的組裝出廠,這個過程都由機械臂自動完成。“在這套生産流程中,使用的人力成本非常低,工程師隻需在重點環節監督操作就可以了。”講解員說道。

有了這些基礎知識的積累,就能更深入認識主展區琳琅滿目的新能源車型。主展區大廳既有來自國外的寶馬i8、奔馳smart等車型,也有來自國内的啟辰晨風,以及小康集團旗下商用車瑞馳EC35、乘用車EC360等。2016年8月31日體驗中心開館,首批展示車共計18個品牌、26輛電動車。值得注意的是,小康集團旗下的瑞馳汽車公司從2003年起就緻力于電動汽車的研發、制造,是第一批具有國家純電動整車生産資質的企業。

除了豐富的展示内容,體驗中心的另一大亮點是其公益性。體驗中心不僅免費向公衆開放,除了展廳内的模拟駕控體驗,體驗中心還在室外修建了占地2萬平方米、配備了國内外先進充電樁的試駕區域,有興趣的遊客可以在4000米的跑道上體驗新能源汽車的試駕樂趣。

這樣一座體驗中心是如何落戶重慶的呢?

随着人類的發展,諸如石油、煤等傳統能源的儲有量已漸臨紅線,加之其對環境污染嚴重,出于生态保護等諸多方面因素的考慮,新能源已成為全球發展的共識。汽車作為人類最主要的出行工具之一,更是其中的重點領域。很多國家對新能源汽車的推廣實行了大力度的補貼政策,美國的“交叉補貼”方式讓特斯拉每年都能獲得幾億美元的補貼款;法國的“高額補貼”不僅讓每輛本國生産的純電動乘用車都能獲得6萬歐元的補助,每位消費者在購買時還能再獲得5000歐元的補助;德國則計劃在原有稅收、保險等方面的補貼基礎上,再“逐步加大”其補貼力度。

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發展新能源汽車是邁向汽車強國的必由之路。我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在經曆了科技戰略和産業戰略階段後,也已進入了快速推廣期,不僅各地方密集出台配套政策進行重點部署,還采取了各種積極措施将補貼和優惠落到了實處,2014年,我國的充電設備數量就已經達到3萬個,比美國多出了8186個。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為響應國家大力發展新能源産業的号召,全面展示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曆程、科普知識、前沿産品、核心技術、政策信息,推動新能源産業的蓬勃發展,在重慶市委的關心以及有關政府部門的指導下,小康集團經過多年謀劃斥資建立了該體驗中心。

“我們的體驗中心緻力于彙聚全球主流新能源·智能汽車及先進科技成果。”體驗中心總經理龐海介紹道。為此,體驗中心不僅打造了國際、國内新能源智能汽車産品展示,信息數據交換,創新思想及學術交流以及公衆體驗、互動四大平台;還建設了新能源及汽車科普、汽車展示、互動體驗、學術交流+俱樂部以及戶外體驗五大功能區;未來還将舉辦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學術論壇及專業車展,建立新能源産業大數據交流中心。

“小康集團倡導,要以做公益的态度,從造福于人類、擔當社會責任的高度來推進新能源産業發展。”小康集團負責人強調。而建立該體驗中心就是為了全面宣傳節能減排及新能源汽車知識,提高人們環保出行意識,保護好青山綠水。

新篇章8月31日,由小康集團投資建設的國際新能源·智能汽車(重慶)體驗中心開館。作為國内第一個大型、開放式公益性新能源智能汽車展示體驗館,市民可在此長期免費體驗全球衆多品牌的新能源車型。30年诠釋“工匠精神”

在農村長大的集團創始人張興海從小對土地有着很深的感情,小時候見慣了牛耕地、驢拉車的他第一次見到拖拉機時非常稀奇,這樣一個渾身是鐵的東西是幹什麼用的?而後,看到這個大家夥起着轟鳴之聲,讓田間耕地、鄉道拉貨的效率大大提高時,他被深深觸動了,“那時候我就體會到交通工具是多麼重要,雖然還有些懵懂,但我的造車夢已經萌芽。”

立志是奮鬥的動力源泉,随後張興海開始不斷學習實踐汽車方面的知識。農村出生的他知道,對于農民而言,車不僅僅是代步工具,更是生産工具,因此,在外人看來“不走尋常路”的他走了一條最“舒服”的路:以微車為切入口。

1986年,年僅24歲的他拿出了全部8000元積蓄,在重慶郊區巴縣創建了鳳凰電器彈簧廠,為長安微車生産座椅彈簧。别看這是微車裡不起眼的零件,但卻直接影響了駕乘人的體驗度。為了造出最舒适、最耐用的彈簧,他們不斷試驗、研發,經過多年努力終于處于行業領先地位。但張興海沒有停下腳步,帶着這樣的精神與執着,1996年,他進入了減震器行業,2002年開始制造和銷售摩托車,随後成立了重慶渝安創新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現已納入小康集團旗下,以下簡稱“渝安集團”)。

雖然有了長足的進步,但離造出他想要的車還有很長一段距離。當時渝安集團制造的減震器以及摩托車在行業已經名氣很大,而東風汽車公司正為進入微車行業而在全國尋找合作夥伴,看到渝安集團的潛力後,東風便有意與其合作。

這正是張興海日日所思的:“汽車産業投資大、産業鍊條長,不是說進就能進的,要具有産品、品牌、人才和技術優勢。”因此,當他得知東風有意找一家合作夥伴時,迅速向東風表達了合作意願,并且很快就得到答複并啟動談判。2003年6月27日,由東風汽車公司、東風實業有限公司和渝安集團三方合資組建的東風渝安車輛有限公司成立,主要生産東風小康品牌微車,張興海出任合資公司總經理。

由此,張興海成為了國内國有大型汽車集團與民營企業聯手造微車的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我們與東風汽車公司、東風實業有限公司的合資合作,就是各方優勢的整合。”張興海笑道。

造出車了,還要造好車,張興海的法寶是放權,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我隻管大的戰略決策,具體事務都交給集團人員去處理。他們很能幹,做得非常出色。”張興海自信地說道。

汽車的質量是生命,“如果汽車質量不好,就是殺人武器”。東風小康的每一款新車,不僅要經曆幾個月高溫、高原、高寒的“三高”測試,而且張興海和公司高層都要親自試駕。在測試過程中有人中暑,有人生凍瘡,還有人隻能在電話裡聽到自己孩子的第一聲哭聲;經曆過電閃雷鳴,扛過風雪冰雹,也幫助過路邊求救的人。正是這樣嚴苛的測試,讓小康汽車在市場上站穩了腳跟,從K07、K02到K17、V07,到V27、V29,再到C37、風光330、風光360、風光580,東風小康系列産品已經實現了250萬輛市場保有量。

卓越成績的背後離不開每一位員工的辛勤勞動,勞動的背後也離不開一條雷打不動的“慣例”:但凡遇到重要事項,都要集衆人智慧開會讨論。在這樣的理念和制度下,小康集團的員工把公司當成了自己的家,大家擰成一股繩奮勇向前,遇到困難共同面對,多年來,市場份額始終保持前三。

造好車還要造更多的車。2016年6月15日,小康集團旗下小康股份公司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上市讓小康汽車實現了從單一産業的發展到産融結合的轉型。”張興海說道。目前,小康集團已對新能源開展研究和布局,将主要以微型純電動物流車為主,2015年的銷量已達3500輛。未來還将在新能源乘用車領域進一步投入研發力量。

除了新能源車,小康集團還将專注于高科技制造“智能和環保型”汽車,通過高效精益的産業運營,實現“制造精準化、技術平台化、信息互聯化、業務市場化”的“産業化”路徑。同時,結合“資本化”,塑造健康積極的企業文化,力争早日實現“創建百萬量級且富有競争力的汽車企業集團”的戰略目标。

回顧30年曆程,張興海對“工匠精神”有着自己的理解:“工匠精神就是要精雕細琢地做一件事,要全身心地去做,更要堅持。在2025智能制造的大背景下,我們會繼續秉持工匠精神往這個方向去實踐。”

使出洪荒之力做公益

在造出車、造好車、造多車這條道路上奮勇前行的過程中,小康集團成功擠入了中國民營企業500強,在做大做強的同時,他們時刻牢記自己的企業社會責任。

2007年,當一場百年不遇的洪水沖垮公司的廠房,造成4000多萬元損失時,張興海下飛機急急忙忙前往災區考察時,并沒有因為經濟損失而愁眉苦臉,反而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為什麼?公司的員工安然無恙。

2008年,面對汶川地震的巨大災難,小康集團不僅第一時間組建車隊,調集資源送達災區現場,還為災區送去了多輛警車,幫助災區交警及時打通了生命通道。

2016年,小康集團成立30周年,面臨新挑戰,除了發出不忘初心、專注實業、超級奮鬥、生态成長的心聲,肩上更有一份責任。“小康有今天的事業,離不開黨和政府及社會各界的支持和幫助。”張興海強調,“慈善在于給予,而公益在于參與,我們要用點滴行動喚醒人們心中的善良和愛心,我們既要使出洪荒之力謀求發展,也要使出洪荒之力投身公益事業。”

正是有這樣的理念,小康集團始終“心懷感恩、胸懷天下”,積極參與慈善事業。2016年8月31日,在慶祝小康集團成立30周年的“小康之夜”上,由重慶市政協副主席、市慈善總會會長劉光磊,重慶市慈善總會常務副會長陳煥奎和張興海共同啟動小康公益基金。

據悉,除了小康公益資金的第一筆資金3000萬元外,從2017年起,小康集團還會将年營業收入的1%充實到基金中,基金将主要用于改善和保護環境,緻力于新能源産業,參與扶貧、赈災,支持教育等。實際上,體驗中心就是小康公益基金建設并免費向公衆開放的第一個公益項目,也是小康集團推進新能源産業公益事業的第一步。

“小康公益基金的啟動,意義重大。當前黨中央、國務院、市委市政府對加快推進扶貧工作非常重視,要以精準扶貧為抓手,在規定時間内,限時打赢扶貧攻堅戰。”劉光磊說道,“作為成功企業投身公益,回饋社會,在重慶,小康集團是走在前面的,這将為我們一同打赢扶貧攻堅戰發揮雙赢的作用。”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