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書

雜誌

保存到桌面 | 簡體人人書 | 手機版
傳記回憶文學理論偵探推理驚悚懸疑詩歌戲曲雜文隨筆小故事書評雜誌
人人書 > 雜誌 > 保險資産管理行業的發展與改革

保險資産管理行業的發展與改革

時間:2024-10-28 04:02:35

在“2016中國金融論壇暨保險業如何抓住機遇适應新常态?”分論壇上,中國保險資産管理業協會執行副會長兼秘書長曹德雲發表了演講,他認為:“中國的資本市場最大的結構性問題在于個人散戶占比較高,而機構的投資占比隻約為40%,這是中國資本市場的一個軟肋。保險資金作為長期、大規模的資金如果能夠進入到市場,對改善資本市場結構,提高資本市場的穩定性具有很重要的意義。”他這樣說。

險資管理發展進入新階段

保險業是由兩塊業務構成,第一塊是保險負債,就是人們很熟悉的保單,第二塊為保險投資,就是保險資産管理方面。行業内通常把這兩塊業務稱為驅動保險業發展的兩個輪子。長期以來,這兩個輪子的發展是不平衡的,業内對于保險負債的重視要高于對保險投資收益的重視,結果導緻整個行業過去一直存在利差風險。20世紀90年代之後,特别是1995年之後,随着中國第一部《保險法》的頒布,保險資産管理才引起了市場和監管的高度重視,開始了保險資産管理專業化和市場化的進程。特别是2003年之後,保險資産管理無論是從監管角度還是市場角度來說,都進入到了市場化、專業化的發展新階段。目前,整個保險資産管理在市場上的影響力、對行業發展的推動力、對實體經濟的服務能力以及在大資管市場的競争能力都得到很大提升。我主要從以下六個方面做簡單介紹:

第一,監管政策更開放,市場化改革走向深入。2012年以來,以《國務院關于保險業改革發展的若幹意見》和12項新政發布為标志,中國保監會确立了一系列标準,保險資産管理市場化改革穩步推進。這些措施涉及投資範圍、投資工具、投資比例、業務創新、管理模式、專業機構、境外市場監管體制、基礎設施建設等多個領域。全方位、多維度、廣涵蓋地深化了保險資産管理體制機制改革,為支持主業、提升能力、改善效益、促進發展發揮了至關重要的積極作用,開辟了保險資産管理發展的新局面。特别是中國保險投資基金管理公司的設立、保險資産交易平台和保險資産登記托管中心建設的推進,更是标志着保險資産管理市場的逐步形成與完善。

第二,資産規模不斷擴大,行業實力顯著增強。保險資産規模實現第一個一萬億用了24年,第二個一萬億用了三年,第三個一萬億隻用了不到一年的時間,保險資金運用餘額為11.2萬億。近十年來保險資産規模從2004年的1.1萬億,增長至15年的12.4萬億,年均複合增速超過22%,這種發展速度在中國國内外金融領域内都是比較突出的。到2014年4月末,保險總資産達到13.8萬億,如果加上保險資産管理機構所管理的2.4萬億的第三方類資産,總規模加在一起超過16萬億。

第三,市場化主題日益多元,競争能力穩步提升。目前保險資産管理主體初步形成類别豐富、良性競争、優勢互補的專業化、差異化特色。保險資産管理機構既有綜合性的保險資産管理公司,也有專業性的公司,還有專門從事養老金管理、财富管理、私募股權基金的創新型資産管理機構。到2015年末,保險資産管理行業已成立了22家保險資産管理公司,13家專業化資産管理公司,11家香港子公司,六家養老金管理公司,還有若幹家私募股權投資管理公司和财産管理公司。此外,還有超過170家資産管理中心,全行業投入從事人員超過六千人,管理近16萬億的資産,在金融市場的話語權和影響力不斷提升。

第四,配置結構日益科學,資産質量整體提高。分散化、多元化、國際化配置已經成為保險資産配置的主流。截至2015年末,保險資産配置中,銀行存款占比21.78%;債券占比33.39%;股票和證券投資資金占比15.18%;另類投資占比23.3%;其他投資占比5.34%。而保險資金“走出去”的步伐也在不斷加快,以總資産的15%可以配置在境外資産中計算,現在可配置的比例為近2%,空間很大。特别是2013年以來,人們在市場經常會關注到一些保險機構境外投資的情況,投資領域涉及到歐洲、美國、澳大利亞等一些不動産以及股權并購。這些投資都是保險資金順應中國對外開放和人民币國際化趨勢而穩步“走出去”的措施,從未來情況看,境外投資還将不斷擴大。

此外,保險資産配置結構的演變反映了國内外宏觀經濟、金融市場及保險業内在需求的調整和變化。從未來情況看,另類投資和全球化配置将是保險資産配置的重點方向,以增強投資收益率,對抗經濟周期、市場周期和利率周期的能力維持收益類的長期穩定可持續。況且,保險資産質量優良,信用級别較高,股權類資産多為藍籌企業,市場價值較高。近些年,保險業也沒有産生新的不良資産。特别是在2015年,保險資金在股票市場的洗牌得到了市場的廣泛關注,實際上,保險資金購買上市公司的股權是資本市場結構不斷優化的重要步驟。中國的資本市場最大的結構性問題在于個人散戶占比較高,而機構的投資占比隻約為40%,這是中國資本市場的一個軟肋。保險資金作為長期、大規模的資金能夠進入到市場,對改善資本市場的結構,對提高資本市場的穩定性具有很重要的意義。

第五,運營機制不斷健全。專業化、集中化、規範化的市場管理模式和委托人、受托人、管理人的運作機制已基本确定,這對提高資産管理效能,維護保險資産安全發揮了重要的基礎作用。随着市場化改革的深入,距2006年保險資産管理機構發行第一隻組合類資産管理産品至今,已形成包括債券計劃、股權計劃、資産支持計劃、組合投資計劃和基金類等五大産品系列,逐漸在市場上樹立了投資穩健、安全性高、收益較好的良好品牌,受到廣大機構投資者的歡迎。2006~2015年底,累積注冊或備案的各種資産管理産品規模超過1.77萬億,占行業總資産規模的14.7%,産品化模式的快速發展已成為推動保險資産管理市場化、标準化、專業化和創新化進程的重要途徑。

第六,投資收益不斷改善,管理效能穩步提高。保險投資收益的穩定性、收益性和抗周期性逐步增強。2004~2014年,保險資金累積實現投資收益總額2.14萬億,年均收益類超過5.3%,年均貢獻近兩千億收益,這對提升保險業利潤水平、改善償付能力、壯大資本勢力、支持業務創新、有效化解風險、發揮了十分重要而積極的作用。其中,2014年保險資金運用平均收益率達到6.3%,綜合收益率達到9.2%,為近三年來的最好水平。2015年保險資投資收益規模達到了7803億,平均收益率達到7.6%,創2008年以來的最高水平。

唯有改革創新才能突破重圍

保險資産管理行業雖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成績隻能說明過去。當前,在中國各項改革全面深化,開放進一步放大,創新不斷加快的大背景下,保險資産管理也面臨着新的挑戰。中國經濟正處于“三期疊加”的特殊時期,資産負債匹配難度加大;市場信用風險頻發;大資産管理市場迅猛發展;業務創新不斷加快等變化都使得資産管理競争日益激烈。同時,保險市場進入快速發展期,資金累積規模不斷擴大,資産配置壓力也不斷加大,應對好這些調整唯有改革創新才能突破重圍,走出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根本路徑。

我認為可從以下五方面着手:第一,首先,從監管政策角度來說,樹立管好委托人,放開受托人的理念,對保險資産管理機構創造更加寬松的環境。其次,從市場角度來講,要樹立立足服務主業,積極拓展市場的理念,提升管理能力、服務能力和競争能力,作為大資産管理主動參與市場競争。

第二,形成保險資産專業化管理體制的新格局。應加快設立保險資産管理公司、專業性保險資産管理公司、财富管理公司、養老金管理公司等專業管理機構。鼓勵通過設立專業子公司開展基礎設施、不動産、股權、境外投資等業務,确立多元化、專業化、差異化的市場主體格局。

第三,構建門類齊全、水平高超的專業管理團隊。應建立提高海内外優秀專業人才吸引力的先進機制,在選人才、育人才、留人才等關鍵環節上下工夫,發揮行業業務條線和業務闆塊的優勢,盡快建立起覆蓋整體業務,運營風控服務等全過程的門類齊全、素質優良的專業投資團隊,形成以人為核心的競争優勢。

第四,确立保險資産管理的新模式,更好發揮和展示投資管理的核心優勢。為此,可加大對保險資産管理産品的創新支持力度和包容性,形成自下而上的自主創新鍊條,鼓勵産品面向業外銷售,允許向合格的高淨值個人投資者銷售保險資産管理産品。

第五,加快遵循市場規律正向的激勵機制,對從業人員的專業能力和指引精神應具有極高的要求。為此,一方面要積極支持有條件的保險資産管理機構推行員工持股計劃,股權激勵計劃等,另一方面支持保險資産管理機構建立産品、基金或項目的跟投制度,最大程度地防範風險,提高投資效能和安全系數。

第六,搭建保險資産和産品交易流通的新平台。基礎設施建設對提升資産價值,增強競争能力、擴大市場定價權有着極其重要的意義。為此,應加快保險資産管理交易平台、資産集中登記等基礎設施建設。一方面通過保護人和市場化還原産品真正的信用,另一方面可以吸引多領域資産管理主體的參與,促進産品發行量流通,确立行業自身的資産定價權。

總之,保險資産管理行業正面對新的形勢、新的格局和新的挑戰,要以非凡的智慧和勇氣,準确定位、謀劃布局、積極進取、勇于突破,一手抓技術,一手促創新,科學謀劃保險資産管理行業的美好未來。(本刊記者謝雲報道)
   

熱門書籍

熱門文章